2009年全球鋼鐵行業艱難前行
2009-2-23 12: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 侯志蕓張琳
一、國際鋼材需求預期下降
全球經濟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衰退,房地產低迷、汽車滯銷,持續近6年的鋼鐵行業上升態勢突然轉入停滯。全球粗鋼生產大幅減速,安賽樂米塔爾、新日鐵、美國USS、謝韋爾等全球各大鋼廠被迫大幅削減產量。
據國際鋼鐵協會1月22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世界粗鋼產量為13.297億噸,比2007年下降1.2%,是1998年以來首次下降。
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各國減少了對鋼鐵的需求,特別是建筑業、汽車、造船業等對鋼鐵需求大幅縮水,這些行業的低迷對鋼鐵產業是一個沉重打擊,預計2009年全球鋼需求縮減10%。
二、鋼鐵企業減產、裁員、推遲投資
總體而言,2009年鋼需求下降將趨于平緩,整個行業依然處于低谷期。面對鋼需求驟降和鋼價下跌,各大企業紛紛采取應對措施,如減產、裁員及推遲投資。2009年對企業來說仍將是十分艱難的一年,減產仍將繼續,成本主要壓力由高價原燃料因素轉向開工不足,產量下降,盈利同比大幅下降不可避免。企業已采取應對措施。
世界第一大鋼廠安賽樂米塔爾在全球范圍減產35%,裁員9000人,并要求到2009年年底總的銷售管理費用必須下降50%。不重審投資項目,與日本新日鐵公司的美國汽車板合資廠擴建計劃已暫停。
德國蒂森克虜伯鋼公司決定將本財政年度的費用開支削減逾10億歐元,并尋求推遲5億歐元的擴產投資。
日本新日鐵和JFE鋼公司可能進一步擴大減產規模,其2008~2009財政年度的利潤降幅將為12%,超過之前的預期。
2009年塔塔鋼鐵和Corus集團將聯合削減3.5億英鎊 (5.26億美元)支出,推遲在越南的鋼廠建設項目。
巴西扁平材生產廠家米納斯吉拉斯黑色冶金公司決定削減30億美元投資的30%~40%。獨聯體幾大鋼廠也將削減2009年投資計劃。
鋼鐵行業日子艱難,上游礦山企業不再風光。以淡水河谷公司為首的三大礦業巨頭在2008年底也不得不宣布減產、裁員和削減投資。隨著需求下降,2009年鐵礦石市場很可能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年度合同價格也將結束持續6年的上漲態勢,預計降幅達40%。焦炭價格預計將下降72%。
三、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有助于鋼鐵行業擺脫困境
2009年國內外宏觀經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好在世界各國政府均已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在加強合作,攜手共同面對。其中大規模基礎設施投入將成為帶動鋼鐵工業擺脫眼前困境的出路。
中國刺激經濟增長、擴大內需所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及4萬億元投資,十大行業振興規劃將遏制鋼鐵向下調整的空間和時間,中國鋼鐵行業可能將先于國際見底回升。
各國政府在經濟刺激計劃中幾乎都加大了基礎設施投入,中國年前1000億元,年后1300億元已經啟動的投資大的投向是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 “水電路氣房”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美國經濟刺激計劃投向的5大目標之一是修復破損橋梁和道路;德國政府到2010年的500億歐元投資,主要投向公共基礎設施;印度政府新近公布的投資計劃也把鐵路、公路、機場、碼頭以及農業基礎設施作為重點;瑞典、法國、荷蘭的經濟刺激計劃中都把公共基礎設施、公路、鐵路建設列為重點投向。
此外,一些國家把行業涉及面廣、關聯度高、對消費拉動大的汽車行業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救助重點,有利于擴大鋼材的需求,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主要汽車生產國對汽車制造業實施特殊的救助辦法,英國汽車業獲政府32億美元融資擔保。中國實施汽車振興規劃和積極的消費政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需求,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
四、世界鋼鐵行業供給格局依舊,貿易格局或許改變
目前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還未見底,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依然非常嚴峻,聯合國2008年12月初發表的一份經濟預測報告指出,如果各國提出的刺激經濟方案規模不夠大,推動時間過晚,全球經濟可能因為金融危機進一步萎縮,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從2008年的2.5%放緩至1%。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將直接影響用鋼需求。
澳大利亞麥格里銀行預計2009年全球鋼產量為12.2億噸,比2008年初步統計數據減產1.1億噸,下降8.25%。但資源供給格局不會有大的變化,仍以亞洲為主產地;2008年中國以5.02億噸的粗鋼產量據世界10大產鋼國之首,位置也不會改變;但世界鋼材的消費量和主要消費地區、產品結構會出現變化。
2009年需求下降,交易量將會減少。全球最大獨立鋼鐵交易商杜弗克董事長鮑爾佛預計,2009年鋼鐵需求可能下降10%,鋼鐵業還將面臨兩年困難期。
歐盟鋼鐵市場受到經濟衰退嚴重的影響,2009年歐盟經濟將出現2%的負增長。歐洲鋼鐵工業聯盟稱,歐盟鋼鐵市場在2009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下滑。預計用鋼行業的產出將下滑7%~8%;鋼鐵表觀消費量年比將減少15%;鋼鐵產品進口將下降11%。
經濟衰退競爭加劇,市場格局將重新劃分。2008年中國鋼材出口5918萬噸,占國內鋼材產量的10.22%。其中,出口目的地前20位國家和地區中,亞洲地區占57.1%,新興經濟體國家占58.3%,美國占8.5%。
相關產品出口地變化間接影響鋼材消費流向的改變。2008年前10個月,中國退居美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我國產品在美國市場所占份額由2007年同期的16.4%下降至15.7%,市場占有率回落0.7個百分點。我國主要競爭對手巴西、俄羅斯和越南在美的市場占有率反而分別提升0.2、0.3和0.1個百分點。
2008年我國汽車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單月出口量連續5個月同比出現下降。非洲、拉丁美洲和俄羅斯是我國汽車出口前3大市場。2008年對這3大市場出口汽車31.4萬輛,占同期汽車出口總量的48.8%。其中,非洲14萬輛,增長17.4%,增速回落75.1個百分點;拉丁美洲9.7萬輛,增長26.9%,超越俄羅斯成為中國汽車第二大出口市場,增速回落117.9個百分點。同時,對俄羅斯出口7.7萬輛,增速由2007年的增長1.8倍逆轉為下降27%。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加劇。經濟壓力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買貨只買本國貨,裁員先裁外國人”的呼聲不絕于耳。印度自2008年10月以來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了17起貿易調查;歐盟對華機械產品緊固件實施反傾銷制裁,這將意味著對構成傾銷的產品征收為期5年平均80%的反傾銷稅。從2009年2月9日開始,俄羅斯政府將對部分品種軋制鋼材和鋼管征收15%~20%的進口關稅。
鋼鐵產品主產地在亞洲、在中國,2008年亞洲粗鋼產量7.7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8%;中國年產量5.02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37.7%。由于初級產品生產國多在新興經濟體國家,在貿易摩擦中處于劣勢,客觀結果也會引起鋼材消費流向的改變。
救市資金投向將影響鋼鐵產品需求結構。鋼鐵產品需求結構因各國在救市資金投向中把基礎設施作為重點,汽車行業作為救助重點行業,使長材和板材生產可能會早于全行業走出困境,但鋼鐵下游造船行業由于國際航運市場需求低迷又會拖累板材行情好轉。2008年,波羅的海指數 (BDI)全年猛跌91.5%,全球造船業開始步入下行軌道。我國是全球第三大造船國,一是面臨新船訂單嚴重縮減。歐洲航運界已停止新簽合同,造船廠已很難承攬到2011年以后的歐洲訂單。二是船東撤單風險加劇。目前我國主要造船企業的訂單大多簽至2010年,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統計,截至目前中國船舶企業的撤單總量約在100萬載重噸左右。
總體來看,2009年世界鋼鐵供大于求已成定局,鋼鐵行業景氣在底部徘徊,能否回升和回升時間取決于歐美、新興經濟體經濟復蘇。歐美制造業大幅下滑將改變國際鋼鐵貿易格局,歐美和中東地區鋼材進口和消費量將大幅下滑。世界鋼鐵協會秘書長IanCh ristmas稱,今后鋼鐵工業增速可能放緩,但隨著需求回升,鋼材價格將上漲,生產利潤將理性回歸。中國鋼鐵工業的并購整合已經加速,鞏固在全球鋼鐵市場的地位;新興經濟體國家也將在鋼材需求穩定增長的帶動下擴建鋼鐵產能;發展中國家鋼鐵企業還將繼續從規模型發展向價值型發展轉變;鋼材仍然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原材料,經濟增長的基石,這一點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