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紡服業如何深度擴大內需市場?
2009-2-19 16: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服裝業何去何從?外部環境的多變以及各自的復雜性,都很難遽而給出一二三的建議。隨著國家最新的紡織業振興規劃出臺,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和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被行業專家稱為“調整重拳”。振興規劃是國家給行業的信心之舉,目前國內的近5萬家紡織規模以上企業將會從中受益。行業的發展最終要在市場上才能得以實現,國際市場的持續低迷使得內需市場壓力加大。國內紡織行業發展的信心主要在于內需市場,規模以上企業2000年內需占生產產值的67%,到2008年這一數據上升至77%,內需是紡織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
外需下降,內需壓力加大
內外兩個市場本似各自為政,但2008年以來,出口市場的下降加大了國內市場的壓力。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08年1至11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額304.33億美元,同比增長0.62%,雖然略有上升,但部分產品進口額及所占市場份額同比下降。其中237類(棉制或人纖游戲裝)、300類(棉制普梳棉紗)、613類(人纖平紋布)、645類(人纖男毛衫)、733類(絲織男西裝式外套)、850類(絲綢及植物纖維制裙子)6類產品進口額同比下降50%以上,其中5類產品市場份額下降幅度超過10個百分點。美國新總統上臺后,“只買美國貨”的想法也頻頻見于美國的報紙網站,且不論這一想法是否會成真,但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思想抬頭,美國這一國內紡織服裝出口的大市場無疑將會進一步地萎縮。
不僅是美國市場,歐洲、日本等市場的“胃口”也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報告認為: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盟工業制造業就業迅速下降,失業人口增加,居民收入減少,加上歐元區利率偏高,對消費形成一定抑制,因此2009年歐盟市場需求將進一步疲軟,衣著類消費同比下降約1%,預計全年我國對歐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為0至6%。2009年日本居民消費將繼續萎縮。由于日本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難以增加財政投資,銀行利率目前已經為零,政府貨幣調控手段有限,市場需求難有實質性恢復。但是,日本在本輪經濟危機中受到的沖擊比歐美相對較輕,加上居民支持結構比較合理,因此市場萎縮的程度也不會非常嚴重。綜合考慮推算,預計2009年我國紡織服裝對日出口增速為1%至5%。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3大重點市場的低迷,使得出口企業轉向了新興市場。報告認為,2009年我國紡織行業對俄羅斯、印度、巴西及非洲等新興發展中國家及地區,市場出口整體保持穩定增長,是行業出口增長的重要動力,在居民的衣著類消費需求方面,亞洲國家保持了比較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2009年該地區需求增長明顯好于發達經濟體,預計全年增幅將為5%至10%。但新興市場的復雜性也使得市場開拓必然是緩慢的。
外需下降,加大了內需增長的壓力。出口企業建立自主品牌轉攻國內市場,這一趨勢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加速,而2008年上半年在出口企業發展受困的同時,主打國內市場的自主品牌卻增長強勁,尤其是美特斯邦威、七匹狼等上市公司。這一落差也推動了出口轉內銷的步伐,更多的企業加入了國內市場的爭奪,并投入了更多的財力、人力、物力。
國內市場的壓力無疑是加大了。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1至11月我國CPI價格指數同比漲幅為6.3%,但服裝類CPI價格指數同比降幅為1.4%,位列CPI8類價格指數中3類下跌類別的跌幅之首。有觀點認為,這一數據表明,服裝市場的供大于求導致了服裝價格整體呈跌勢。
擴大內需 應關注農村市場
擴大內需,從社會層面來看即通過投資、財政刺激提升國內需求,從行業的角度來說是如何擴大國內市場。但如何在既有的規模上擴大市場,換句話說國內市場如何支撐起越來越多服裝企業的發展?2008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中將拉動農村消費市場提上了重要位置。從以往的注重城市消費尤其是一二級市場向縣級市場、鄉村市場邁進,加大了市場的廣度。如黑騎服飾就計劃在安徽各縣遍地開花,開店70多家。縣級城市的消費力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商家的關注。進而到鄉鎮農村市場。在“家電下鄉”的帶動下,零售業也逐步向鄉鎮農村邁進,超市、專賣店都深入進來,在江浙一帶的農村也能看到李寧、安踏、唐獅等品牌的專賣店。
森茂紡織制衣有限公司過去主攻外貿出口,今年將推出生活內衣品牌“EK”。據該公司經理譚祖遠介紹,“EK”鎖定大眾化消費,強調高性價比。他認為,近年來很多出口企業開創內銷品牌,開拓內銷市場,但一般定位很高,這可能是個誤區,國內大眾消費市場廣闊,只要產品舒適、性價比高就肯定有市場。
國內市場到底有多大?這不僅是多少的問題,也是結構的問題,即市場的需求按照消費能力來說有不同的層次,按照功能來說有不同需求,按照風格特性來說又有不同取向等,所以找對市場、深挖市場才是擴大市場的關鍵所在。
在南京的郊區鄉鎮也能看到唐獅的專賣店,記者了解到,在唐獅全國1000多家店鋪中進入鄉鎮的店鋪占了相當比例。企劃部長林永華介紹,唐獅從1999年即逐步向縣級市場進而是鄉鎮市場滲透,這主要是由唐獅的定位出發,定位中低檔,滿足大眾消費。而目前唐獅主要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深入鄉鎮,主要是該區域市場成熟度高,已完成從省級、市級、縣級進而到鄉鎮市場網絡建設,且品牌在省、市、縣級市場的品牌形象、知名度已經滲透到鄉鎮市場。在中部、東北、華北、華南等地市場還主要停留在二、三級市場。林永華坦言,唐獅的核心市場在二、三級市場,鄉鎮市場在整體銷售中的比例甚微,主要是整體產出率不高,鄉鎮市場由于其輻射的市場范圍有限以及消費能力等因素,往往10家店鋪的產出趕不上二、三級市場1家店鋪,平均年銷售50萬至60萬元左右。
林永華介紹,對唐獅這種定位中低端的消費類品牌來說,市場的容量很大,因此挖掘市場主要是從兩個方面:擁有更廣的基礎店鋪網絡,提高單店的營業額。店鋪網絡建設主要是在區域市場建立起結構清晰的、可以逐步影響滲透下去的網絡。提高單店營業額,主要從好的管理、產品和營銷方式3個方面著手。其中產品是關鍵,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消費者中也出現了觀望和惜買的態度,但基本需求仍會相對穩定,因此唐獅將加大基本款式的比例。同時在管理上通過構建庫存、物流到終端的信息化建設,通過數字化管理分析,減少流通過程中的成本。深挖市場也使得唐獅在2008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店鋪數量同比增長了17%,銷量同比增長了30%,利潤同比增長了52%。
專業市場:擴大內需是機遇
走訪上海七浦路時,很多市場都表示擴大內需對專業市場是個機遇。機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會有更多的產品、品牌借助專業市場開拓渠道;一是出,市場會吸引到更多的經銷商和消費者。
近年來專業市場越來越注重品牌孵化、培育的功能,如杭州四季青、上海七浦路等。對于剛剛轉做國內市場的出口企業來說,首當其沖的是渠道問題,有些企業通過逐步試點建構連鎖經營網絡,但這樣成本很高。更多的品牌則是通過專業市場延伸至市場終端。如中山安淇的自主品牌若博ROOBER、 GK、EMRIO,市場定位不同,有大眾消費的,有時尚高檔的,也有走歐洲風格的,但都是借助專業市場發展終端。
由于出口受阻導致部分產品回流國內,專業市場成為消化這部分尾貨的重要渠道,突出表現是尾貨市場的涌現。2008年年底,一周之內在北京、河南出現了大型兩家尾貨市場。有業內人士預言,2009年可能會有大量的外貿尾貨市場涌現。
專業市場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在經濟相對低迷的情況下,以中低檔為主的專業市場更具價格優勢,尤其是近年來專業市場更注重品牌發展。上海七浦路上的聯勝、豪浦、圣和圣等加大了市場的零售功能,以吸引上海以及周邊地區的消費者。廣州的流花服裝商圈、常熟服裝城都加大了零售市場。
專業市場應發揮紡織服裝新終端的作用,其中就建議市場為代理商進入三、四線城市提供終端式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我國大約有4000多個三、四級城市和縣鄉,在國家“推動農村經濟、擴大內需市場”政策的指引下,專業市場和商戶迫切需要擺脫傳統的“坐商”批發模式,引領代理商共同進入三、四線城市,開辟“零批市場”的新終端。專業市場通過提供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專業化服務,創造了新的購物環境和空間,成為重要的吸引消費者的方式和手段。
專家:開拓新市場關鍵是衡量產出率
擴大內需,從深度上說,要找準市場、深挖市場;從廣度上說,是開拓新市場。一直關注特許經營的劉文獻認為,開拓新市場,尤其是進駐農村市場,由于分布的區域廣,網點分散,更需要逐步推進。
首先市場的開拓最好是集中在一些區域,關鍵是考察市場的成熟度、品牌的影響力,條件成熟后再向周邊擴散。其次,開拓新市場要做好后臺建設,即支持區域的物流配送、服務以及信息管理。延伸開的點如果沒有足夠的后臺支持和管理,不僅會影響銷售,且會影響品牌形象。再次,調研。要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尤其是針對鄉鎮農村市場,和城市之間越來越一體化不同的是,鄉鎮農村市場相對復雜、多元。且要分析消費習慣、勞動特點、著裝習慣、審美取向等。最后也是最關鍵的,無論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開拓新市場,都要考慮市場整體的承載能力,即該市場的產出率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