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危機 川渝民企合作升溫
2009-2-17 15: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的春天來得比往年早,在逐漸上升的氣溫中,川渝企業家的合作交流也隨之升溫。12日舉行的 “2009年春川渝企業自貢行”活動 ,吸引了80多家川渝企業趕赴這場春天的“盛宴”。
當下就是“關鍵節點”
“川渝本是一家,在金融危機下,更應該整合資源、共克時艱。”四川志達公司董事長張國志的話,代表了160多名川渝企業家的共同心聲。
四川華體燈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歐仁良說:“這個時候是開拓市場的關鍵節點,重慶是重要的突破口。重慶是該公司最大的省外市場,金融危機使得許多主攻海外市場的企業轉向國內市場,“我們必須提早行動,把重慶市場鞏固和擴大。”
牛旭是個在成都經商近10年的江蘇商人。今年正月初二,他就到自貢督促項目進展。作為四川鑫永博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已經先期投資3000萬元,準備在自貢建醫藥公司。在他眼中,一邊是金融危機的影響,需要通過空間轉移,化解危機,另一邊則是川渝合作更加頻繁。牛旭把在自貢的發展,作為向重慶開拓市場的重要“布點”,而成都則成為穩固發展的大后方。
重慶華達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看好四川巨大的災后重建市場。“去年,重慶物流行業遭受重創。四川災后重建物流運輸量很大,我們準備在成都物流分公司的基礎上再尋找合作伙伴。”
此次川渝企業的交流,由四川省工商聯和重慶市工商聯共同組織,目的就在于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給川渝企業“抱團取暖”以交流平臺。
許多老板“腳踏兩條船”
重慶錦暉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熙平一來就與成都青藏貨物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楊進寬交流起來。金融危機讓錦暉陶瓷出口和內銷的比例由原來的8:2調整為現在的5:5,他打算進一步擴大在四川市場的銷售,此前已經在瀘州與多家酒業公司合作。“陶瓷是易碎品,要打開市場,又要節約運輸成本,四川和重慶距離近,這個優勢不可比擬。”
歐仁良對運輸成本的賬就算得更清楚了:“在成都找一個返空回重慶的車很方便,只要3000元左右就能將一卡車的貨運到重慶。”
在川渝企業家你來我往的同時,不少在渝發展的外地商人也抓住機會。重慶市廣東商會秘書長何光文介紹,現在重慶的廣東企業3000多家,在近20萬廣東商人中,絕大多數都是“腳踏兩條船”,就是在重慶投資的同時,又將觸角延伸到四川。
張旭就是這樣一個廣東商人,此番到自貢還肩負著為重慶汽摩商會“探路”的使命。“川渝地區的資源整合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重慶有著汽摩方面的制造優勢,在四川尋找到生產配套和合作伙伴是最佳的選擇。”自貢市川力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艾平似乎剛好可以接招。受金融危機影響,該公司汽摩訂單已經下降30%,重慶由于運輸距離近、產銷對口,一直是公司的主要市場,“今年還要再開拓。”
自貢市推出的總投資767.55億元的378個招商引資項目讓川渝企業家找到了合作的橋梁。醫藥、旅游開發、新材料等領域都是企業家關注的領域。自貢市招商局局長楊玉康介紹,“這是自貢開春的第一場招商大活動,川渝企業的互動讓我們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