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海洋經濟大有可為

2009-2-17 15: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珠海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是珠三角地區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海洋資源是珠海作為經濟特區城市十分寶貴的戰略資源,海洋優勢也是構成珠海城市競爭力的核心優勢。 
  近年來,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大力實施“以港立市”戰略,不斷優化海洋經濟結構,努力推動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綜合管理,有效促進了海洋經濟的發展。目前,珠海形成了“一港(港口碼頭)二游(濱海旅游業)三倉(倉儲業)四運(海洋運輸業)五造(船業制造)六養(海水養殖)”的海洋產業格局,以及在海岸線、海島、近海,建成了各顯優勢和各具特色的臨海經濟帶、海島經濟區,營造了一批較有支撐力的海洋經濟發展平臺。特別是在當前,海港作為珠海“三大節點”之一,各項樞紐性項目和配套工程加快建設,廣珠鐵路、港珠澳大橋等一批對珠海發展具有長遠影響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取得突破,為推動珠海海洋經濟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當前陸地資源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加快發展海洋產業,建設一個產業結構優化、競爭能力較強、優勢特色突出、生態環境良好的海洋經濟強市,是珠海拓展發展新空間、增創發展新優勢、實現發展新跨越的必然要求,也是珠海加快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關鍵所在。
  一、“以港立市”,加快實現臨港工業集群發展
  以高欄港為中心構建大中小型企業配套、輕重工業并舉、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相結合、有規模有特色的工業體系,重點發展石化、能源、鋼鐵、裝備制造業,使之成為集群效應強、生產規模大、產業鏈長、發展水平高的臨港工業聚集地和區域經濟增長中心。
  二、“科技興海”,加快推進海洋科技自主創新
  整合海洋科技資源,建立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流平臺,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市校合作,充分利用珠海大學園區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加大珠海海洋技術的研發和科技成果的轉化。積極鼓勵社會力量開展海洋科技創新服務,支持海洋產業關鍵技術的攻關與運用,加大海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
  三、發展海洋主導產業,加快優化產業區域布局
  按照珠海各區域資源狀況、產業基礎和開發潛力,大力發展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港口物流業等主導產業,科學規劃功能分區,嚴格按照規劃安排產業布局,努力構建功能定位明晰、產業優勢突出的藍色經濟區。要發揮優勢,重點突破,加快培育發展一批產業層次高、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海洋主導產業。
  一是做優海洋漁業。合理開發利用獨特的海洋型、淡水型、河口型漁業資源,大力發展海珍品養殖;優化養殖區域布局,推廣大型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并通過“公司+基地+漁戶”的形式,建設一批出口創匯養殖示范基地和無公害養殖示范基地,構建珠海“海上牧場”;打破傳統漁業的樊籬,延長漁業產業鏈,積極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業和休閑漁業。在斗門規劃建設好水產品加工專區,在萬山規劃建設好海洋科技產業園。
  二是做旺濱海旅游業。以海洋生態和海洋文化特色為重點,積極構筑濱海旅游新格局,大力開發新興高端濱海旅游產品,努力建設“兩島兩區一帶”,即橫琴島、淇澳島和以海島文化為特色的東部海島旅游區、以溫泉旅游度假為主的西部濱海旅游區,打造濱海都市休閑旅游帶。
  三是做強現代港口物流業。把珠海港建設成為珠江口西岸主樞紐港,成為以集裝箱、原材料運輸為主,支撐臨海工業發展的區域性物流中心。依托萬山港口優越條件,積極開發建設中轉倉儲業。
  作者系珠海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