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私營鋼企的煎熬與堅持
2009-1-4 13:3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馮偉
張祥益是山西運城市絳縣一家鐵廠老板,他的鐵廠產量最大的時候,每天要生產1200噸生鐵。而最近一段時間,因為鋼材價格不斷下跌,他的鐵廠產量已降到每天生產800噸。就在他不得不生產的這段時間里,鐵廠一個月就要虧損1000多萬元。
眼下,讓張祥益感到有點吃不消的是,盡管焦炭和鐵礦粉價格出現大幅下跌,但因為市場需求急劇下降的緣故,山西省內幾家大型鋼鐵廠不約而同掛出對鐵礦石停止采購的“免戰牌”。張祥益的廠子生產出來的生鐵也幾乎是無人問津。
與張祥益苦苦支撐有所不同的是鄰近的另一家鐵廠,老板李建東從事鋼鐵行業已經很久,2000年他投產建起了自己的鐵廠。眼下盡管企業還處在困境中,但由于在價格高位時已有積累,李建東認為企業能走出市場低谷。
李建東表示,周圍好多鐵廠因前期屯積原材料和生鐵過多,在市場需求下降時,資金周轉明顯出現問題,因此,關門是很正常的事。李建東之所以不關門,主要原因是不想失去現有客戶和技術人員。“做企業不能說有風險就丟下客戶不管,讓技術人員放假。一旦形勢好轉,再想做就不容易了。”李建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