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銀色的玉帶鑲嵌在大別山上

2009-12-23 14: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巍巍大別山,縱橫八百里。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曾留下無數革命先烈的戰斗足跡,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然而,這片革命老區也一度成為交通閉塞、經濟落后的代名詞。如今,老區的交通發展如何?農村經濟社會取得哪些進步?在建軍80周年前夕,記者隨"老區新路"采訪團走訪了安徽六安市的金寨、霍山等區縣。   
  水泥路串起小山村  
   在青翠的群山之間,我們的汽車盤旋在農村公路上,時而爬上山顛,時而懸在山腰,時而沉入谷坳,平穩快速。平整的水泥路,宛如一條條玉帶,串起了散落在深山里的小村落。   
  可是就在幾年前,這些區縣還沒有幾條像樣的通村公路,根本無法跑運輸。交通落后成了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   
  回顧交通的不便,采訪到的農民都是一肚子的苦水:"山里的路一下雨就更危險了,娃們上學都讓人好擔心,害怕小孩滑到山崖里。""路不通,板栗、毛竹長得再好都不值錢,只能當柴燒,因為運不出去、賣不出去。真是又心疼又著急啊。"有些山村大理石資源豐富,外商前往考察后,卻由于通村公路路況極差,只好"望洋興嘆";還有的村雖然擁有豐富的綠色資源,但由于公路等級太低,一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山區老百姓是眼巴眼望地盼著路修好啊。"常年跑基層的安徽省交通廳廳長宋衛平飽含深情地說。   
  近年來,乘著國家加大對老區交通建設投入的東風,六安市迎來了農村公路建設的熱潮。自2000年以來,六安市交通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超百億元,其中農村公路建設投資35億元,農村公路通達率穩步提高,路面等級不斷提高,市到縣區實現"1小時左右交通圈",縣到鄉鎮實現了通油路或水泥路,全市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   
  連心路成就致富夢   
  交通是經濟的命脈。條條水泥路如一把把金鑰匙,為鎖在深山里的農民,開啟了通向山外的致富大門。   
  在金寨縣河家灣村,記者碰到了開著大卡車前來運竹子的葉乃斗,他從事這行20多年了。"最初是老土路,車上不來,老百姓得用肩扛下去,一次一、兩根,一天只能扛一趟。后來修了砂石路,小三輪車、手扶拖拉機能上來了,每次也只能拉六七十根,路窄裝多了翻車。如今可好了,最多可裝700多根,路好車子不顛,到葉集市場一小時就到了。早先才4塊錢一根,現在都能賣到10多塊了。"    
  霍山縣石河村一位正在板栗林里除草的大爺,道出了而今山區農民的另外一番心聲。他朗聲笑著對記者說:"我們山里空氣好,景致好,現在路也好走了,東西能賣出去了,不愁沒錢花了。城里人的日子不見得有我們舒服啊。"    
  對外交往通道的暢通,既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也帶來了資金流和技術流,實現了空間位移,更促進了老區人民思想觀念的快速轉變。   
  村路漫漫更看明朝   
  "聽說有些地方班車像公交車一樣了,班次很多。"采訪中,一位農民滿是羨慕的話,讓記者心頭不由一酸。這在城市里平常的事情,甚至在浙江等發達地區也都已實現了的客運公交化,對老區的百姓而言還只是夢想。   
  山區的交通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進入金寨境內,當地交通局的工作人員就提出三盼,其中一盼就是:"盼盡快建立道路養護機制,使水泥路走得更好更久。"記者注意到,在一些嶄新的水泥路面上,卻有不少被壓壞的小坑,如若不及時修補,小坑變大坑,最終會損毀整個路面,公路的使用壽命勢必大大降低。據介紹,南方雨季長、雨量大,主汛期降雨集中,公路坡壩、駁岸、護坡、橋涵及路面水毀現象十分嚴重,應急管護和水毀修復亟須加強。此外,通車總里程還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通行質量和通行效益也都有待提高。   
  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問題都已被當地政府提上議事日程。據悉,未來3年六安市還將修建6000多公里、溝通2300個行政村的村級道路,提前一年在安徽全省率先完成"村村通"公路建設目標。   
  銀色的玉帶鑲嵌在大別山上,道路串起了一個嶄新的革命老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老區的新路一定會繼續延伸,老區人民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