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農村公路運輸網絡,實現“路通、車通、站成”(圖)
2009-12-15 11: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過去俺們村的水泥路邊沒有樹木,安全系數不高、道路基層穩定性差、抗災害能力不強,F在道路油光光,路燈明晃晃,路肩綠化樹木整齊!痹陉兾魇》鲲L縣城關鎮王家臺村,62歲的唐老漢高興地對筆者說。
“突破發展,交通當先;道路管養,提升通行能力和路況水平是關鍵。對于財力有限的扶風縣來說,改革村路養護體制,創建農村公路交通示范縣,是治理農村路失養的一劑良方。”扶風縣縣長馬鮮平說,道路交通不便,長期制約著該縣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扶風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目前該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154公里,農村交通條件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促進了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
農村公路重建設輕管養的問題在扶風縣曾經比較突出,該縣嘗試過“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辦法,但鄉鎮有心管而無錢管,村組有人管卻因養護費用不到位而不愿管。除縣道由公路管理站養護以外,絕大部分農村公路只能維持簡單的季節性養護和臨時性突擊養護,另外,由于地理環境等因素限制,使得通村水泥路存在設計標準較低、通行能力有限、安全系數不高、道路基層穩定性差、抗災害能力不強等問題。導致村路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使用周期縮短,有些不能保障正常的運輸需求,甚至危及行車安全。
近年來,扶風縣根據當地特點,逐步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明確縣、鄉、村養管主體責任,推引縣鄉公路實行養管分離和村道農民領養制度,規范養護作業標準和監管考核機制。鄉鎮建立農村公路管理站,落實管理人員和辦公場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率達到100%。
并把農村公路工作納入鄉(鎮)和有關部門的崗責考核。在實施縣鄉公路安保工程和養護工程的同時,2009年至2010年用兩年時間實施通村路整治,投資600萬元對通村水泥路路肩、排水、安保設施、標志標牌、錯車道、減速帶等設施進行完善,提高農村公路抗災能力,確保農村公路安全暢通。
“以路宅分離、路田分離和穿村過鎮路段整治為重點,清理亂堆亂放,大力改善路容路貌和道路環境,路面無堆積物、路肩無種植物、路邊無違法建筑物。具體要求是路肩寬度不得低于50厘米,路基寬度必須達到4.5米以上;錯車道設置間距不大于250米,有效長度不小于10米,且寬度不低于2米;保持水溝暢通,對沒有水溝的路段實行邊溝開挖或采用內側路肩水溝一體化形式,防止路基沖刷,整治完善后必須達到邊溝暢通、涵洞無淤塞,雨天路面無積水;對道路塌方、路基缺口、面板斷裂等病害要進行修復,并可以采用砌筑等措施進行內外邊坡防護,整治后的道路實現路基穩、無坍塌、無斷板,防護設施齊全、美觀耐用。有效維護路產路權,促進新農村建設。抓好文明示范路建設,今明兩年分別建設500公里共1000公里農村公路示范路。至2010年底新建杏林、絳帳、太白、上宋、午井五級客運站,全縣主要農村公路和重點通村公路建設?奎c招呼亭100個,增加通村客運班車150輛,每輛補帖2萬元,使客車通村率達95%!狈鲲L縣交通局局長成天恩對創建農村公路交通示范縣充滿信心。
在扶風縣城關鎮鄉村道路養護站,主管公路的李師傅對筆者說:“為做好交通示范縣創建工作,縣上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鎮部門包抓路段制度,頒布了《扶風縣農村交通示范縣創建方案》和《扶風縣農村交通運輸示范縣創建標準》。執行縣、鄉、村逐級檢查制度。 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了解創建情況,定期檢查評比,對未完成任務的提出整治意見,確保各項創建任務按期完成。從2009年起,縣上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各鄉鎮目標責任內容進行考核。”據悉,創建工作將重點落實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縣(區)級人民政府的責任主體,明確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部門、鄉級人民政府及村委會的職能;穩定農村公路資金來源,規范財政投入;整合公路行業人力、設備、技術資源;逐步完善農村公路客運服務設施,構建農村公路運輸網絡,實現“路通、車通、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