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新型工業化將給RFID帶來發展的新機遇

2009-1-15 22: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如果說電信轉型的機遇在于服務信息化的話,那么信息化的機遇恰在于與工業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黨正式提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進的命題,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被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重要方面之一。專家指出,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相對于傳統工業化道路而言的。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以粗放方式推進工業化,不僅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經濟社會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的工業化恰逢信息技術革命的興起,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普遍應用,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資源消耗和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這就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使我國高起點加速推進工業化成為可能。

      專家指出,工業化為信息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對信息化發展提出應用需求,信息化通過工業化發展而不斷深化和加速。只有使信息化和工業化有機融合、相互促進,才能真正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組建,是貫徹落實精神的具體舉措,為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供了體制保障。正如李毅中部長所說,“實踐新型工業化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歷史使命。”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組建本身給推進“兩化”融合和電信轉型帶來怎樣的契機?專家指出,從大的架構看,工業、通信業、信息化被納入一個大部門管理,同時掌管工業產品和各類通信信息技術,為制造業的升級改造創新做強創造了條件,為發展“無所不在”的應用營造了良好的環境,為發展更加有力地支撐工業的大信息服務業創造了條件。對電信企業而言,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拓展工商信息化市場。我國工業行業門類眾多,市場空間大,信息化市場一旦開啟,將給電信業帶來旺盛的需求。

      自2005年世界信息社會峰會提議將世界電信日與世界信息社會日放在同一天慶祝,并在第60屆聯合國大會上獲得通過之后,國際社會的領導人們就賦予了電信業在建設信息社會中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國際電聯秘書長與聯合國秘書長異口同聲強調,電信的創新對于信息經濟市場的開發有著特殊作用。這些都深刻地說明,作為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電信的根本特點是能夠更安全可靠地承載現代社會最核心的工商經濟活動。然而,檢視目前世界各大電信巨頭轉型的成果,主要還集中在面向公眾的媒體市場拓展方面,如何服務工商等社會關鍵應用,一直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組建及其實踐,無疑為發揮電信業特殊優勢,加快轉型服務工商經濟活動,“對接”新型工業化,掀開了新的一頁。

      找準“轉型”對接“新型”的切入點

      深化電信轉型,對接新型工業化,必須結合實際,找準切入點。

      日前部黨組已經明確提出推進“兩化”融合六個切入點。有關專家將之概括為:將電子信息技術嵌入工業產品、用信息技術改造工業生產方式、推進工業企業行業管理信息化、建立完善的工業產品流通體系、用信息技術培育新型產業大軍、用信息技術催生發展新興產業。然而,工業和通信業分屬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兩個不同的產業,工業界的信息需求與電信業的服務結合點究竟在哪里?

      專家指出,在傳統產業格局下,作為肩負著為全社會提供通信服務的電信部門,對工業部門的服務與對各行各業的服務沒有區別,而工業部門的大部分企業和行業對于電信業的需求和依賴,與作為一般生產條件的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也相似。但是在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背景下,工業行業應用日益呈現出社會化、廣域化、交互性等特點。公眾服務是電信的優勢,而工業等行業應用目前又呈增長趨勢,二者的結合點在于行業應用社會化。

      隨著工業產品信息化程度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產品開始嵌入芯片、內置系統,比如汽車電子、遙控玩具等。在新的制造模式——網絡化制造,新的流通模式——全國大流通、全球大市場,新的銷售模式——以銷定產、定制銷售等的作用下,這些產品與人、與機器,與其他信息系統交流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在各個產業的設計、生產、配送、交換等各環節都需要打通信息流。通過一環緊扣一環的信息傳導和溯源,原材料以次充好、品牌造假、過量生產、超額配貨、資源浪費、能耗過高等產業和商業難題都有望得到有效解決。目前,我國汽車產業高度關注Telematics領域,提出“讓汽車像手機一樣享受信息服務”,服裝、煙草等行業“信息化防偽打假”的需求也很迫切,商業物流行業更面臨大規模應用標簽業務的緊迫任務。

      記者近年來在跟蹤報道我國交通信息化趨勢和成果中發現,不停車收費系統目前之所以難以推廣,一個關鍵因素在于核心系統的芯片標準不統一。如果在主管部門的協調下,汽車制造行業和電信行業能聯手制定出統一的芯片標準,無論汽車身在何地,都能通過收費處的掃描系統聯網收費,從而減少中國道路交通的沉重壓力,切實促進節能減排。再比如,目前十分熱門的無線射頻技術(RFID),在日本、韓國已經廣泛應用于產品溯源、商業銷售、安全監控等領域,不僅能及時追索食品來源,確保民眾安全,更能在商業各環節及時傳遞產品和市場信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十分明顯。RFID在我國尚未得到大規模應用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標準不統一造成應用效率和商業效益低下。

      行業應用社會化,迫切需要工業部門、通信部門、標準部門在接口標準、頻率匹配、應用合作等聯手合作,將原本屬于產業信息化內部的應用與社會信息化打通。工信部的組建,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而工業企業、通信運營企業、信息產品制造業、頻率規劃和管理部門、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攜手合作,必將為“兩化”融合掀開新的篇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