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物流發展情況研討
2009-11-4 9: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副產品生產與加工能力大幅提升,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與之相應,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加快,多形式、多渠道的農產品購銷體系初步建立,農村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交易方式和流通業態進一步提升,農村市場主體呈多元化格局。但也要看到,與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農村流通體系基礎還相對薄弱,流通設施投資還有待加強,流通組織發育還相對滯后,流通效率仍待進一步提高。
發達的物流產業和完善的市場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對于促進農民增收,開拓農村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有助于促進農民增收。農村流通對于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包括促進農民就業以及為農民增加利潤兩方面:一方面,發展農村流通,可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吸納更多就業人員。我國農村勞動力充裕,特別是農閑時節常有大量富余勞動力。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發展諸如配送、維修、倉儲管理、流通加工等,可以創造新的就業增長點。另一方面,發展農產品流通能夠在確保農產品質量的同時大幅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農產品具有易腐性,如果流通環節過多導致農產品腐爛,農產品將不能創造應有的價值,不利于農民增產增收。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合理設置流通環節,可以延長農產品保質期,減少農產品因腐爛等原因引起的損失。另外,農產品具有季節性,應用流通技術提高農產品倉儲運輸水平,對于縮短農產品上市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農產品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有助于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根據市場需求配置資源,有效整合產供銷,有利于形成規模經濟,提高農業的產業化經營。通過流通綜合化、集成化、信息化、網絡化,將農產品集中到物流中心,統一運輸到需求地,提高車輛滿載率,減少貨車返空等浪費現象,有利于提高現代農業的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農村流通網絡的逐步完善,促進物美價廉的生產生活消費品以較快速度進入農村市場,可以更好地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進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當前,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必須加強農村流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