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浙江民企"過冬"啟示錄:"隆冬"中發現中國經濟韌性

2009-1-1 14: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編者按:以浙商為代表的中國經濟私有部門,在經歷這一輪經濟寒潮的沖刷之后,創業時期苦水咸水泡三遍打下的韌性底色日益鮮明。經歷寒潮洗禮后“進化”生存下來的民營企業,必將在未來收獲更新更飽滿的果實。 
    在對“經濟氣象”極為敏感的浙江省,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家們明顯感覺到,這次的經濟寒流來得格外急、格外密。 
    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加之諸多國內外不利因素,在帶來巨大生存壓力的同時,更逼出了民營企業頑強的生命力與開拓精神。盡管業界表示此次危機遠比早年創業之初的處境更為艱難,可諸多“過冬一族”已然重振當年創業時的勁頭、勇氣與意志力,以過人的韌性敲碎經濟寒冬的堅冰。 
    “冬補”一族:在學習中“過冬” 
    “我們需要進補,需要學習。”在紹興、義烏等地采訪時,不少企業主面對半月談記者坦言。200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慘痛教訓,讓這些尚能自保的企業不得不開始學會思考,他們要好好補一補腦。 
    2008年國慶前后,紹興縣兩家大型民營企業突然停產,一家是PTA(生產聚酯的主要原料,輕紡行業發展的前導產品)產能居世界第二的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另一家是在新加坡上市的國內印染行業龍頭企業江龍控股集團。紹興縣的民營企業都清楚地看到了盲目“做加法”是如何給企業埋下“定時炸彈”的。義烏市多多體育用品商行業主王慶斌說,自己從中學到了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鼓勵企業轉型升級的時候,應該更多地走“做強”“做精”之路。 
    “要善于在‘長智’中過冬。”浙江海亮集團董事長馮亞麗說。不少企業由于是“資金依賴型”,往往資金鏈斷裂成為壓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海亮集團作為國內大型銅加工龍頭企業,努力從現金流方面防范風險。目前企業不但有充足的儲備資金,而且還有28億元的銀行授信尚未使用。企業囤兵藏草除了可預防形勢的進一步惡化,還有利于把握極可能出現的新的投資機遇。 
    在地處杭州市蕭山區的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建林談起自己的生存之道時表示,一些同行停產充分顯示了嚴格控制“現金流”風險的必要性。他首先對一些投資適度“剎車”,調整預算;其次對所有控股子公司與分公司只考核現金流,不考核利潤,嚴格控制產品庫存與原材料庫存,最大限度減少現金的流失。 
    “現在是企業彌補科學發展課的最佳時機。”紹興縣委書記徐煥明說。近一段時間以來,紹興縣在企業中開展“愛主業”的主題教育活動。當地一位企業家說,這種教育非常及時,不少陷入危機的企業就是為掙快錢進入股市和房市,有的干脆拋開了主業,加速企業衰敗進程;反觀一些專注于發展主業的企業,受金融動蕩的影響就小得多。 
    在余姚市,不少企業還在當前形勢下補“自主創新課”。余姚市科技局局長姚桂珍說,現在舉辦的科技培訓會議吸引了大批企業參加,幾乎場場爆滿。不久前,市科技局舉辦了一次科技培訓會,原定由80家企業派80名人員參加,開會時有122家企業的154人參會。而在過去,這類會議到會者常常寥寥無幾。 
  “冬練”一族:“三九”天是“練內功”的最佳季節 
    在研發、市場開拓、產品結構上練好“內功”,正成為浙江省一批民營企業的共同選擇。在他們眼中,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冬練三九”。 
    在紹興縣新樂紡織有限公司新產品展示室,整齊地擺放著600多種面料新產品,一位沙特客商正在選樣并與工作人員洽談。“這幾天客戶沒有減少,有時一天有十幾批。”公司辦公室主任徐國友說。新樂公司董事長王明煜說,在當前形勢下,企業尤其應該練就一身過硬的“內功”,以便于為春天的到來積蓄能量。“我們計劃把產品研發費用與銷售掛鉤,按銷售比例的3%提取。”正準備到歐洲考察市場、為2009年秋冬季新產品研發做準備的王明煜說,“只有研發出別人無法替代的新產品,從跟著市場走到領著市場跑,客戶才會來找你!”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識到,只有擁有過硬的創新產品,才能經受住“風吹雨打”。浙江中興減震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孫琴說,面對這次金融危機,他特別慶幸企業手里已經有幾個自主研發的對路產品。公司每年花在研發上的投入占利潤的15%,現在準備繼續加大投入,把未來發展的“基本功”練扎實。浙江省玉環縣的雙環齒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加大研發和技術創新力度,產品的生產周期從70天縮短到現在的15天,競爭優勢明顯。 
    除了“練研發功”,還要“練市場功”。在浙江雙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事業二部部長胡啟良說,目前公司的生產任務已排到了年底,工人晚上還要加班三小時。受金融風暴影響,有一個美國客戶在2個月前削減了50%的訂單,這一削減量占到該公司30%的銷售量,公司痛心不已。“現在,我們正在抓內銷,以彌補外需的下降!”董事長阮卜琴說。目前,這個公司產品的內銷量迅速攀升,2007年國內銷售600多萬元,2008年前10個月就達2000多萬元。就在半月談記者采訪時,就遇到4位從北京來的客人到公司考察產品、簽訂單。 
    “冬泳”一族:與寒流搏擊,將讓自己變得更強壯 
    過去曾經“膽大包天”的浙江企業,在這場世界金融危機中,再次表現出以前的頑強意志力與拼搏精神,在商海中與寒流搏擊。 
    為了在寒流中搏擊,浙江不少企業都先把“游泳衣”穿好。寧波艾盛服飾有限公司很早就對國外客戶進行了篩選,淘汰了一批中間商,留下的絕大多數是終端客戶、高端客戶和大型零售商。雖然歐美商家破產倒閉時有發生,對艾盛公司卻波及不多。此外,2007年,公司預見到人民幣匯率將步入加速升值期,立即與國外客戶商量改用其他貨幣結算,對歐美客戶設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則用人民幣結算,僅此一項就為艾盛公司省下了數百萬元。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了深入收集市場信息和了解客戶需求的重要性,這場大考教會他們: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穿好冬衣,才能在與寒流搏擊中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在同“寒流”的搏擊中,有的企業嘗到了甜頭。海亮股份分管外貿業務的馮劍維說,海亮把誠信和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次反而保護了自己。前一段時間,由于銅價下跌,國內不少同行連續毀約,致使供方受損嚴重。海亮集團堅持按市價接貨,決不乘人之危壓價,為一些客戶解了燃眉之急。現在,在不少企業接不到訂單的情況下,海亮集團的訂單不降反升。世界金融危機對海亮集團的市場影響只是個位數,而同行“讓”給海亮集團的市場正呈兩位數增長。 
    “冬泳”中,一些企業摸索出了越來越多的脫困之道。在“中國針織名城”象山縣,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當地生存狀況較好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較早地在內部構造了一條完整的“垂直產業鏈”。用這些企業負責人的話說,過去企業是一個孤島,到左岸還是右岸都需要別人用船擺渡;現在則變成一座長橋,從此岸到彼岸可以自由行走、自由控制節奏。 
    “這在我們行業內被稱作一場‘產業鏈革命’!”巨鷹集團負責人說。巨鷹集團是象山最大的針織出口企業。近年來,巨鷹集團通過實施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戰略,整合收購了原新疆托峰棉業紡織有限公司等企業,在新疆建設了棉紗、精梳紡生產基地。完整產業鏈讓巨鷹集團在原材料市場波動中極大地降低了風險。 
    有的貿易型企業也從縮短并控制產品路徑中獲得了生存空間。慈溪進出口公司就發現,越來越多的境外客戶把目光直接投向貨源工廠,純外貿企業開始面臨失去客戶的危險。為此,公司在國內外興辦20多家生產企業,解決了生產基地的“短腿”。浙江天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來以織布業務為主,現在則向上游延伸到化纖生產,往下游延伸到印染業。董事長孫永根說:“現在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比較齊全,這樣生產節奏可調控,受到外部的原材料及市場的波動沖擊就小得多。”(李亞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