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保增長,從價值中樞“上移”中謀求“品質”提升

2009-1-1 14: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編者按:價值中樞的“上移”,恰需充分的外部壓力作用,以沖抵路徑依賴的發展惰性,發展的“品質”從而飛升。 
    促調整、保增長“雙發力”,廣東領銜全國經濟調整升級戰 
    從大洋彼岸席卷而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給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帶來凜凜寒意。由于過多的中小企業出現集中式倒閉停業現象,受沖擊程度更甚于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作為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分別占全國1/8和1/7的省份,廣東在全國經濟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其命運格外受關注。 
    為了真實掌握廣東遭遇金融危機沖擊的真實情況,半月談記者自危機集中爆發的2個多月來,持續深入廣東省的有關政府部門、珠三角地市和廣大企業調研采訪,試圖全面掌握其中的真實情況。據記者實地調查,廣東面臨的巨大沖擊不容小視,短期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將給廣東帶來困難,廣東步入陣痛調整周期已無可避免。但從中長期來看,金融危機引發的強大市場推力,將極大利好于珠三角產業升級。 
    珠三角自改革開放初期引進或成長的出口導向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早已被逼上生死線。不久前閉幕的廣交會成交額同比下降17%,這是有外貿出口“晴雨表”之稱的廣交會近年來所罕見的。“以前廣交會通道上都是人頭攢動,行走困難。而本屆廣交會一眼就可以從通道看到對面。”一位參會客商說。 
    珠三角過去的許多企業經營模式已發揮到了極致,走到了盡頭,除了轉型升級已別無退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廣東省在大力確保全省持續較快增長速度、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的同時,已把經濟工作的主要著力點放在大力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上,促調整、保增長“雙發力”。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洗禮下,主動促進經濟調整升級,已成為當前廣東各級干部群眾的共識。東莞厚街鎮黨委書記黎惠勤認為,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一批生產低端產品的企業,借助珠三角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又延長了幾十年的生命周期。而今如果這些企業還都能繼續生存,說明珠三角經濟沒有進步。 
    “即使經濟有異動,我們也要堅持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一旦結構調整過來,就有機遇。”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說。 
    推動珠三角率先在全國建成現代產業體系,是廣東經濟升級大潮的生動寫照。珠三角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但經濟總量卻占了廣東的八成左右。2008年以來,廣東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使物流、金融、會展、創意和汽車、石化、重大裝備、精密制造等取代“廣東糧、珠江水、粵家電、嶺南衣”。 
    重大項目引領區域經濟價值中樞“上移” 
    隨著中央刺激經濟增長政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一批重大項目在各地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中“綱舉目張”。 
    半月談記者在天津采訪了解到,天津提出了2009年加大優勢工業、新農村建設、現代服務業、自主創新、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等十個方面的投資計劃。“盡管許多項目是初步匯攏,但絕不是‘急就章’。”天津市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士介紹。 
    2006年,國務院正式將濱海新區列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2005前后天津的發展實際,實現北方經濟中心的國家定位、發揮濱海新區龍頭帶動作用,天津面臨最大難題是經濟總量較小、產業基礎不雄厚,輻射作用明顯不足。由于痛感實力不足,自2007年開始,天津下大力氣抓技術水平高、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大的項目建設,以培育發展后勁,推動產業升級,先后推出60項重大工業項目、2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項目、20個重大服務業項目、267項區縣重大項目。 
    天津市發展改革委、經委等部門介紹,與普通意義上的招商引資不同,近年來天津引進、發展重大項目,注意由單個項目的引進轉向引進集團化產業基地,從龍頭項目的引進延伸到配套企業,從制造環節的引進轉向總部、研發、設計環節,以此推動產業鏈向高端轉移,促進產業發展向高質轉化,實現產業結構向高新轉變。 
    臨近歲末,許多地區重大項目建設的喜訊傳來:在福建,修編后的《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規劃》調增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將使福建交通邁上“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發展之路;在湖北,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奠基,中部地區第一條第4.5代TFT-LCD(液晶顯示器)生產線啟動建設,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穩步推進;在廣西,按照《關于全面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決定,廣西正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加緊推進在石化、電子、新材料、鋼鐵、林漿紙和能源等領域的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在上海,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空港的上海臨港新城經過5年開發建設,正在向國家級自主創新型裝備制造業基地的目標推進…… 
    可以確信,伴隨這些著力于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實力的重大項目的強力推進,經濟發展基礎將得以夯實,依然處于發展戰略機遇期的中國可望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的泥沼。 
  主動出擊,在國際分工調整中謀求發展高附加值 
    百年一遇的危機帶來的是國際分工調整的重大機遇。如何以高科技應用、技術創新、全球化產銷鏈條,提升“中國制造”的附加值?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江蘇揚州市,目前已基本形成“襯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的光電產業鏈,“多晶硅-單晶硅-硅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太陽能照明燈具”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以及以高性能碳纖維為代表的特種功能纖維等多個新材料產品群,目前已被中國科技部列為第6個半導體照明國家產業基地,預計2008年全市“三新”產值可達250億元,比2007年增長80%。 
    “加快產業調整,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創意密集型轉變,正成為寧波出口企業跑贏金融危機的發展策略。”寧波市外經貿局副局長丁海濱說。在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過去生產的手動液壓搬運車正逐漸被有13項專利技術的環保型手動液壓搬運車取代,2008年以來,公司高科技產品出口額占比逐月上升,預計全年出口總額中高技術產品的比重可超過35%。 
    高技術帶來高附加值。寧波甬南針織有限公司與外省企業聯合開發了木漿纖維、竹纖維、彩棉等具有功能性、復合性、防水吸水的高檔面料,從生產內衣轉向生產時裝。公司總經理張承志說,原來生產一件針織內衣價格約15元,現在生產的印花、繡花休閑時裝售價提高到40元至50元,這種女裝僅在俄羅斯每月的銷售額就達300多萬元人民幣。 
    在浙江,不少出口企業都在嘗試建立全球化的產銷網絡和設計中心。營銷“觸角”在外,神經就會變得敏感起來。慈溪進出口公司在美國、俄羅斯、香港等地設立海外辦事處等機構,將獲得的信息及時反饋到國內,用于調整企業的生產創意。在國內不少打火機出口企業生存困難即將退出市場時,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卻在荷蘭全資設立了新海歐洲公司。公司負責人說,歐洲市場是新海公司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在歐洲設立全資子公司,有利于企業進一步整合出口資源,縮短銷售環節,逐步建立自主控制的銷售渠道。這樣,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公司就直接掌控了產品的定價權。(鄒蘭 梁鋼華 李亞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