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創業板的創業風險與制度風險

2009-10-29 1: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尚寶
    在中國這樣一個不成熟的證券市場里,創業板蘊涵了兩種風險,一是“創業”風險,二是“制度”風險。前者與生俱來,不可避免,后者積極完善,逐漸規避。
    中國的創業板馬上就要破繭而出了,監管部門雖然一直在強調風險,但市場對此理解不一。有人將此理解為老生常談;還有人理解為,監管部門只是奉勸一些人避開風險;更有人將此理解為減少進入數量,減少爆炒可能,也就是減少普通投資者發財機會。
    也難免人們有此想法。因為這28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很高,業績也都不錯。就其投資公司本身,風險應該是不大的。
    然而,我們說投資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的風險很大,指的是過高的市盈率,尤其是這些上市公司募集到巨額資金將會用到哪里?有那么多業務需要那么多資金?其中不少是老企業需要那么多創業資金嗎?還有那些“創業人”(許多是早已完成了創業)手捧那么多錢還有勁頭去繼續創業以回報投資人嗎?
    上述這些風險其實不應該屬于創業板的風險。從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情況看,創業板的風險在于,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或經營模式創新,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于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因此,要么投資獲得加倍回報,要么投資失敗,而投資失敗的可能性不會很小。
    本來中國人愛搏,這種社會文化對于創立創業板是有著堅實的基礎和極佳的發展前景,但是風險不是在于把創新是否成功變成投資者與“創業人”之間的博弈。當然,為了創業板平穩的開始,首批上市企業穩妥些也不是不可以,關鍵在于后來的創業板上市企業是否必須是從事高科技業務或經營模式創新的公司?以現在的情況看,中國的創業板倒更像是一個給非國有企業直接融資專門開設的微型市場,其性質與國際上的創業板很不一樣。
    由此可見,在中國這樣一個很不成熟的股市里,創業板實際上蘊涵了兩種風險:第一種即是公司投資和成長的風險,這也是所有成熟市場里都普遍存在的;第二種是因為監管制度缺陷造成的系統性市場風險,這是一種“中國特色”。對于前一種風險,可以說它正是創業板的根本特點,因而需要向投資者充分提示但卻是不可克服的。因為高風險與高回報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否則還需要單獨開辟一個創業板干什么?對于后一種風險,那是中國證券市場基本制度的問題,也只有隨著后者的完善而逐漸規避。
    不過,創業板先天的優勢也是很明顯的。創業板市場監管雖然現在還不能保證肯定不出紕漏,甚至完全沒有錢權交易之類的腐敗行為,但是有意識地出臺大批明顯傾向上市企業的政策的現象,大概不會出現了。因為創業板中現在沒有、今后估計也不會有監管部門明確要求保護、傾斜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因此我們由衷希望,創業板在監管方面起碼可以沒有政策上的不公正,可以做得更規范,從而對規范主板市場起到促進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