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炒“煤”團成倒“霉”團

2009-10-22 3:0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實習記者燕磊
核心提示
    一邊是號稱“東方猶太人”的“溫商”,一邊是握有中國能源命脈的“晉官”,國進民退的整合大潮下,兩者圍繞煤炭展開了“悄無聲息”的交鋒,但惟獨令人嘆惋的是那早已注定的結局。
    不是宿命,不是機緣巧合,而是中國獨有的經商環境所致!
    成也煤炭,敗也煤炭。善于“組團”的溫州商人這次“栽”在了煤炭上。顯赫一時的溫州“炒煤團”如今已成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正面臨著被“清理”出山西煤炭行業的命運……
    危機之時,意味著大變局的到來。
    一場“盛況空前”的經濟危機,掀起了“國進民退”的大潮。飽受礦難和高煤價爭議的山西煤炭業可謂首當其沖。
    這半年來,一場聲勢浩大的小煤礦重組運動正在產煤大省山西轟轟烈烈地進行。按照該省的整合方案,至2010年底,山西全省礦井總數將由2598座壓縮到1000座,煤炭企業數量將從目前的2200個銳減至100個左右。
    “此舉意味著,以溫州商人為主的浙商在山西投資的幾百家中小煤礦將被兼并或被關閉。”業內人士不僅驚呼,伴隨著“煤老板”的遠去,溫州“炒煤團”或將隨之退出歷史舞臺。
緣由:
    無奈的選擇?
    以精明著稱的“溫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為自己選擇退出這支 “下下簽”,畢竟之前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或許這正如歌中所唱,是他們做出的 “無奈的選擇”。
    據記者了解,在山西省此次整頓小煤礦“國進民退”的過程中,“政府和國有企業原本的希望是,民營小煤礦能作價入股國有企業。”這樣既能保持民營投資的原有意向,同時也將減輕國有企業和當地政府的經濟負擔。
    但是,強扭的瓜不甜。溫州投資者沒有一個人說愿意被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兼并的。
    “民營小煤礦作價入股與國有企業合作,那是自找死路。”一位業內人士邊說邊點頭,國企的規模非常大,一家小煤礦入股國有企業所得到的股份幾乎不值一提。與此同時,“國有企業部門設置齊全,也非常的多,人多費用也就大,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合作,到最后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對此,一位黃姓煤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他所了解的,“大型國有企業每挖一噸煤炭所需要的成本在380元以上。”
    而民營煤礦中,挖一噸煤人工費用在80元左右,稅收也在每噸80元左右,再加上礦山資源費等,一般每噸煤在200元左右,這樣在利潤上每噸煤就比國有企業多了180元左右。
    在這樣鮮明的成本差距中,溫州投資者心里都清楚將自己的煤礦作價入股大型國有企業的后果,也逐漸明白了自己該選擇怎樣的路。
    “在近十年中,從來沒有見地方政府下過這樣的決心。”黃老板講到,他的煤礦在今年5月份停產。這個時候,很多溫州老板開始考慮將煤礦出售。
    他已經與當地國企簽訂了轉手煤礦的框架協議,對價是在由當地國資委指定的評估公司評估煤礦資產價值基礎上,以一比一的標準補償。他透露,盡管還有一部分老板在堅守,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撤退。
歸宿:
    敢問路在何方?
    日前,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聯合調研的一份報告中稱,目前浙商在山西投資煤礦企業已超過450家,投資總額在500億元以上,浙籍相關從業人員在10000人以上。
    而在這般浩大的陣勢之中,溫州資本占了多數,溫州煤老板退出山西,由此引出溫州煤老板們出路在哪里?
    據記者了解,為了緩解整體經濟下滑和大面積關停小煤礦之間的矛盾,使已經在山西的資本不出現大規模外撤,山西省政府加大了開放投資項目的力度,山西省發改委最新通報顯示,2009年~2010年政府重點調控的6500億元投資項目要向民間開放。
    山西省政府稱,要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從煤焦領域向國家、省鼓勵的投資領域轉型。重點是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公路、鐵路、橋梁、城建、環保等基礎設施領域和城市公交、燃氣等市政公用設施領域。并明確提出,民間資本投資將得到土地供應、財政扶持、稅費優惠等九方面的政策鼓勵。
    但“溫商”畢竟不是小孩,怎會容忍“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的“伎倆”?據了解,很多在山西投資煤礦的浙商都無意留在山西。“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是看好投資煤炭行業的,但是他們不會選擇留在山西了。”業內一位人士談到,他們將自己投資的下一站選在了青海、貴州或者內蒙古。
    山西的整合之風在溫商中刮起了“回鄉潮”。同時,浙江省已經在營造這樣一個環境。2008年,浙江省政府專門成立“引進內資工作領導辦公室”,負責統籌引進內資工作,其中就包括吸引浙商回歸的相關政策措施。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的溫州煤老板對煤炭行業“徹底”心灰意冷了。他們選擇了農業、旅游、物流甚至是金融領域。
這次 “栽”了,撤吧!
制圖:嚴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