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鮮商品的組織架構
2009-10-15 2:0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吳欣
超市生鮮區在建立生鮮商品經營架構時,除了要依據大量外部市場和經營環境調查外,還必須結合超市自身狀況考慮問題。
首先,要依據超市所屬業態來設計生鮮商品結構。如果是大型綜合超市或倉儲(量販)類的業態形式,由于輻射半徑較大,所以大區域的賣場生鮮經營是必須具備的。
其次,根據地區性的消費習慣和形態變化,結合本地區現存的生鮮經營方式,相應地采取針對不同客戶層的商品組織結構以及銷售價格策略。
再有,要根據現有的生鮮商品采購渠道來審核調整商品結構,其中包括采購渠道的支持程度、整個供應鏈的順暢程度以及利差空間的預估等。
在生鮮經營中,生鮮區的銷售流量對于達成生鮮經營的目的十分重要。要保持一定水平的生鮮區銷售流量,需要從各方面予以協調配合,生鮮商品組織結構的設計策略就是一個重要方面。
在生鮮商品結構的開業設計和基本調整之后,大、中、小分類應保持相對穩定,不宜隨意變動,但商品組合可依據日均銷售量按季度作出機動性調整。由于生鮮商品突出鮮明的季節性特征,生鮮商品結構應依據商品的季節性和地區性變化來作出應季商品組合。
生鮮商品的組織結構調整,應與超市整體商品營銷和競爭商品組合策略相呼應,充分利用食品和非食品與生鮮商品的關聯性,適當調低敏感性和競爭性商品價格水平,通過經常性的組合式促銷,在消費者中建立整體低價的市場印象。
生鮮商品多屬于非標準化的季節性商品,鮮活生鮮品又易腐爛變質,因此要在現存生鮮供應鏈和采購環境之下,真正發揮生鮮經營在超市中的作用,這對于生鮮采購工作是個極大的挑戰。做生鮮采購工作要對生鮮消費市場保持高度敏感,隨時掌握商品的流行性和突發社會性事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