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外貿主動突圍 廣東展開東盟攻略
2008-9-2 10: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29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州會見新加坡駐華大使陳燮榮時表示,他近期將率團到新加坡考察訪問。 據記者了解,屆時,汪洋將率領一支由廣州、深圳、佛山、湛江、肇慶、清遠、揭陽七市以及廣東省外經貿系統和企業代表組成的廣東省外貿投資考察團,除新加坡外,還將考察東盟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國家。
廣東省外經貿廳一位官員向記者透露,作為中國與東盟外貿往來最頻繁、份額最大的省份(2007年廣東占全國與東盟貿易總額27.6%,為全國各省、市、區之首),廣東此行擔負的目的是,鼓勵和引導家電、紡織服裝、輕工、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各種所有制大企業、大集團和其它有條件的企業赴東盟等地區投資,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帶動技術、產品和勞務出口,重點推動森林、礦產和漁業等資源項目合作開發,建立境外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繼續促成一批境外承包勞務合作大項目的落實。
“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對中國產品需求正在減少的背景下,此次東盟之行意義更為重大。”該官員說。
實際上,商務部也對進一步挺進東盟寄予厚望。就在8月28日,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鑒于我國與東盟等發展中國家間貿易發展迅猛,今年下半年,我國外貿出口將會保持一個基本同上半年增速持平的增長速度。
東盟再次被擺到了中國外貿的聚光燈下。
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達115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8%,高于同期中美貿易增速13.2個百分點和中日貿易增速7.9個百分點。高虎城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東盟很有可能在未來不久成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顯然,東盟這樣的貿易地位,在全國外貿形勢不明朗的背景下,顯得尤其珍貴。
來自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的數據顯示,2007年,廣東對東盟貿易總額559.6億美元,增長26.7%。今年上半年,廣東對東盟貿易順差為299億美元,占廣東對東盟貿易總額的9.2%。
此外,東盟也是廣東煤炭、橡膠等原材料數量最大的進口地區。
此次廣東外貿投資考察團的行程中,廣東七市市委書記均會帶隊前行。其中,粵西城市湛江獲得了此次招商引資的重點傾斜支持。
記者獲悉,8月11日-13日,廣東省外經貿廳派出了一支以“再加強廣東省與泛北部灣經貿合作”為題的隊伍赴湛江專題調研。據湛江市政府一位參與調研的官員透露,這次調研希望湛江能切入泛北部灣經濟圈,并重點研究了廣東進一步加強與東盟經貿合作的可能性。
這種合作包括:加強我國產品,特別是紡織服裝、陶瓷、家具等傳統優勢產品的出口和幫助企業“走出去”設廠;機電產品市場的開拓;穩定對煤炭等能源的進口。
前述廣東省外經貿廳官員進一步向記者透露,廣東希望能與東盟進一步擴大以機電產品為龍頭的出口;鼓勵企業“走出去”,尤其是廣東的優勢產業,如傳統制造業企業在東盟國家設廠投資。
據廣東省外經貿廳統計,2008年上半年廣東省企業在東盟投資6億多美元,主要為開展資源開發與境外加工裝配業務。
加大對東盟的開拓力度
據高虎城透露,目前中國與東盟雙方正在積極商簽《投資協議》。預計到2010年,中國與東盟老成員國的絕大多數產品關稅將降為零,中國-東盟自貿區將覆蓋19億人口,11國經濟總量將達到5.2萬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達4.5萬億美元,為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
今年7月,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一次經濟會議上向省外經貿廳提出:“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促進出口盡快回升。要加快構建更加多元、穩定的國際貿易格局,特別要加大對俄羅斯、東盟、中東、非洲和南美等新市場的開拓力度!
而以往,正是“出口市場過分集中,令廣東外經貿受美國市場低迷影響尤甚”。上述外經貿廳官員說。
美國為廣東省第一大出口市場。據統計,2007年廣東省對美國直接出口占全省出口總值的20%,對香港出口占全省出口總值的35.2%,其中五成以上轉口至美國,廣東省對美國直接、間接出口占全省出口總值40%左右。今年上半年,廣東省直接對美出口增速回落7.8個百分點,對香港出口回落21.1個百分點。
同期,廣東省對東盟、俄羅斯等潛力比較大的新興市場出口占全省出口總值的比重僅為9.4%。
廣東利用外資額度的大幅度減少,也使得廣東加緊開拓東盟等潛力巨大的市場。根據廣東省經貿系統的有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廣東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合同外資均呈下降。
顯然,對于廣東來說,開拓新興市場,刺激本地經濟,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