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疲軟推動港口業盈利模式轉變
2008-9-2 10: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上半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國內的外貿出口也由此回落。受此影響,上半年國內港口業,無論是吞吐量還是盈利都出現了一定的增長放緩。有分析師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認為,目前可能還未到港口業最艱難的時刻。如果制造業等繼續低迷,明年港口業有可能會出現同比負增長的情況。因此,港口的盈利模式需要由過去單純依賴裝卸收費轉向提供全面的供應鏈服務來增加收入。 根據各大港口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各項業績指標,受外貿出口減緩和國內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生產困難及轉移的影響,上半年沿海港口集裝箱運輸同比增長16.6%,從連續多年20%以上的增幅首次下降到20%以下,回落超過6個百分點。其中,浙江省港口完成547.7萬標準箱(TEU),同比增長17.2%,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20個百分點,增速下降幅度近54%;上海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382.1萬TEU,同比增長10.4%,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增速下降幅度超過57%;深圳港上半年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18萬TEU,同比增長7.2%,比去年下降6.6個百分點,其中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更是出現了建港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上半年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26萬TEU,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
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方面指出,上半年,受人民幣升值、國家外貿調控政策及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呈現顯著下滑趨勢,我國外貿順差規模明顯縮小,累計貿易順差為990.3億美元,同比下降11.8%,凈減少132.1億美元。我國國內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加工貿易政策和出口退稅政策,以及控制高耗能等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加上外部貿易條件的轉化,我國外貿出口增速將繼續下降、進口增速將繼續提高,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的增速將在25%左右,出口增速可能低于20%。
國信證券中小股票研究總監、首席分析師唐建華分析認為,此次美國次貸的影響深遠,持續的時間也較長,預計全球經濟恢復還需要一定時間。而如果制造業繼續低迷,明年港口業集裝箱吞吐量可能會面臨更為困難的局面,出現同比負增長。而干散貨的需求往往滯后于經濟4-6個月,隨著市場需求的衰退傳導到上游原材料,明年的干散貨市場也不容樂觀。
不過,唐建華同時表示,目前日趨艱難的經營環境,從另一方面促使港口的盈利模式進入供應鏈時代。港口單單依靠裝卸費作為利潤來源的時代正在過去,越來越多的國內港口開始發展由裝卸業務衍生而來的相關物流業務,如土地經濟、物流、駁船運輸、銀行、修船、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務。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在此基礎上衍生的物流需求也在不斷擴大。
“在港口盈利模式的高級階段,一塊錢的裝卸費會帶來5塊錢的相關收入。”唐建華指出,我國的港口在經歷了前幾年貨量和產能爆發式增長后,現在剛剛開始進入升級階段,而這也可能將是未來港口應對宏觀經濟困境的重要出路。(記者/索佩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