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收結匯“新規”遇難題 企業抱怨銀行流程慢
2008-9-2 10: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外管局、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頒布并實施《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月余之后,不少進出口企業表示,銀行審單速度明顯下降,而企業劃入資金也不能及時到賬。 為了規范貨物貿易項下外匯資金流入和流出,解決出口和其收結匯背離的問題,外管局、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頒布并于7月14日正式實施了《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辦法》。所謂聯網核查,是通過外管局、商務部以及海關的協作,將企業出口收結匯情況與其海關貨物出口情況加以核對,有效甄別貨物貿易項下資金流入的實際貿易背景,以保證出口及其收結匯的真實性和一致性。
然而,隨著《辦法》的實施,部分銀行的相關業務開始出現萎縮。比如,福費廷。福費廷也稱包買票據或票據買斷,銀行作為包買商從出口商那里無追索權地購買銀行承兌/承付或保付的遠期匯票,而向出口商提供融資的業務。“由于我們原先設計的問題,把它當作貸款記賬,按照《辦法》規定,這要進入待核查賬戶、還要與海關等合作核對數據。為避免麻煩,我們已經取消了部分此類業務。”一位商業銀行人士表示!暗聦嵣,這是由銀行買斷的、之后還要轉手賣出的,這并不是貿易融資的概念。”
同時,銀行流程效率也成為企業抱怨的核心內容。上海一家遠洋運輸企業財務部負責人表示:“以前境外資金匯入,能夠馬上到賬。現在,一般在資金匯入之后2-3天后,銀行才能劃到我們賬上!
對此,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國際部人士表示,《辦法》的實施確實對控制外幣資金流入起到較好的約束作用,使得境外異常資金流入更加困難、同時利用貿易渠道流入的可能性也降低。但是《辦法》實施后,“銀行原有流程被打亂,不得不進行內部系統調整,或者多增加人工環節。因為按照原來流程走會不合規”。此外,銀行即期結匯量也出現了下降。
據上述銀行國際部人士介紹,《辦法》實施后,銀行主要增加了待核查環節、與海關和外管局核對數據等兩項工作流程。首先,出口企業收匯不再直接到賬,而是先進入企業的出口收匯待核查賬戶。與此同時,銀行需要與海關核對數據,以確認是否有真實貨物出口貿易。此外,外管局也對每家出口企業設有貨物出口的結匯額度,銀行需要核對企業額度是否足夠。
某商業銀行上海分行一位人士表示,按照《辦法》,出口企業收匯時,銀行并不直接將資金轉入企業賬戶,而是首先需要企業進行確認,收匯究竟屬于貿易項下,還是非貿易項下?“如果是貿易項下,則資金進入待核查賬戶。如果是非貿易項下,則根據企業自身要求,銀行進行結匯、或者人民幣劃轉!痹撊耸空f。
而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道德風險。一家國際物流企業的財務部經理表示:“如果銀行找我確認,我肯定確認是非貿。”
“這樣的話,銀行按原有流程走就會不合規。因此,銀行的內部IT系統需要進行調整,或者增加人工審單的環節,審單速度自然就下降了!鄙鲜鰢H部人士表示。
而對之前需要企業確認收匯為貿易項下或非貿易項下所引發的道德風險問題,一位銀行業務人士表示:“外管局每月都會對單,如果發現有大筆可疑交易,會讓銀行找客戶確認,之前對非貿易項下的收匯申報是否有誤。而目前,對于非貿易項下的規定正在修訂中。” 上述國際部人士揣測道:“估計會比照貨物貿易項下的辦法規定。”(記者 /石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