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商標戰略打造品牌經濟
2008-9-19 16: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大力實施商標戰略打造品牌經濟 加快實現寧夏經濟跨越式發展
馬云海
自治區政府主席王正偉近期批示指出:“品牌是企業的 ‘金字招牌’,是走向國內外市場的通行證。抓品牌的培育和發展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自治區工商系統把培育發展品牌作為一項戰略重點,大力推進,取得明顯成效。要進一步制定品牌培育戰略計劃,明確責任,采取措施,讓‘寧夏制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自治區領導的批示,把我區實施商標戰略工作放在經濟全球化、國家現代化和自治區跨越式發展的大格局中認真進行思考,深刻分析我區商標戰略工作的現狀和問題,進一步認識實施商標戰略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今后的目標任務和發展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實施商標戰略,打造品牌經濟,加速實現寧夏跨越式發展,對提高實施商標戰略工作的前瞻性,把握規律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認清形勢,進一步把握我區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的成績與差距
經過多年的努力,全區實施商標戰略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一是商標意識不斷增強。全區商標申請數量快速增加,每年增幅達25%以上。社會各界對商標工作的認知度不斷提高,爭創馳名、著名商標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優化。
二是商標數量規模不斷擴大。1978年我國恢復商標注冊以來,我區的商標注冊數量從1978年的121件,提高到現在申請商標數為8000余件,注冊商標數為4634件。30年縱向比較注冊商標增長了38.3倍。現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擁有寧夏著名商標190件。“寧夏紅”商標的成功注冊,是我區商標注冊乃至國家商標管理工作的一個新突破。
三是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我區已成功注冊了 “中寧枸杞”、“鹽池灘羊”、“太西煤”3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香山硒砂”瓜1件高知名度農產品商標;申請了“西吉馬鈴薯”、“同心圓棗”等6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了“千堆雪”羊絨、“塞上花卉”、“朝那”烏雞等8件集體商標。這些優勢特色農產品商標的申請注冊和使用,有力地帶動和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亮點。
四是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體制和機制初步建立。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了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領導小組,部分市縣也成立了相應機構。目前我區實施商標戰略的領導體制、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已經初步建立。一個“政府推動、企業為主、市場引導、社會組織服務”的實施商標戰略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看到我區實施商標戰略工作與新形勢和新的發展要求尚存在較大的差距:
一是注冊商標總量少,發展水平低。截至2007年底,全國商標申請總量已達560萬件,商標注冊總量已達303.8萬件。我區申請僅8000件,已注冊商標4634件,分別占總量的0.14%和0.16%。從企業擁有的注冊商標數量來看,與相關省區比,我區平均每36戶企業擁有1件注冊商標,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浙江省每2戶企業擁有1件注冊商標;中西部地區的內蒙古自治區平均每26戶企業擁有1件注冊商標,甘肅省平均每29戶企業擁有1件注冊商標。
二是馳名商標數量少,商標價值低,影響力弱。從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數量來看,全國共有中國馳名商標1400件,我區僅擁有5件中國馳名商標,占總數的0.36%。廣東省擁有138件,浙江省擁有125件,內蒙古自治區擁有24件,青海省擁有8件馳名商標。從商標的品牌價值來看,據有關研究機構今年1月發布的《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排行榜顯示,我區只有“圣雪絨”1件商標上榜,排行472位,商標價值5.42億。僅相當500強商標價平均值19.73億元的三分之一。與其同類產品“鄂爾多斯”22.65億元的商標價值比,僅為23.9%。另外,與葡萄酒類的“張裕”45.28億元;白酒類的“金六福”22.6億元;啤酒類的“黃河”6.64億元;餐飲服務類的“小肥羊”16.37億元;飲料類的“娃哈哈”49.18億元、“農夫山泉”7.6億元;乳制品類的 “伊利”49.65億元、“蒙牛”43.27億元等商標價值相比,我區上述各同類產品的商標價值差距較大。其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率和對經濟的帶動效應普遍較弱。
三是企業對商標品牌重視不夠,主體意識不強。我區部分企業對商標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源和重要的無形資產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實施商標戰略的目標不明確,措施不力;有的企業多年沒有自己的產品商標;有些企業不宣傳商標品牌,僅僅把擁有馳著名商標作為企業的一種榮耀而津津樂道,不善于運用商標武器和市場手段整合資源,創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謀求更大的發展。
四是全社會發展品牌經濟的意識不強,氛圍不濃。社會有關方面對商標及其價值知之不多,對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工作措施不落實。商標中介組織發展緩慢,門類不齊全,數量少,專業素質不高,不能全方位開展商標業務服務。
二、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的自覺性
一是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是寧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選擇。商品經濟大體經歷了產品經營型——資本經營型——品牌經營型三個發展階段。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性體現,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發達國家早已進入品牌運營時代。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包括部分中西部地區,也已將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列入當地的重要議事日程,并強力推行之。有的省區已開始步入品牌經濟運營階段。目前,寧夏經濟仍處于資本經營型初級階段。因此,要加快實現自治區黨委提出寧夏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就必須要從實際出發,立足于“小省也要辦大事”的認識思維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實現寧夏跨越式發展。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寧夏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選擇。
二是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是寧夏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大格局背景下,發展地方經濟,把寧夏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參與競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實質是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跨國公司的競爭,實質上是品牌的競爭,是爭奪消費者認可度、消費者購買力和市場份額的競爭。在國際上,不管什么產品,無論是初級農產品還是工業品,都要有商標,沒有商標根本出不了大門。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也表明,產品如果沒有商標,很難在市場上立足。沒有自己的牌子,只能給別人做嫁衣打工。不培育一批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難以在全球、全國經濟占一席之地。當前,以馳名商標為代表的品牌經濟已經成為一種強勢經濟和主導經濟。有研究表明,20%強勢品牌占有80%的市場份額,20%擁有馳名商標的企業為社會提供了80%的經濟貢獻。因此,只有通過實施商標戰略,大力培育和壯大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品牌,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產業,才能拿到寧夏產品通往國內外市場的通行證。這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寧夏經濟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
三是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是寧夏轉變發展方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企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商標是企業產品的牌子,也是消費者識別同類產品的標志;是企業產品品質、管理水平、商業信譽、服務質量的外在表現,也是消費者認知、追崇和使用品牌的程度和產品市場份額的重要載體。馳名商標更是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度、企業美譽度、社會信譽度、綜合競爭力、現實生產力、未來發展力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的一筆巨大的高價值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如果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依法會受到比普通注冊商標更加有力的特殊保護。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有關國際公約和協議的成員國中都會受到保護。能為企業發展創造巨大利益和較強的競爭力。
商標作為一種重要知識產權,是品牌的核心所在,體現了企業不斷發展的創新成果,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主要靠的是創新、研發、技術、管理、質量和企業文化。走的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要素使用效益,提高知識產權效能的發展道路。從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來看,都是依靠成功有效地實施商標戰略,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獲得了持續的發展。我區“寧夏紅”、“香山硒砂瓜”商標戰略的成效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是轉變發展方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寧夏企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
四是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是提升寧夏綜合實力和寧夏形象的內在動力和必然選擇。現階段,商標戰略在地方經濟和區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一個地區或城市來說,馳名商標擁有量的多少,反映了該地區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強弱,是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發展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展示窗口。在市場和資源不斷向品牌優勢集中的趨勢下,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寧夏優勢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把寧夏的資源優勢,特色產業優勢,轉化為品牌經濟優勢,增強發展后勁,促進經濟結構升級,提高寧夏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做大做強寧夏經濟,提升寧夏的綜合實力和寧夏形象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
三、確立思路,進一步明確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的工作目標與任務
商標戰略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促進寧夏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教育、市場等手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鼓勵支持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注冊和使用商標,爭創地區知名商標、寧夏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在全區形成市縣有知名商標,省內有著名商標,國內有馳名商標梯次結構合理、種類齊全的商標體系,努力使我區商標發展數量和質量有新突破。通過商標戰略的實施,以商標品牌建設品牌企業,以品牌企業推動地方特色優勢品牌產業的發展,以品牌產業帶動品牌經濟發展,以品牌經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走出一條品牌產品——品牌產業——品牌經濟——品牌市縣——品牌自治區的發展之路,為我區跨越式發展做出貢獻。
實施商標戰略現階段的目標是:到2012年,力爭全區商標申請注冊數量達到15000件以上,注冊商標總數達到8000件以上;力爭中國馳名商標總數達10件以上,寧夏著名商標達260件以上;力爭培育農產品證明商標、集體商標12件以上,其中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商標5件以上;中國馳名商標、寧夏著名商標生產企業的總產值實現翻一番。
四、創新舉措,進一步推動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各項工作的落實
一是抓發展規劃和政策法規。制定和實施科學的發展規劃與政策法規,是實施商標戰略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自治區人民政府已經批轉下發《自治區工商局關于加快實施商標戰略意見》和《寧夏著名商標培育發展規劃》等文件,提出了全區實施商標戰略目標和發展要求,明確規定了馳名、著名商標各項獎勵政策。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實施。要制定出符合本地本單位特點、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實施規劃。用科學的發展規劃,指導商標戰略的實施和品牌經濟建設。
為了加快發展,自治區人民政府已設立自治區馳名、著名商標政府獎勵專項資金,對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企業,政府一次性獎勵60萬元;榮獲“寧夏著名商標”稱號的企業,政府一次性獎勵5萬元。鼓勵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在產業鏈中發揮引領作用,以其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引導中小企業為其配套生產,推動產業集聚,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同時,進一步完善《寧夏著名商標認定管理保護辦法》等規章,用法規和政策保障商標戰略的實施。
二是抓培育和發展。要從我區商標工作基礎薄弱,相對滯后,大多數經營者,特別是農村經營者不了解法律和規則,不知道申報程序和相關商標知識的實際出發,通過工商部門商標指導員開展“保姆式”的全程商標服務,有針對性的進行分類指導。
一要圍繞現代農業,加快培育和發展農產品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推廣“商標+農戶+合作社(或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各類涉農企業、經濟合作組織和廣大農戶積極注冊和使用農產品商標。重點培育枸杞、清真羊(牛)肉、馬鈴薯、干旱帶硒砂瓜、釀酒葡萄區域性主導產品原產地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爭創著名商標;發展優質麥稻、淡水魚、靈武長紅棗、賀蘭地螺菜、彭陽“灘雞”和南部山區實用菌等一批獲準使用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志的地方特色農產品商標和證明商標。大力扶持寧夏枸杞深加工產業集群、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集群發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馳名商標,提高寧夏特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二要圍繞主導產業、特色產品和企業優勢,重點培育發展馳名、著名商標。重點抓好清真食品、電解鋁、煤炭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制藥等主導產業的馳著名商標創建。重點培育賽馬、QTx、大河、新瑞長城、奔牛、西夏、寧夏紅、塞北雪、夏進牛奶、中寧枸杞、鹽池灘羊、靈武羊絨等優勢品牌的后系列開發,著力爭創和打造“中國馳名商標”集群。
三要圍繞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和發展服務商標。重點抓好商貿、餐飲、物流、會展、旅游、交運、外包服務等行業的服務品牌培育。鼓勵支持會展業、旅游景區、賓館、餐飲業、旅行社等積極注冊服務商標。積極引導大型批發市場、物流企業、商業連鎖企業申請服務商標注冊,爭創知名品牌。
三是抓管理和保護。建立馳名、著名商標數據庫和商標品牌信用評價監管體系,加強馳名、著名商標動態跟蹤管理,做好著名商標的認定和馳名商標的推薦工作。全面推行《商標注冊使用意見書》、《爭創馳著商標建議書》、《商標規范使用提示書》、《商標違規使用警示書》和《商標維權聯系卡》、《馳名著名商標跟蹤服務卡》“四書二卡”制度,積極探索商標品牌保護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力度,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依法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指導企業正確使用商標,加強自我保護,自覺維護商標權益。
四是抓宣傳和教育。要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運用多種形式,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的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廣泛宣傳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知名品牌;廣泛宣傳企業實施商標戰略的成功經驗和效益;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商標專業知識和實施商標戰略的工作成效,努力營造發展品牌經濟的社會氛圍。
要充分發揮各類社會服務組織的中介服務,構筑以宣傳、咨詢、代理、評估、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積極為企業提供多層次、全方位服務。
五、加強領導,進一步推動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是寧夏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一項涉及全局的系統工程。要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形成有利于商標戰略實施和品牌經濟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和發展環境。
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組織領導和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要把實施商標戰略和發展品牌經濟作為推動當地發展的重要抓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商標戰略的實施和品牌經濟的發展。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能,綜合運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教育的手段,做好政策、資金、技術、人才、質量、資源的保障工作,相互配合,支持發展。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實施商標戰略的重要職能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堅持發展、服務、維權、執法“四個統一”的要求,加大培育發展商標的工作力度,為加快實施商標戰略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為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人民政府已經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自治區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工商局)。負責研究制定全區商標發展規劃、扶持政策,指導、協調、督促商標戰略實施工作。各市、縣(區)、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具體負責實施工作。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明確責任,強化落實,推動商標戰略的實施,打造寧夏品牌經濟,實現寧夏跨越式發展。
(作者為自治區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