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黃永忠:借鑒國際經驗推進新型城市化建

2008-9-19 16: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世界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進程看,世界已進入城市化引領工業化的發展階段,隨著資金、資源主要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聚集,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已從工業化轉向城市化。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城市化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推進新型城市化是我省加快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富民強省的客觀需要。但是,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常常會伴生各種經濟和社會問題,如農村發展滯后、城市基礎設施供應短缺等問題。因此,必須認真借鑒國際經驗,努力走出一條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著力提升向心力和輻射力,打造長株潭核心城市群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大都市圈都有一個或多個具有足夠經濟實力和規模、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核心城市,以及由一批中小城市共同組成的城市群。如美國紐約大都市區和日本首都圈都有世界城市紐約、東京為核心城市,并且在其周圍云集了一批中小城市。我省已經啟動長株潭“3+5”城市群建設,在總體上就是要打造1500萬人口規模的長株潭中心城市;并以中心城市周圍100-120公里為半徑,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等城市在內的長株潭都市圈。而城市群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是否具備一個具有足夠輻射帶動力的巨型城市核心增長極。要讓長株潭擔當此任乃至成為全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引領區,當務之急和根本舉措就是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打造長株潭核心城市群。同時,在大力推進“3+5”城市群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轉變封閉狹隘觀念,增強開放合作意識。根據國際經驗,一個成熟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都實現了城市功能的轉變,完成了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換和升級,生產職能減弱,流通、金融、管理、商貿、信息等功能強化,逐漸由工業中心轉變為信息交換、商貿流通、決策管理中心。因此,“3+5”城市群要緊緊圍繞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主動對接、主動服務、主動配套。根據自身基礎和特色,承擔不同的職能,在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共同發揮整體集聚優勢。力爭逐步形成強大的產業體系、先進的創新體系、完善的市場體系、快捷的物流體系和現代交通通訊體系。
  二、扎實推進產業升級與優化,壯大區域中心城市
  高度發達的工業是富民強省的關鍵。以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為特征的傳統工業經濟,給人類帶來了經濟繁榮,卻導致了生態的嚴重破壞。城市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成為必然。發達國家實行循環經濟取得的良好效果可以用于新型城市化建設中產業升級與優化的借鑒。作為循環經濟先行者的美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循環經濟已涉及造紙、煉鐵、塑料、橡膠、家用電器、計算機、辦公和家居用品等產業,成為美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循環經濟中發揮獨特作用的廢棄物回收利用業的年銷售額達到2360億美元,規模已與美國的汽車業相當。要實現全省新型城市化就必須以產業為支撐大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實力,培育區域發展龍頭。因為產業發展才是城市化的根本動力。而區域中心城市主導產業發展缺乏動力,帶動影響作用小,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市場結構及資產結構的調整進展緩慢,從而很難促進城市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因此,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提升產業層次,形成更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和區域中心城市。
  三、切實轉變片面發展觀念,堅持城鄉互促共進
  傳統城市化往往就城市而城市,把發展的視野局限于城市范圍,因而極易強化城鄉二元分割。這是“三農”問題長期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一個重要原因。拉美“過度城市化”相繼出現環境污染、交通擁擠、用地和用水緊張、住宅緊缺以及犯罪率上升等“城市病”的經驗教訓更是值得我們認真吸取。我省最基本的省情就是農業大省,人地關系高度緊張是我省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最大的制約因素。因此,我們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在我省新型城市化建設過程中,不僅要強調提高城市的發展水平,更要強調提高城市對區域的帶動作用;不僅要強調人口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更要強調社會經濟結構由傳統向現代的深度轉型。要努力突破城鄉界限,逐步推進城市周邊農村地區的現代化發展。這樣,既可以避免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又能更好地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還可以培育農村的發展活力,從而有利于城鄉資源的合理開發,有利于城鄉環境的有效保護,有利于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城市化道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