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貨代業危機:中介模式須創新

2008-9-10 15: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張淑芳 柴瑩輝
    銀根收緊的政策之下,資金已成為各個企業發展的命根子。一旦在錢上被扼住喉嚨就成了被革命的對象。
    業內人士透露,貨代(貨運代理)企業近來遭遇了雙重壓力:貨主紛紛延期付款,與貨代企業的賬期達到50天,而船公司卻把貨代公司的付款期縮短為15天。
    在貨主與船公司為了自身的資金周轉爭取更多空間的同時,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貨代公司卻只好在“夾板”中苦苦掙扎,大批企業將被淘汰。
    今年上半年,外部經濟變化很大,對貨代、物流業造成不利影響,貨代、物流行業整體上都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下滑勢頭已經顯現。
    近期,上海召開了一次“出口危機時代貨代企業新營銷力研討會”,吸引了700余家貨代物流企業參加。針對貨代物流企業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生存抉擇,從商務部中國外貿研究員到企業老總們都認為,傳統的單一訂艙的中介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市場需求,貨代物流企業應該盡快轉型,否則只能被淘汰。
    貨代、物流業傳統的單一訂艙服務模式遭到批評,原因主要是貨代訂艙占用資金時間長,資金成本高。這種中介模式在出口危機時代走到了盡頭。
    為了爭搶有限的貨量,企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一些貨代、物流企業為了爭取客戶,不惜壓價、殺價惡性競爭。而同時,在某些大型項目的競標上,卻又往往失利。
    “國內外許多大項目通過招投標挑選優秀的物流企業,競標方除了需要資金、技術實力,還需要具備供應鏈上下游的資源。日本NEC公司最近釋放的一個物流項目,就包含很多的條件要求,以單一訂艙服務為主的貨代、物流公司就無法中標。”中國航運資深專家吳明華指出。單一訂艙服務模式已經難以適應貨代行業的發展需求。
    訂艙貨代受到了更多挑戰,與價格日益透明不無關系。上海寶業外聯發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物流總監楊禮偉稱,為了節省物流成本,減少環節,越來越多的貨主選擇直接和船公司簽訂運輸協議。如果以前這樣的協議占總數的10%,現在則達到20%~30%,且有逐漸增多之勢。
    大的貨主越過貨代公司,直接和船公司“對話”,不僅使貨代公司只能做中小貨主的生意,更使價格日益透明。中間價的減少,直接威脅了許多薄利的小貨代公司和二級代理公司。
    “上海的二級代理公司有2000多家。現在那些‘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貨代公司,面臨艱難的生存困境,改行的有很多。”楊禮偉告訴記者。
    在貨代企業面臨困難的同時,一些船公司也開始自行開展貨代業務。以航運巨頭馬士基為例,其不僅是一個船公司,旗下還有兩家貨代公司,并于去年進行了整合,整合后的新公司在全球55個國家擁有300個網點,將更好的配合馬士基全球業務的開展。
    吳明華認為,貨代、物流企業也應該對業務進行拓展,變“中介模式”為向上下游產業滲透。貨代企業應該積極、大膽地轉型為第三方物流企業,走上物流附加服務的增值臺階,如開展報關、運輸配送。只有這樣,才能增加話語權和抗風險能力。這是傳統貨代企業特別是中小貨代的戰略抉擇。
    據悉,中遠物流、中外運等大企業已經先行一步完成了轉型,提高了企業的運營質量和效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