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食品物流大解密
2008-8-9 3:1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劉培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食品物流體系由三個集合的交集涵蓋而成:奧運物流、食品物流和冷鏈物流,其中奧運物流是對物流時間的限定、食品物流是對物流類別的限定,而冷鏈物流則是實現奧運食品物流安全的核心保障。要保證千萬種各種溫度要求的食品經過生產企業、物流分配、零售業態的交叉組合,最終到達食用者手中的食品的品質應該是安全的。這就要求食品物流在上述各種交叉組合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定限值溫度,同時必須有一套完整的冷鏈系統做保障。因此,奧運會食品物流的核心就是冷鏈物流。
掃描奧運食品物流特點
奧運會的國際性帶來了參與主體的多樣性,參與主體的多樣性導致奧運物流需求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同時,巨大的奧運物流需求集中發生在奧運會主辦城市,給主辦城市的物流系統帶來瞬時的巨量壓力。加上食品物流需要安全性、時效性、多溫帶性、可追溯性的要求使得本次奧運食品物流具有很多新特點:
其一,奧運食品冷鏈物流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奧運會是典型的固定賽事日程的賽會,賽時對食品的需求是非常嚴格的,要求物品按照4R(準確的品種、準確的數量、準確的時間和準確的地點)原則供應,同時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一旦出現食品配送差錯或安全問題,將直接影響賽事的正常進行或對參賽運動員的身體造成危害。并且, 在這種固定賽事日程的情況下,奧運物流系統不可能有第二次機會來彌補過失。這一切都決定了奧運食品冷鏈物流運作必須要有極高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其二,奧運食品冷鏈物流流體需求具有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奧運會是一次綜合性和國際性的體育賽會。據預測,北京奧運會將有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和游客參與。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不同,食品需求是多樣的。根據北京市商務局列出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菜譜,所需食品種類多達28大類,涉及中餐、西餐和清真類食品的原料、調料和飲品,考慮到夏季奧運會在盛夏舉行,絕大多數食品需要冷凍冷藏存儲,結合各種產品的不同品質特性,對存儲環境的要求也是多樣的。同時,由于各國參賽運動員與進行奧運報道的媒體人員的數量及行程到賽前幾個月甚至是幾天才能確定,以及到訪游客情況的不可預見性, 致使各種食品的需求數量、需求時間和需求地點難以確定, 最終導致奧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的不確定性。據賽后統計,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 只有40%的奧運物流需求是確定的。
其三,奧運食品冷鏈物流對流體的可溯源性要求高。奧運食品安全至關重要,一旦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就會危及參賽人員的身體健康, 影響奧運會的正常進行。實現奧運供給食品的可溯源,從供應源到消費地對食品實施全程監控,是確保奧運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現問題,便于及時發現問題源頭,招回問題食品。
全力保障核心冷鏈物流
據北京奧組委預測,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會有超過16000名運動員,20000名注冊媒體人員,7000名贊助商,1800名IOC(國際奧委會)、IFS(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官員匯集北京,還會有超過15萬的工作人員與志愿者和700萬人次的現場觀眾進入北京。人員的空間集中造成了奧運食品需求的時間、空間的集中性和需求量的巨大性,如此龐大的食品需求將會引發龐大的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給主辦城市的食品冷鏈物流系統帶來瞬時的巨量壓力。
從食品的角度來看,冷凍冷藏食品本身具有鮮活性、易腐性等特點,對質量和時效性要求很高,物流流速過慢會延長食品冷凍冷藏時間,導致食品品質下降,不能滿足奧運會對食品的要求。因此,奧運食品冷鏈物流的流速要求很快。2008年奧運會在盛夏召開,高氣溫高濕度的天氣對食品尤其是冷凍冷藏食品的存儲非常不利,這就要求采用 “小批量、多批次”的類似快速消費品的供給模式,要求快速的消費需求響應、倉儲作業、食品運輸配送等,以實現冷凍冷藏食品的快速流轉,保證食品質量。
和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在冷鏈物流、食品物流硬件設備上、技術保障和管理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將是我國奧運物流最大的難點。因此,本次北京奧運食品物流系統的實踐對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既是一個挑戰又是一個機會,將是我國食品冷鏈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循序漸進打好攻堅戰
北京奧運食品物流準備工作正在全面推進,無論是從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到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建設、從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建設到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構建、從奧運食品賽前監控到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從食品安全立法到人員培訓等方面,都有明顯成效。
例如,在2007年的 “好運北京”體育賽事期間,北京市開展了奧運食品安全賽前監控和賽時保障工作,啟動了食品安全工作信息日報告制度和突發食品安全事故零報告制度。這既有效檢驗了奧運食品安全的各項保障措施和機制,又全面鍛煉了參與奧運會食品安全保障的人員隊伍,為2008年奧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為了做好奧運會的食品供應鏈工作,北京建立了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數據中心,下設果蔬、動物產品、預包裝食品和奧運食品安全追溯子系統,對各類食品的安全追溯信息進行歸集、分析、評估、跟蹤、預警。在150個蔬菜、水產品、畜禽產品生產企業應用了IC卡和條形碼追溯技術,記載產品用藥、休藥、交割、運輸、批發、零售等信息,著力強化動物產品追溯子系統建設。通過對養殖基地畜禽產品佩戴耳標、腳標等手段,在屠宰和流通環節應用IC卡、RFID(非接觸式微型無線射頻識別)等技術,實現對畜禽產品養殖、收購、屠宰、分割、運輸、銷售等信息的全程追溯。
北京市將奧運食品備選供應基地、物流配送中心、食品運輸車輛、餐飲服務場所等全部納入監控。運用RFID電子標簽的智能讀寫、加密通信等功能,結合對運輸車輛的GPS定位系統和溫度、濕度自動記錄裝置,實現對奧運食品從生產基地經加工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到奧運村的全過程控制。
通過奧運食品物流的備戰,使政府能夠面對當前物流基礎設施嚴重落后、食品物流管理亟待加強、物流技術亟待提高、集約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服務不能到位、缺少強制性的食品物流標準化體系、交通管制與交通政策的滯后等等這些阻礙冷鏈系統建設的現實問題并積極的加以改善。
(作者單位系北京快行線食品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