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領銜試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2008-8-20 15: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問題:目前東莞大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均由地稅部門征稅,如變更成三資企業,則需將稅收征管關系轉到國稅部門,這樣會增加企業負擔。
省國稅局、地稅局回應:在來料加工企業轉三資企業后,原有的稅收征管關系維持現狀不變。
關鍵詞:所得款出境
問題:在來料加工企業轉三資企業過程中,新成立的三資企業需通過國內購買設備的形式購買原來料加工企業已解除海關監管的設備,來料加工企業如何將所得設備款匯出境外,需要外匯管理部門出臺政策解決。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分局回應:建議東莞企業先自行向外匯管理部門申報,目前東莞已有一家企業成功通過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審批,如果企業比較多,廣東分局將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爭取專門的政策。
關鍵詞:港澳直通車
問題:目前東莞有7000多輛港澳直通車,其中絕大部分屬于來料加工企業,成立新三資企業后如重新申請車牌則需要較長時間,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
省外經貿廳、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回應:將向省政府上報,使東莞的來料加工企業已有的港澳直通車無需由新成立的三資企業重新申請。
關鍵詞:審批權下放
問題:對外商以獨立法人形式設立且不涉及限制類產品的研發中心,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的保稅料件轉內銷,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增加商業分銷經營范圍的項目……這些在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都需省外經貿廳審批。這些使得審批程序復雜,不利于企業就地轉型升級。
省外經貿廳回應:能下放的審批項目,都可以下放或委托東莞市外經貿部門審批,不在省廳權限內的,將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爭取盡快解決。
關鍵詞:大通關
建議:建議省政府支持東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建設,支持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虎門保稅物流(B型)、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加工區的申報和建設;建議省政府同意東莞建立“電子口岸”,允許東莞在“電子口岸”建設方面先行一步,為全省推進加工貿易聯網監管提供經驗。
海關廣東分署、省外經貿廳回應:將積極支持虎門保稅物流(B型)、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加工區的申報和建設;在建立“電子口岸”方面,海關廣東分署和省外經貿廳正在密切協調,將支持東莞在構建全省電子口岸方面先行一步。
關鍵詞:印刷審批
建議:在東莞來料加工企業轉三資企業審批備案過程中,安監、印刷等事項需要省一級部門審批,建議省有關部門委托東莞進行審批。
省新聞出版局回應:變更登記過程中,如果是印刷業企業以前已經通過省新聞出版局審批了的項目,不用再重新審批。
關鍵詞:科技創新扶持
建議:在科技扶持政策上,建議省有關職能部門在各項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省部產學研合作計劃等政策上,能對在莞外商投資企業尤其是港、臺企業開放,同時建議省有關部門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相關扶持政策,向在莞外商投資企業尤其是港、臺企業開放。
省科技廳、省國土資源廳回應:各項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科技政策,對在本地注冊和納稅的內外資企業均一視同仁;對外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時以科研用地名義提出的申請,國土資源部門將給予積極支持。
關鍵詞:金融環境
建議:為優化東莞科技創新金融環境,建議省有關部門允許中小企業把專利知識產權作為反質押擔保融資工具,降低企業貸款成本,建議引導省風投集團等創投機構在莞設立分支機構;建議建設東莞科技發展銀行,引導民間資金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省金融辦、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回應:粵科風投已與東莞有關部門進行多年的密切合作,已在探討設立分支機構的問題;支持建設東莞科技發展銀行,并對有關程序性的問題提出建議。(編輯:鄭彥丹)
東莞面臨16方面亟需解決的問題
“只有推動企業就地轉型才能最終實現產業就近轉移,只有幫助企業就近轉移才能最終幫助企業就地轉型。”江凌以“兩個只有”開頭,向省領導匯報了我市為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所做的主要工作。江凌說,為了幫助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東莞市政府著力構建政策溝通平臺、集中服務平臺、保稅物流平臺和技術提升平臺等四個最重要的平臺。
“能成為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是東莞的榮譽,但在具體試點過程中,東莞也面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江凌提出了東莞在稅收征管、所得款出境和大通關等16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場的省有關領導和中直駐粵有關單位負責人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應。
先行先試為廣東提供經驗
萬慶良表示,希望東莞在推動來料加工企業不停產轉型,推動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企業擴大內銷等八個方面先行先試,為廣東提供經驗。
為保障東莞能順利完成試點任務,省政府將在政策、審批權下放和資金三方面提供支持。明年春,省政府將對東莞市“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試點城市建設情況進行檢查,并將向全省推廣東莞市的試點經驗。
現場語錄
“選定東莞作為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的試點城市,是因為我們東莞有代表性、有積極性、有創造性。這是從全省的加工貿易布局、從珠三角核心功能區的定位、從國內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工作部署中來考慮的。”
——萬慶良
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試點時間:5-10年
三方面主要目標:加工貿易企業經營業務從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轉變;經營方式從OEM(貼牌加工)向ODM(委托設計生產)再到OBM(自由品牌營銷)轉變;經營路徑從加工制造環節向營銷服務環節轉變;實現產品和產業升級,擁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八個方面先行先試:
一是推動來料加工企業不停產轉型;二是推動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企業擴大內銷;三是鼓勵和引導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企業創立品牌;四是推動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企業自主創新;五是建設“電子口岸”;六是建設保稅物流服務平臺;七是在推動“雙轉移”工作中有所作為;八是在招商引資、“騰籠引鳳”工作中有所突破。
支持措施:
●政策支持。
●下放審批權。涉及省一級的審批權限,原則上一律下放給東莞市。涉及國家部門的審批權限,積極爭取。
●適當的資金支持。
現場辦公
關鍵詞:稅收征管
問題:目前東莞大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均由地稅部門征稅,如變更成三資企業,則需將稅收征管關系轉到國稅部門,這樣會增加企業負擔。
省國稅局、地稅局回應:在來料加工企業轉三資企業后,原有的稅收征管關系維持現狀不變。
關鍵詞:所得款出境
問題:在來料加工企業轉三資企業過程中,新成立的三資企業需通過國內購買設備的形式購買原來料加工企業已解除海關監管的設備,來料加工企業如何將所得設備款匯出境外,需要外匯管理部門出臺政策解決。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分局回應:建議東莞企業先自行向外匯管理部門申報,目前東莞已有一家企業成功通過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審批,如果企業比較多,廣東分局將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爭取專門的政策。
關鍵詞:港澳直通車
問題:目前東莞有7000多輛港澳直通車,其中絕大部分屬于來料加工企業,成立新三資企業后如重新申請車牌則需要較長時間,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
省外經貿廳、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回應:將向省政府上報,使東莞的來料加工企業已有的港澳直通車無需由新成立的三資企業重新申請。
關鍵詞:審批權下放
問題:對外商以獨立法人形式設立且不涉及限制類產品的研發中心,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的保稅料件轉內銷,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增加商業分銷經營范圍的項目……這些在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都需省外經貿廳審批。這些使得審批程序復雜,不利于企業就地轉型升級。
省外經貿廳回應:能下放的審批項目,都可以下放或委托東莞市外經貿部門審批,不在省廳權限內的,將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爭取盡快解決。
關鍵詞:大通關
建議:建議省政府支持東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建設,支持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虎門保稅物流(B型)、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加工區的申報和建設;建議省政府同意東莞建立“電子口岸”,允許東莞在“電子口岸”建設方面先行一步,為全省推進加工貿易聯網監管提供經驗。
海關廣東分署、省外經貿廳回應:將積極支持虎門保稅物流(B型)、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加工區的申報和建設;在建立“電子口岸”方面,海關廣東分署和省外經貿廳正在密切協調,將支持東莞在構建全省電子口岸方面先行一步。
關鍵詞:印刷審批
建議:在東莞來料加工企業轉三資企業審批備案過程中,安監、印刷等事項需要省一級部門審批,建議省有關部門委托東莞進行審批。
省新聞出版局回應:變更登記過程中,如果是印刷業企業以前已經通過省新聞出版局審批了的項目,不用再重新審批。
關鍵詞:科技創新扶持
建議:在科技扶持政策上,建議省有關職能部門在各項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省部產學研合作計劃等政策上,能對在莞外商投資企業尤其是港、臺企業開放,同時建議省有關部門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相關扶持政策,向在莞外商投資企業尤其是港、臺企業開放。
省科技廳、省國土資源廳回應:各項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科技政策,對在本地注冊和納稅的內外資企業均一視同仁;對外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時以科研用地名義提出的申請,國土資源部門將給予積極支持。
關鍵詞:金融環境
建議:為優化東莞科技創新金融環境,建議省有關部門允許中小企業把專利知識產權作為反質押擔保融資工具,降低企業貸款成本,建議引導省風投集團等創投機構在莞設立分支機構;建議建設東莞科技發展銀行,引導民間資金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省金融辦、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回應:粵科風投已與東莞有關部門進行多年的密切合作,已在探討設立分支機構的問題;支持建設東莞科技發展銀行,并對有關程序性的問題提出建議。(編輯:鄭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