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投資密集入渝 重慶沖刺長江上游經濟中心
2008-7-16 13: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7月,對于重慶市的招商引資而言,注定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
7月12日,“中國(重慶)民營經濟發展論壇”在渝召開,42家民營企業與重慶市各區縣政府簽署了43個項目,總投資高達527.9億元。而在一周之前的“中國知名國企重慶投資發展研討會”上,數十家國企為重慶帶來了508億元的投資項目。
而此時,重慶7月份的招商引資大幕才剛剛拉開過半,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透露,另外兩個重量級的引資正在一步步逼近之中。
2000億元的投資
7月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帶隊,幾十位央企和知名國企負責人來到重慶,列席“中國知名國企重慶投資發展研討會”。
是次會議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鹽業總公司、中化國際等,分別與重慶市國資委和重慶企業簽下大單,投資金額高達508億元。
僅僅一周之后,陣容豪華的民營企業們又叩響了在重慶投資的大門。
7月12日,廣東碧桂園集團、上海東方希望集團、冀東水泥(000401.SZ)等43家民營企業在重慶落下大單,43個簽約項目涉及26個區縣7大行業,總投資527.9億元,其中最大宗的當屬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開發的釣魚嘴項目,投資金額高達100億元。
重慶市政府一位官員表示,僅僅是民營企業本次簽訂的43個項目,預計在順利投產后每年就可以達到3000億元的銷售額。
本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7月17日,重慶將迎來世界500強、六七十個大集團,屆時將會敲定五六百億的投資項目;7月25日左右,臺灣的電子產業企業們也會蒞臨重慶,與他們一同而來的,還有幾百億的投資項目。
不出意外,7月份將是重慶本年內招商引資的頂峰時期,總計2000億的投資項目將有望落戶重慶。
重慶經濟指標“非常令人愉快”
黃奇帆副市長透露,針對銀根緊縮的情況,重慶市政府出臺多項政策,即擴大擔保公司的業務量、拿出財政資金用來貼息等。
重慶市內的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已達60億元,由于擔保公司資本金相對于擔保的金額可以有10倍的放大,即60個億可以擔保600億元,重慶市已要求市內擔保公司盡可能把擔保能力用足,希望通過此舉能打開銀行的融資大門。
除了用國有資本為中小企業融資進行擔保外,對于有效益、有市場、有回報的產品,重慶市政府還直接拿出1億元財政資金進行貼息,希望此舉能直接降低企業的融資費用,進而帶來三四百億元的市場。
至于重慶市政府直接控股的銀行,則需不留余地對當地企業進行資金支持。重慶市政府已明確要求重慶銀行、三峽銀行、重慶農商行將上半年的貸款指標用完,以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重慶市工業企業執行15%的鼓勵類所得稅稅率、工商企業進行商貿活動過程中享受契稅和營業稅的減半,重慶市江津區甚至自掏腰包建立了100萬噸的電煤儲備基地保證生產要素的供給等,這些都增大了重慶對國內企業的吸引力。
黃奇帆副市長認為,今年上半年重慶市的經濟指標是“非常令人愉快的”,比如說GDP增長15.2%,投資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銷售增長34%,特別是外貿進出口,上半年達到46%的增長率,而財政稅收增長也超過了40%。
五年內投融資規劃
2000億元的投資,只是重慶市龐大招商引資計劃的一部分。
在7月4日召開的“中國知名國企重慶投資發展研討會”上,黃奇帆副市長透露,在今后的5年里,重慶市政府考慮,固定資產投資預計需要達到2.3萬億元左右,其中1萬億元推動工業化、1萬億元推動城市化進程,以城市化、工業化兩個巨輪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另外3000億元是在社會教育、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投資。
而上述2.3億元的投資將來源于5個渠道。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財政性資金投入占10%;二是重慶本土的企業,包括重慶現有的外資企業、內資企業和重慶自身的國有民營企業等今后幾年的投資占25%;三是進一步吸引外資和沿海地區的企業來重慶投資,預計擴大開放后會達到20%;四是銀行貸款,占35%左右;五是來自于股票、債券市場或者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的資金,占10%。
黃奇帆副市長認為,上述2.3萬億元的投資將使重慶的經濟在5年后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據其透露,預計到2012年,重慶市的GDP將達到8000億元到1萬億元左右,工業銷售值達到1.5萬億元左右,銀行金融資產達到1.5萬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在2012年形成6000億元左右的規模,外資的直接投資會從現在的1年20多億美元上升到80多億美元,進出口貿易增長到300億美元。
屆時,重慶長江上游經濟中心、西部增長極的框架與基礎就能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