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警惕“心理預期”政策帶來的風險

2008-7-16 12:3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實習記者 李協商
    最近業內對政府是否調稅的爭論表明在坊間一種“心理預期”政策已經形成。所謂“心理預期”政策是指企業基于自身對市場情況的把握結合對國家宏觀的政策考慮,根據以往的經驗所做出的對未來國家制定具體調控政策的提前判斷。本身這種心理預期只是企業一種單純的市場預判,而這種預判一旦成為心理群體,就會形成一種政策效應,個體的理性就會放棄,代之的是非理性的力量起絕對作用。
    由于出口的不確定,特別是出口宏觀調控政策的不穩定,造成了投資者群體的心理焦慮,焦慮就會產生群體非理性,根據自我的判斷,提前作出與政策相悖的行為,結果這種行為促使國家不得不做出最后的政策出臺,有的時候這種出臺的政策本身并沒有計劃的,只是由于企業的行為刺激而產生。企業本身是想規避政策出臺的,事與愿違,這種擔心造成的行為其實刺激了政策的出臺。
    6月份的出口就是這種心理預期政策的一種體現,部分企業根據3~5月份的出口反彈,提前做出了6月份的出口肯定會突破600萬噸,政府會在600萬噸的臨界點上調稅的判斷,瘋狂出口。然而統計結果顯示6月份的出口額只有522萬噸,不升反降,業內嘩然,不僅這些企業沮喪,而且令各位業內專家也大跌眼鏡,其實這并不是說“心理政策”并沒有顯示威力,造成這種政策扼死胎中的卻是另有其因。
    首先是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的原因造成的,現在國內外的出口價差一般在200~300美元左右,而在巨大的價差下,出口量不升反降,就是由于我國的主要出口對象,東南亞市場的需求萎縮所致,尤其是越南的經濟動蕩給我國的出口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次鋼價的持續高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這些國家對進口鋼材的需求;同時,隨著5·12災后重建工作的展開,國內企業出于社會責任等原因考慮,在銷售的計劃上也會有這方面的傾斜,在客觀上也拉動了國內的需求。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過去的6月份對鋼貿經銷商本來應該是一個銷售狂歡的季節,包括業內眾多專家在內都已經形成了一種7月份即將調稅的“心理預期”政策,而最后的瘋狂卻由于現實的殘酷而扼殺。
    6月份相比較在5月份少一天的情況,出現的小幅下調更應該看成是一種高位震蕩,所以我們更應該警惕此時“心理預期”政策潛伏的風險所帶來的隨時井噴出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