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讓他們合并吧
2008-7-16 12: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特約評論員 李志敏
礦業三大巨頭之二的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BHPBiliton)收購力拓公司(RioTinto)事件近來引起中國各界強烈關注。
從整體上講,這一合并對中國來說是“弊”大于“利”。簡言之,“弊”體現在合并后的企業的集中度更高,掌控價格的能力更強,對中國的談判籌碼更大;“利”主要體現在國企生產效率將提高,短期內鐵礦石供應保障,有可能增強。這不僅能增加中國鋼廠長期協議礦的供應量,還能避免重復投資、提高運營效率、降低資源開發成本等。
進一步說,如果必和必拓成功收購力拓,那么全球的鐵礦石定價權、海運權以及隨之而來的保險等附加權將被新的必和必拓壟斷大半,全球鐵礦石供應的壟斷程度將進一步提升。即世界70%以上海運貿易的鐵礦石將由兩家而不是三家公司掌控。目前,中國鐵礦石對外依賴度超過50%,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三大公司占據了全球鐵礦石海運量的72%。可以預見,他們將打“海運費”牌、提現貨價與期貨價的“補償要求”,提出比照巴西鐵礦石到岸價為基準與中國廠商談判,鐵礦石再次提價在所難免。鐵礦石是鋼的重要原料,約占鋼成本的30%~40%,近年來,國際廠商針對鐵礦石提價的持續不斷,我國鋼鐵企業的運行壓力逐年加重。
但是,中國鋼企也沒有必要對于“兩拓”合并高度緊張,神經過敏,反應過于強烈。其一,合并不會帶來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揚,對今后礦價影響有限。本次寶鋼先后與兩拓公司談判結果的一致性,就可以說明。近幾年來,中國進行了大規模建設,因鋼材需求量大導致了鐵礦石需求量高度旺盛,中國鋼企不得不大量進口鐵礦石。但是,必須看到,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緊縮政策的實施,中國大量需求鐵礦石的趨勢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第二,在鐵礦石利用方面,通過多年來的發展,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的鋼材出口量也正在回落。海關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鋼材出口環比下滑6%,同比下降18%,業內人士大呼意外,在鋼材國內外價差逐漸加大以及關稅上調的預期下,曾經高溫難降的鋼材出口卻陡然下滑,使得全球鋼材市場需求逐步減弱的擔心開始興起。這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效果。其次,澳礦漲幅對成本影響有限,構成目前我國鋼鐵企業高成本因素中鐵礦石僅是之一。在我國鐵礦石市場中,澳洲鐵礦石國際協議價格上漲后仍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在短期內對國內市場價格不會造成太強烈的沖擊。我們不可忽視奧運因素,奧運可謂是多數鐵礦貿易商和國內礦廠期待的良機。由于奧運期間的安全和環保要求,7月份開始北方礦山炸藥停止發放或限發,部分進口貿易商前期增加進口量,國內礦山也備貨等待漲價時機,因此目前國內鐵礦石市場的供應也較為充足。這多少表明在現階段,國內鐵礦石和鋼材的供求出現了一些“趨向平衡”的跡象。
第三,積極應對,才是上策。作為資源性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在最真切地感受到無奈的同時,只能發出“欲罷不能”的聲音。與其過分關注兩拓合并走向,不如做好我們應該做的工作。僅僅寄希望于靠鐵礦石降價來拯救中國鋼鐵市場頹勢是不現實的。
一、我國應打造鐵礦石供應鏈 “利益共同體”,現在亟須探討建設鐵礦石供應鏈的模式,中國鋼廠應抓住時機建設長期、穩定、安全的鐵礦石供應鏈。羅冰生認為,中國應加大對海外資源掌握,同時應與大型礦山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關系,建立鋼鐵工業鐵礦石儲備機制。目前,為擺脫內外夾擊,國內重點鋼鐵企業在與國內外知名航運企業簽訂了長期運輸合同的同時,更是積極與國內遠洋運輸企業尋求合作,力圖通過聯合的力量掌握世界海運話語權,以此來保障鐵礦石進口權益不被國外壟斷巨頭所左右。據悉,目前國內鋼鐵企業正在海外推進的鐵礦石開發項目已有十多個,遍及澳大利亞、巴西、東南亞等地。如寶鋼正在積極和FMG等鐵礦石供應商合作,由中國數家大型鋼鐵公司以及中國主權財富基金組成的財團正參與CSN旗下鐵礦石子公司股權的首輪競購。唐鋼集團又與澳大利亞FMG公司簽訂了有關鐵礦石的長期購銷協議。還有先前的中鋁聯手美鋁拿下力拓12%股份等等。與此同時,中印雙方磋商簽訂長期協議,國內開展了新一輪鐵礦勘察,實現找礦突破,是提高國內鐵礦資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承受內外夾擊,鋼企組合拳 “強身護體”。業內人士指出,從中國鋼鐵業現狀來看,內憂要大于外患。只有國內鋼鐵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才能真正理順鋼企與鐵礦供應商的關系。從“寶鋼-力拓”價出臺后總的市場情況來看,基本沒有出現現貨礦價和鋼價的“沖高”現象。國內現貨礦價基本處于盤整狀態,成交也較為平穩。目前,在煤電油焦價格大幅上漲、鐵礦價格暴漲和內陸運輸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以低附加值為主的中小型鋼鐵企業因利潤蒸發,逐漸會停止生產,加之由于奧運因素,河北等地鋼廠限產停產,在“高通脹、低增長“的擔憂下,鋼鐵產業的下游,如房地產、機械、汽車等行業普遍出現了增速放緩趨勢,紛紛采取某些手段抵制鋼價上漲,致使中國鋼鐵工業在未來兩年的產量增速會減慢。那么對鐵礦石市場的需求就會相應減少。國內當前正處在宏觀經濟決策的敏感期,從諸多跡象來看,宏觀政策由“緊”變“松”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奧運期間焦炭價格的上漲空間將大于鐵礦石,導致目前鋼材價格漲跌互見,總體也是處于小幅盤整通道。因此,促進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是增強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節約社會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的戰略舉措。近期國內鋼鐵業聯合重組掀起熱潮,提高產業集中度。這些舉措都有利于打破中國鋼廠在礦價談判中的被動局面。
中國雖強力抵制兩拓合并,但反對恐無回天之力。一言以蔽之,中國鋼企不必過度恐慌“兩拓”合一,走自己的路,無懼他們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