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的估計與最好的準備
2008-7-16 12: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特約評論員朱增
“若事物有可能朝壞的方向發展,那么多半它就會發生。”墨非定律似乎又要再度上演了:7月3日,澳礦巨頭必和必拓對力拓的收購提議得到了美國反壟斷監察機構的部分通過。常言道:萬事開頭難。于兩拓合并而言,這似乎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手中無糧,心中發慌”,對于鐵礦石對外依賴度超過50%的中國而言,兩拓合并后對于世界鐵礦石海運量的38%的控制以及伴隨而來的話語霸權將不啻于一場噩夢。
盡管美國對兩拓合并的放行并不意味著兩拓合并在歐盟、中國、日本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審查就會一路酣暢。恰恰相反,歐盟一向對維護本區域經濟安全、保護區域內企業不遺余力,而中日韓等國作為鐵礦石的主要消費者出于天然的利益考慮,對這宗合并更是 “一百個不愿意”,這也就注定了兩拓的合并之路阻力重重。但現實卻顯然沒有這么樂觀,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上,中日韓何嘗不處于需方的優先地位?但2004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年年攀升,累計漲幅高達165%。雖然,力拓高層表達過獨立發展的意愿,但這在二拓合并后,企業將成為全球性自然資源巨頭、礦山遍布全球六大洲、全球鐵礦石產量 “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預期以及預期下巨大的經濟利益誘因,這番表態更像是一顆煙霧彈。只要估值合適,必和必拓“痛下殺手”,擁有金融財團支持的兩拓合并極有可能進展神速并出人意料。或許正因如此,中國鋼鐵界的阻擊才會被稱之為 “無謂而必需的抵抗”。
遑論必和必拓對力拓的收購提議最終結果如何,中國鋼鐵對于兩拓合二為一所采取行動與嘗試都是值得肯定的。在面對上游資源整合急劇加速、自身話語權有可能進一步弱化,受制于人格局遲遲不能化解,甚至有可能威脅國家資源戰略安全的情勢下,鋼鐵界的反應合情合理合利,這也符合 “必需的抵抗”的個中含義。暫且不論這些抵抗是否無謂,但中國鋼鐵界應該以更積極的姿態與行動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困局。正所謂:未雨綢繆。應把困難估計足一些,問題估計多一些,杜絕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以 “開源節流”為核心,多渠道增加鐵礦石供應、減少不必要的鐵礦石消耗。開源方面,可以加強鋼企資源鏈建設,在國內投資鐵礦石,加大開采;與具有礦產開發背景的國際企業合作,利用有利時機投身國際礦產開發;利用政策、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到南非等鐵礦石資源豐富的地域投資興業……節流方面,國家應加大落后產能的淘汰,減少鐵礦石進口需求的絕對數;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鐵礦石利用率;加大廢鋼等的利用,以替代部分鐵礦石需求等。諸如種種,不一而足。
應當注意的是,在兩拓合并尚未塵埃落定,中國鋼鐵界決不能 “坐以待斃”,在抵抗形式上,決不能 “一個人在戰斗”,要合理利用游戲規則,聯合韓國、日本等亞洲鋼鐵力量抵抗兩拓合并。即便兩拓合并不可以逆轉,也要爭取兩拓基于需求壓力下的最大讓步。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