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海清:發展綠色鋼鐵共建美好家園
2008-6-5 16:3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徐剛周天雄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蒲海清作了主旨演講。
蒲海清在演講時說,必須高度重視、妥善解決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問題。根據英國MEPS咨詢公司預測,今年全球粗鋼產量將達到14.2億噸,比上年增長5.6%。我國粗鋼產量預計將達到5.3億噸左右,增長8%。有專家認為,盡管今后經濟增長對鋼鐵消費的需求強度(即單位GDP耗鋼量)將逐年走低,但全球鋼鐵需求總量在較長的時間內仍將維持增長趨勢,從而出現了人類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增長與不可再生的能源、資源短缺的矛盾;鋼鐵產品需求增長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矛盾;資源短缺、環境惡化與社會生產、流通與使用中浪費的矛盾。這些矛盾已引起世界各國從領導人到普通公民的極大關注。有經濟學家認為,產品的價格將轉變為由資源的短缺程度所決定。
蒲海清分析,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截止到2007年,鋼材蓄積量還僅為美國的51.6%,日本的87.4%,人均369公斤的粗鋼產量比德國人均591公斤,日本人均940公斤,韓國人均1058公斤,俄羅斯人均508公斤的水平都低,但總量不小,對資源,能源的需求仍很大。我國鋼鐵工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大,但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
蒲海清指出,我們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缺乏的發展中國家,雖然粗鋼產量已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但需求仍在增加。一方面,要高價進口相當數量的礦產資源,能源,另一面,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又浪費較大,一些經濟技術指標相對落后,比世界發達國家的鋼鐵工業尚有很大差距。如,高爐平均容積約為600立方米,大于100公稱噸位的轉爐煉鋼能力只占全國轉爐煉鋼生產能力的30%,干熄焦比例只有30%,高爐、轉爐、焦爐煤氣的回收工作仍需加強,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的任務還相當艱巨。我國生產的建筑鋼材中三級以上螺紋鋼還不到一半,熱軋硅鋼片還在使用,優質高性能鋼比重還不高。產業集中度低,投資分散,重復建設,布局不合理,物流費用高,營運效率低等問題還十分突出。
蒲海清強調,這三個矛盾,既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有利空間。當我們認真對鋼鐵行業若干重大戰略性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時,會充分認識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綠色鋼鐵”的路子,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并通過自身努力,把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