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yè)巨頭合并給中國鋼企敲響警鐘
2008-6-5 16:33:00 來源:現(xiàn)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球礦業(yè)巨頭必和必拓公司5月30日正式向歐盟委員會遞交申請,希望其收購另一家礦業(yè)巨頭力拓公司的交易能夠通過歐盟的反壟斷審查。歐盟委員會當天公布的并購案件清單顯示,必和必拓與力拓之間的并購交易進入了審查階段。負責歐盟反壟斷事務的歐盟委員會預計將在今年7月4日前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這已是必和必拓第二次申請,要求收購力拓。2007年11月,必和必拓提出以1400億美元收購力拓,但力拓回絕了這一提議。當時有報道說,必和必拓有可能提高價碼,再做努力。因此,事隔半年后,必和必拓再次提出申請,也在人們預料之中。分析人士指出,兩拓合并日益逼近,甚至有可能會演變成國際鋼鐵企業(yè)的一場全面危機,也給正在擺脫日益攀升的礦價的中國鋼企敲響了警鐘。
可以想象,一旦兩拓合并,將誕生一家全球性自然資源巨頭,其礦山遍布全球六大洲,將占全球鐵礦石產量逾三分之一。再加上巴西的淡水河谷,這三大巨頭將占全球鐵礦石產量近四分之三。兩拓合并后,它們在礦產品市場上的話語權會增強,對國際礦產品市場會產生巨大影響。這對其他公司絕不是好事,包括中國的鋼鐵企業(yè)在內。
一般說來,中國鋼企以及亞洲其它國家的鋼企才是真正地不希望看到兩拓合并,其原因是擔心其合并后可能帶來的國際鐵礦石貿易壟斷。目前,亞洲的鋼鐵企業(yè)主要依靠兩拓的鐵礦石供應,其中,中國約40%依靠兩拓,日、韓兩國將近60%的鐵礦石來自兩拓。據了解,由于可以預見的兩拓合并帶來的壟斷地位,中鋼協(xié)也頻頻表示反對兩拓合并。并多次鼓勵中國鋼企并購力拓公司,試圖阻止必和必拓對力拓的收購。
眾所周知,幾十年來,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的淡水河谷三大礦業(yè)公司通過一系列合并,成長為全球性鐵礦石供應巨頭。實際上,這些公司和英國的英美資源集團控制著世界上很多大型礦山,尤其是在澳大利亞、智利和加拿大。西方資本還為勘探項目提供大部分資金,以便在今后提高供應量。由于近年來幾大巨頭加速對國際礦業(yè)的壟斷,這種趨勢大大增強了他們的獲利潛力,但同時也使資源消費大國的經濟前景復雜化,對中國來說尤其如此。
過去,中國的鐵礦石基本能夠滿足內需,對于國際鐵礦石市場關注較少,特別是對國際鐵礦石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或并購感受較小。但是,隨著國內鐵礦石需求大增,國內鋼企才把目光轉向國際市場。由于中國鋼企對鐵礦石的強烈需求導致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幅度遠高于鋼鐵產品,而國際市場上鐵礦石巨頭的高度壟斷,大大壓縮了鋼鐵生產企業(yè)的利潤空間。
然而,國內一些專家認為,兩拓之間這項收購,也讓中國鋼企有機會參與并購。首鋼發(fā)展研究院院長戴國慶表示,如果兩者合并后壟斷了世界過多的鐵礦石資產,將需要被迫出售部分資產,而這將給中國企業(yè)提供購買的機會,以此進入國際鐵礦石市場領域。的確,今年2月,中鋁公司就曾聯(lián)手美鋁公司砸下140多億美元,收購了力拓12%股份。
不過,根據有關專家對國際礦業(yè)多年發(fā)展狀況的觀察,中鋁與美鋁聯(lián)手收購力拓12%股份,對于兩拓合并的牽制作用十分有限。事實證明,盡管鐵礦石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國際資本永遠都在圍繞一個主題——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對于中國這個鐵礦石消費大國來說,正是國際礦業(yè)巨頭獲取最大利益的工具。
據有關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6年,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上漲164%,鐵礦石供貨商平均利潤為57.9%,而鋼鐵產品價格上漲產品只有60%,鋼鐵行業(yè)平均利潤也只有17.8%。近年來,由于中國鋼鐵出口量猛增,折射出對鐵礦石的新增需求在國際市場上短時期內釋放得過于強烈。因而國際投資銀行在一份預測中說,至2010年我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將達到4.57億噸,比2005年增長77.13%。
有分析認為,對于兩拓合并,即便外界反對聲再大也不能真正影響到合并,因為兩者之間合并的實質是股權制的。然而,如果兩拓實現(xiàn)合并,將給中國鋼企帶來嚴峻挑戰(zhàn),主要是中國鋼企今后與礦業(yè)巨頭的鐵礦石談判的難度加大了,因為過去我們面對多個談判對手,回旋余地更大,而現(xiàn)在變成面對一至兩個談判對手,可以用來砍價的手段將會越來越少。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許會促使中國鋼企更積極地收購海外礦產以提高自給度,并加速推進國內市場鋼鐵產業(yè)的整合以更快地改善自身的議價地位。(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