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堵”市變“通”市
2008-6-27 13:3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魏然
北京作為首都,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奧運等大型國際會展活動的舉辦,城市化和機動化同時步入高速發展期。
作為一個北京市民,面對快速增長的人口,面對擁堵不堪的交通環境,我們抱怨過。交通問題要何時才能解決?不過,讓人欣慰的是早年北京就頒布了 《北京交通發展綱要 (2004~2020)》,給出一個好的答復。
隨著綱要的實施,如今的每一天,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北京交通日新月異的變化,其中感受最為深刻的就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逐漸發達。由于政府對交通設施的投入不斷加大,不管是公交車還是新地鐵,我們都能驚喜的發現,車次變多了,線路優化了,乘客的乘坐感受更舒適了。
曾有調查表明,乘坐公交車出行的人均出行道路占有量是最低的,其次是軌道交通。與此相對應,我們能看到北京市近些年來一直把興建軌道交通,發展公交客運作為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首選,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非常符合北京——這樣一個城市化與道路發展水平不同步的城市。
由于軌道交通可以將一定量的交通量轉移到地下,有效減少了地面上的交通量,減小了城市路面上的交通壓力,也不會抑制我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可謂是一舉兩得;同時公共交通費用的調整,降低了居民的出行成本,從而更加因勢利導的減少了私家車出行的數量,一來可以緩解早晚高峰路面的交通壓力;二來也可以對減少大氣污染起到積極推進的作用。
北京這個曾經交通擁擠的 “堵”市,正在變成四通八達的 “通”市。
當然,這樣的規劃改造也會帶來一些弊端。比如,隨著公交線路的優化改造,給部分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新建的快速公交線路、地鐵某些時段客流密度過大,乘坐秩序混亂……不過,我相信,這些情況都是一時的,隨著北京市交通規劃建設不斷的完善改進,北京市交通體系的總體情況是在不斷的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