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ERP應用過程常見問題及解決建議

2008-6-20 11: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降低企業的管理和生產成本,使企業在經營中獲得最大的收益,是企業應用計算機系統的愿望和目標。 

  無奈的是,近幾年從國外引進的ERP系統,其實施和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據有關部門在這方面的統計數字表明:實施后的ERP系統,可用率只在20%左右,成功率則更低。而這些可用的用戶也只是使用ERP的一小部分功能,大部分的功能被閑置,ERP的整體功能無法體現出來。 

  為什么國外的企業應用ERP能夠獲得成功,而在國內的應用卻不理想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國內企業面臨的困惑之一,也是ERP軟件開發商遇到的棘手問題。 

  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造成國內ERP應用現狀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呢?針對國內企業應用ERP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以下觀點: 

  管理模式差異導致水土不服 

  ERP設計的背景源于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與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的管理模式反差太大,對于企業來說,應用ERP,對于現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改變是一個突變的過程,國內企業難于適應和銜接。 

  這實際上是ERP軟件設計的管理思想和企業的現有管理模式發生了碰撞,這些ERP軟件產品的管理思想大多出自經濟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國內企業大多數處于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轉變的轉型期,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牽涉的不僅僅是企業的內部,往往還包括一些外部社會上上下下各部門、各行業和行業間的復雜關系。 

  而ERP軟件中規定的流程對國內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是一個突變的過程,互相不能適應,從而導致了可用率低、或者應用效率低的問題。 

  利益不平衡導致消極使用 

  ERP系統對企業的應用目的是使企業效益最大化,為此,建立規范化的全面預算管理和過程控制機制是實現ERP管理的核心內容,而這些機制的建立又不可避免的要弱化各部門間的界限和部門領導的主觀意識,取而代之的是強化信息流控制和規范化管理。 

  管理流程的規范化將不可避免地沖擊到現有的企業權利體系和利益關系。另外,部門和機構的調整將打破原有利益的平衡關系,從而導致部分人的排斥心理和消極作用。 

  固化流程不適應變化需要 

  在ERP軟件產品中,有些具體業務運行機制中還固化了大量的標準流程,這些流程是在西方多年的管理體制下形成的,而國內企業處于傳統企業管理模式向先進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過程之中,一些非預算性的、非過程控制性的規章制度和辦事流程無法在這些ERP軟件中得到體現。 

  漢化過程導致理解偏差 

  從國外購進的ERP軟件大多數都是經過漢化處理的,在翻譯過程中,一些專業詞匯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涵義上的模糊和不確切,從而給企業的應用帶來一些不當的理解和使用。 

  文化背景對操作方式的影響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界面設計和操作方式上風格也不同,導致國內企業用戶對國外產品的使用不習慣。 
對ERP設計和實施上的建議 

  那么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呢?用行政命令的辦法當然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走向形式化,最終浪費時間和資金,無法實現企業的最終目的。這也正是導致目前尷尬局面的原因之一。針對國內ERP的應用現狀,軟件開發商在ERP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些什么呢? 

  傳統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ERP軟件中先進的管理思想,ERP軟件也無法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發揮應有的作用。那么,是否可以用ERP先進的管理思想牽引企業從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中走出來,去逐漸的適應先進的管理思想呢? 

  突出動態的、面向對象可視化的、可修改的工作流作業方式是良好的解決途徑。 

  針對國內企業正處于從傳統管理模式向著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轉變的轉型期的特點,管理模式是個不斷變革、改進、和適應的過程,極具易變性;軟件應從系統結構上實現用戶對所有管理模式的自定義功能。 

  無論在實施階段還是在使用階段,用戶都可以通過面向對象的、可視化的方式、對管理模式、業務流程、控制方式、控制強度等進行設置和修改,生成任意復雜的管理和控制流程。 

  業務流程的動態優化重組逐漸形成、不斷完善。由于工作流是可以動態修改的,在運行初期,對企業現有的業務模型改動可大可小,容易在用戶和ERP之間找到平衡點,從而獲得用戶的認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通過對工作流的不斷改進,實現企業與ERP管理思想之間的磨合,完善企業的管理模式,最終實現企業資源的全面整合和有效利用。 

  工作流的修改是可視化的。修改工作應簡單而方便,但要有權限限制,以防止意外的修改發生。工作流的流程重組是用戶管理中變革的需要,而不是軟件實施時一錘定音所能決定的。 

  這樣,通過ERP軟件在企業的應用,模式的轉變不是強制性的突變,而是漸進變化和適應的過程。從而通過應用具有先進管理思想的ERP軟件系統,牽引企業不斷改進、走出傳統的管理模式,使企業逐漸適應ERP的管理思想,完善先進的管理模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