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關稅政策“良藥”能否兼顧“適口”

2008-6-17 10:4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王萍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5月份我國出口鋼材556萬噸,較4月份增加78萬噸,出口環比繼續上升,這已是連續第三個月環比回升。自2007年以來,中國鋼材出口在創下歷史新高后一路向下,目前出口量又開始有所增長,此前傳出國家將要對出口關稅進行調整的傳言,我們暫且不論此消息的可靠與否,從當前情況來看,適當地對出口關稅進行調整將整體有益于鋼市的良性發展,可謂是一劑“良藥”。
    自2004年以來,我國對鋼材出口關稅進行了多次的調整,并起到了顯著的效果,一方面中國鋼鐵出口持續下降,但另一方面國際市場對鋼材的需求則顯得更加旺盛。受需求的拉動,國際鋼材價格仍繼續攀高,進一步拉大了國內外市場的價差,這也勢必刺激中國鋼鐵產品出口的反彈,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業界傳出了國家將對鋼材產品出口關稅進行調整的消息。中國鋼鐵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曾在一次論壇上預測,2008年我國粗鋼全年出口將達5250萬噸。如此大的出口量,勢必影響國內災區建設,這就要求國家財稅部門,要以提高關稅的財稅手段,來遏制出口,以滿足國內災區的需求和供應。
    在此時,關稅調整政策的適時出臺確實似一劑“良藥”,因為在當前鋼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國內外市場價差的高度誘惑必將刺激鋼材產品的大量出口,而此舉無疑會使本已略顯不足的建筑鋼材價格隨行就市,也將誘使一些哄抬鋼材價格、尤其是建筑鋼材價格的囤積投機行為的發生,此外,高企不下的鋼價已經令下游企業苦不堪言,如果關稅調整政策適時出臺,對建筑鋼材資源必定造成一定的回流,那么價格將降低,對無力轉嫁成本的下游企業來說也算是救命之策。
    俗話說“良藥苦口”,關稅的調整確實實現了對“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有效限制,我們從2004年以來的關稅調整政策上可以看出,國家對板材、線棒、鐵合金、生鐵、鋼坯、盤條等低附加值產品的關稅調整幅度較大,表明了國家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的決心,而國家關于出口產品政策的調整也確實讓中低檔鋼鐵產品的出口成本高到逐漸不被國際市場所接受,使中國出口鋼鐵產品總量有較大幅度下降;同時也鼓勵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近兩年來,國家發改委沒有批準任何鋼廠的新建項目上馬,并一再要求大型鋼廠將生產重心轉移到高附加值產品上,淘汰大量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線。出口政策一方面成為治愈了然是國家治愈產業集中度“大病”的“良藥”,但也造成了部分的“不適反應”,比如由此而導致的鋼企“偏食癥”就在此次大災中得以暴露:四川地震災害重建中需要大量的彩涂板做臨時過渡房使用,而彩涂板的生產線一度被大型鋼廠所廢棄,在此次大災后,大型鋼廠只能臨時調整產能結構集中保證災區供應。因為按照發改委的產業規劃,大鋼廠把產能都集中在了高附加值的產品上,誰都不去生產低附加值的產品。
    調整出口關稅作為治愈鋼鐵產業集中度低等問題的良藥,卻在大災“臨床”中遭遇了“腸道不適”,暴露出鋼鐵業“偏食”弊病,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適當地修改藥方,以便做到“良藥適口”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