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優勢互補打造世界新經濟增長極

2008-6-15 10: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張學會 趙北辰 文/本報記者 王方遒張秀巍 穆巍 攝/本報記者 王東 
  東北亞,一個悠遠而年輕的名字。
  當歷史的時針定格在21世紀之初,這片曾經沉寂空曠的土地上,一場區域合作發展的經濟新浪潮撲面而來。在昨天舉行的首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內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語鋒交錯間、觀點碰撞中,東北亞國家務實合作、互惠共贏、問鼎世界經濟巔峰的脈絡逐漸顯現,東北亞經濟圈形成過程中的新合作勢頭也愈發清晰。
  區域合作大勢所趨
  地緣相近,文脈相通。自然條件無疑是東北亞國家走向區域合作的基石,與會者也一致認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潮流和全球多元化的大趨勢,是東北亞國家務實合作的源動力。
  誕生自上世紀50年代初的一體化理念雖是經濟學界的后來者,但它適應市場需求并促使利益最大化的神奇魅力,使經濟一體化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尤其是當今能源、環境等問題突顯,更多的國家已深諳僅以一國之力難以應對這些挑戰,能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以區域經濟合作為代表的經濟一體化模式,就成了他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選。目前,全球已建立上百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其貿易額占世界貿易額的60%,許多區域經濟體也由此在全球經濟版圖上割據一方圖興霸業。
  數據表明,目前歐盟GDP已占世界GDP比重的20%多,北美自由貿易區GDP占世界GDP比重的30%左右,經濟實力原本并不強大的東盟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已達2%左右,不久前宣布成立的南美國家共同體市場規模達到兩萬億美元。
  東北亞有望成世界經濟火車頭
  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全球已成不可逆轉之勢。這使得GDP總和占世界的五分之一,進出口總額分別占全球20%和16%的東北亞地區國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已意識到,目前各自為戰的經濟發展模式已難與區域經濟共同體相抗衡,攜手合作發展才能使本國乃至東北亞在世界經濟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在這片分布著中國、俄羅斯、日本、朝鮮、韓國、蒙古6個國家的次地理圈內,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存,能源大國、科技強國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并立,如此多樣性的國家結構決定了區域內經濟極強的互補性。隨著區域內政治上趨于緩和,雙邊合作、多邊合作趨于活躍,特別是在全球石油價格高啟、有限資源越來越少的狀況下,擁有豐富的糧食、食品、能源等資源的東北亞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
  美國蘭德公司最近的一篇研究報告稱:在未來10至20年內,東北亞區域極有可能成長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聯合國最新預測:2008年,東北亞有望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如此大背景下,這一地區的區域合作愈發引人注目。東北亞成為世界新經濟增長極步伐日益加快。
  區域合作務實步伐加快
  升級雙邊、多邊合作,調整經濟結構,出臺政策、規劃。與會專家學者指出,隨著共同點的增加和利益指向的趨于一致,東北亞國家區域合作的步伐更加務實。
  不久前圓滿結束“暖春之旅”的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攜手推動東北亞和平機制和亞洲區域合作,共同致力于亞洲振興”的宏偉構想。日韓重開雙方經濟合作協定談判。日俄締結共同行動計劃。韓國政府提出了“東北亞合作倡議”。與此同時,中國的東北振興蒸蒸日上,圖們江開發如火如荼;俄羅斯決定截至2013年投資約合1.737億美元開發遠東后貝加爾地區;蒙古政府將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列為《政府行動綱領》的主要內容。
  藍圖初就,前景如畫。為了本地區美好的明天,各國正在不懈地努力著,首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正是其中重要一環。從昨天開始的兩天時間內,來自東北亞國家的官員和專家學者匯聚冰城暢所欲言,以本國的計劃為中心,探討多國之間合作形式;設定宏觀的合作主題,研究黑龍江、哈爾濱在區域合作中的作用等。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探尋區域共贏之路的智慧碰撞將對東北亞區域合作產生深遠影響,并駐留史冊。
  新聞鏈接
  龍江建六大基地促進區域合作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曲偉提出,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黑龍江省應發揮六大基地作用,成為東北亞各國投資合作的重點領域,促進區域合作。
  ———發揮東北亞裝備制造基地作用,打造“黑龍江制造”、“黑龍江創造”品牌形象。
  ———發揮東北亞石油化工基地作用,打造一流石油化工、煤炭化工企業形象。
  ———發揮東北亞綠色食品基地作用,打造東北亞的“米袋子”、“菜籃子”形象。
  ———發揮東北亞商品集散基地作用,打造良好的物流平臺、貿易通道形象。
  ———發揮東北亞勞務輸出基地作用,打造品牌勞務輸出、規模勞務輸出形象。
  ———發揮東北亞旅游觀光基地作用,打造東北亞地區的休閑度假勝地形象。
  上述六個方面,是黑龍江省未來發展的主要優勢,也是黑龍江省尚待進一步開發的“金山”,東北亞各國特別是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具有資本技術實力的企業,如果投資黑龍江省的“六大基地”,利用黑龍江省的“六大基地”,相信一定會取得豐厚的回報。
  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重點
  ●海洋工業綜合體:捕魚業和海產品加工業;海洋運輸、船舶制造和維修;研究設計和制造專門的機器人和儀器。
  ●森工綜合體:木材深加工,森林中非木材資源深加工,劣等木材深加工,森林資源再生產。
  ●采礦綜合體:包括開采、加工有色金屬和多金屬礦石,開采黃金、白銀和金剛石。
  ●發展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天然氣運輸,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
  ●發展能源業,尤其是發展水電站和核電站。
  ●發展對外交流基礎設施,建立跨國機構并完善其功能、跨邊境交通運輸通道和石油天然氣運輸網絡等。
  資源能源成為焦點通道穩定眾望所歸
  【閱讀提示】世界經濟界流傳這樣一種說法:21世紀是能源的世紀。本次論壇上,專家學者們對能源的密切關注為這一說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注腳,同時也折射了能源乃至資源合作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的焦點地位。
  A.Г.布雷(遠東和外貝加爾跨地區經濟協作聯合會副主席):俄羅斯東部處在大轉變的前夕。現在,俄羅斯將遠東、將東北亞作為經濟發展重點的戰略轉向正在實施中。特別是在能源方面,俄遠東地區的出口量較大。2001年一2007年,該地區出口的約50%是燃料動力綜合體產品、貴重金屬和寶石。預計2025年前,俄方與東北亞國家貿易額將增至1000億美元。石油開采量預計增長4倍,達到1億噸;天然氣增長11倍,達到1050億立方米。
  楊平燮(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黑龍江地下資源豐富,石油儲量全國第一、天然氣第八、煤炭儲量位列第九。黑龍江東部地區由于毗鄰俄羅斯,處于東西伯利亞原油向中國輸出的輸送通道,在能源方面會有越來越重大的影響。從地緣上,黑龍江是朝鮮半島、中國和俄羅斯資源合作的中心。韓國應該參加東亞地區的資源合作,不斷努力確保俄羅斯和黑龍江地區的資源通道穩定,以保障來自這些地區資源的有效供應。
  卡拉什尼科夫В.Д(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哈巴羅夫斯克經濟研究所室主任):俄聯邦一直都是國際市場上最大的能源供應國。長期以來,在俄羅斯燃料出口結構中歐洲國家占主導地位,但現在俄羅斯正希望改變這一狀況,實現燃料和能源出口市場多元化。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是其亞太地區的可靠伙伴。
  策登丹巴·巴特巴亞爾(蒙古國發展研究中心主席):蒙古擁有部分資源優勢,目前已在東方省的塔木察格盆地發現了豐富的石油資源。銅是蒙古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除了額爾登特礦,蒙古已發現了好幾處新礦藏,需要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其中查干蘇布爾加銅礦商業性礦產儲量估計達2.2-2.4億噸。中國目前是蒙古銅和銅精礦的主要購買國,這使得蒙古對中國的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預計在未來20年,中國與蒙古將會在銅、鐵、原油等方面加強合作。
  破除樊籬求同存異環境合作刻不容緩
  【閱讀提示】雖然東北亞區域合作的理念漸入人心,但不同國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發展程度等差異也使得合作進程必須直面一些難點問題,需要各方求同存異,和諧共贏。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盡管韓國、日本和中國之間相互依存的趨勢愈來愈強,但三國間仍未達成一項三邊自由貿易協議,也沒有任何一國與其他一國達成雙邊協議。三國的市場一體化正在加速進程,可由于缺乏諸如自由貿易協定之類的規定條款,國家間的貿易協作往往事倍功半。由于日益增長的區域內部競爭等種種原因,這一現狀一時很難改善。這對于推進區域合作十分不利。
  坂下明彥(日本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北海道大學大學院農學研究院教授):雖然WTO談判停滯不前,可在亞洲地區出現了FTA(自由貿易協定)等方面談判的進步,但在東北亞地區上述談判進展不大,非農業領域的摩擦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這些問題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應引起重視。
  楊平燮(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區域內國家、各地區開發程度的不同,也會給區域合作帶來一定影響。以黑龍江省為例,雖然這里具有很大的農業和能源的發展潛力,但其經濟整體發展程度和對外合作的成果還不夠強大。黑龍江省城市化水平較高,大城市也相對比較發達,已經形成商品、勞動力和信息中心,但要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就應該打造研究和發展中心,否則很難成為名副其實的地區中心。
  卡拉什尼科夫В.Д(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哈巴羅夫斯克經濟研究所室主任):政策上的一些不確定性也可能會影響東北亞區域合作。目前俄羅斯實業界和政界內部就亞太地區國際能源合作的具體方式和方向未達成一致意見,俄羅斯的能源政策和地緣政策的重點還明顯傾向于歐洲地區。
  一些專家學者在會上還表示,目前連接東北亞國家間的交通設備還難以適應區域合作的發展需要。有關國家政府應在這方面達成一致看法。他們特別指出,東北亞的環境合作也刻不容緩。這一問題與能源問題緊密相聯。目前,區域面臨著包括工業污染、沙塵暴、酸雨以及海洋湖泊水質污染在內的環境威脅。
  發揮哈市區位優勢搶占發展制高點
  【閱讀提示】東北亞區域合作、百舸爭流。這場新經濟競賽中,本地區許多國家、省市都在秣馬厲兵蓄勢待發。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地處東北亞腹地,與東北亞各國經濟文化聯系密切,在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應發揮地緣優勢,搶占發展的制高點。
  曲偉(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全球耕地面積減少的趨勢造成糧食、畜牧業增產難度加大,而耕地資源較多的黑龍江省是中國糧食生產最具潛力的省份之一;森林覆蓋下降的趨勢造成部分地區生態環境劣化加重,而重林業建設的黑龍江省是中國森林面積增加最多的省份之一;房產價格上揚的趨勢造成城鎮居民住宅改善步伐減緩,而黑龍江省是中國房價最低廉的省份之一;能源價格上漲的趨勢造成多數地區發展成本不斷提高,人口增加、膨脹的趨勢造成許多地區發展空間受到限制,而黑龍江省在這兩方面受到的困擾相對較小;水力資源短缺的趨勢使其成為制約許多地區發展的瓶頸,而黑龍江省是中國水利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之一;人力成本上升的趨勢造成發達地區產業發展受到制約,而黑龍江省是一個人力成本較低、素質較高的省份。基于這些理由,黑龍江省將在未來5至10年里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具生機、最具吸引力的地區。黑龍江省應該憑借這些優勢搶占區域合作發展的制高點。
  邢廣程(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黑龍江省具有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并在全國對外開放的大格局中憑借這種地緣經濟優勢獲得了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2006年黑龍江實現進出口總額128.6億美元,成為全國第11個、中西部地區第1個突破百億美元的省份,外貿依存度由14.2%提高到16.0%。這些都為進一步的區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盡管面臨激烈的經濟合作競爭,但黑龍江省的地緣經濟和政治因素其他地區不可替代、不會被抵消。
  專家學者指出: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地處東北亞核心地帶,應該充分發揮連接歐亞大陸的主要樞紐作用,建成一個物流中心、人流中心、信息流中心和資金流中心。通過把經貿活動做活、做大、做強,成為一個新的支柱產業。
  熱點領域力求突破金融旅游加強合作
  【閱讀提示】焦點引人注目,熱點也頻頻涌現。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同,東北亞區域合作應該是多元化合作。
  金漢喆(韓國產業銀行理事、咨詢本部部長):隨著東北亞區域合作的發展,金融業應積極參與。韓國產業銀行將以本次論壇召開為契機,發揮半個多世紀以來積累的金融管理經驗,為區域合作提供金融支持。對于東北亞區域中心的黑龍江省,我們十分重視,將根據雙方簽署的業務合作協議,搞好對黑龍江的服務。
  策登丹巴 ·巴特巴亞爾(蒙古國發展研究中心主席):旅游業是中蒙合作中一個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行業。根據中國的數據統計,2006年,有17.9萬中國游客入境蒙古。中蒙在國際旅游業的合作上面臨著很大的機遇,這種合作可以擴大到相鄰的國家,共同開發區域性的旅游資源。這一領域的合作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鼓勵兩國人民到對方國家旅游;二是促進雙方在旅游行業的投資,開展以蒙古、俄羅斯和中國為目的地的跨國旅游項目。
  坂下明彥(日本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北海道大學大學院農學研究院教授):隨著經濟的發展,東北亞國家消費者在食品安全意識方面不斷提高。有關國家應該努力把握消費者這種要求,徹底轉換農業生產的狀態,開展在食品方面的合作,尤其是推廣有機栽培、綠色食品等,進而加強與城市之間進行以農村文化為基礎的交流,形成城鄉共同發展的局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