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引發的應急物流思考
2008-5-19 7: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首先對在汶川地震中遭受傷害的個人和家庭報以真誠的問候和祝福,祝愿他們早日康復以及盡快振作起來,建設美好家園,同時更要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一路走好!
今年對于我國而言,是個讓人難以忘卻的年份,年初的一場冰災拉開了2008年的序幕,在南方的冰災還沒有緩過神來的時候,陸續的一些人禍又已出現,直至2008年5月12日,一場史無前例的汶川大地震降臨中國。但是,我們在今天可以自豪的說,我們無愧于中國人,我們頂住了,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他救、自救與互救的感人畫卷。
在這場救災的運動當中,有太多值得關注的場面,但是作為一個物流人而言,我本人更為關注的就是整個事件當中的應急物流問題。這是一個真正考驗政府、考驗社會以及全國各個系統的大型活動,是物流活動的最高境界,中國做到了!
對于應急物流,從活動主體來劃分,可以分成兩個層面:宏觀應急物流、行業應急物流以及微觀應急物流,我們這次救災過程,更多的體現宏觀層面;從活動內容來劃分,可以分成信息應急物流、實物應急物流以及人員應急物流,在這次救災過程中,三種活動內容全部包含在內。
首先我們先從應急物流的主體來看看關于宏觀應急物流方面的狀況。
我國在這次救災過程中徹底轉變了以前不透明的操作過程,從地震出現三個小時候,溫家寶總理就出現在四川來看,這一行動就是應急物流的最高信號。對于常規的應急物流而言,不管是因為任何原因所造成的災害,作為一個企業的最高首腦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到達第一地點,無論是從士氣方面還是形象方面都會極大的鼓舞人心。一個大國的66歲的總理在年初就站在了災害的最前沿,今天又站到了地震災難的最前沿,這一切無不表明,這次事件是震動中國、震驚世界的大事件。
隨后在24小時內,以我國軍隊、武警為主體的救援隊伍,以交通運輸部和鐵道部為主體的國家運輸管理部門啟動了一切應急措施。
汶川地震發生后,解放軍和武警立即出動進行搶險救災,創下解放軍軍史和中國航空史上單日出動飛機最多、飛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輸送行動紀錄。解放軍的表現,其實是一次對處置突發事件戰斗力的全面考驗,我們的軍隊應急解決能力已經達到現代化國家的水平。
在黨中央、中央軍委作出調遣解放軍前往災區展開救災的決定,總參謀部下達行動命令之后,軍隊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和各大單位的應急指揮機制,立即全力運轉起來。
據新華社報道,從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地震發生后到13日6時30分,不到一天時間,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投入抗震救災的兵力達16760人,其中解放軍11760人,武警5000人。截至13日晚22時,解放軍共出動直升機18架,飛行28架次,向綿陽、綿竹、彭縣地區空投食品等物資12.5噸。
我軍在48小時內,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軍隊的調動,從濟南軍區、成都軍區,駐云南某集團軍以及空軍和武警部隊等多兵種的集團作戰模式,同時在投射方式上,采用了飛機、鐵路和摩托化行進的綜合方式,甚至在汶川地區道路毀滅性坍塌的情況下,我軍果斷的下達了空降的命令,同時,直接將民用飛機納入這一體系,兩天的時間里,在四川地區大概集結了近70000解放軍、武警官兵。
在極短時間內,遠距離運送如此大規模的部隊,顯示中國軍隊的軍力投射能力大增,而這是解放軍近年來運輸裝備、指揮體系和官兵素質現代化建設的結果。多軍兵種,多種方式,遠距離同步開進,是一個國家武裝力量投射的現代化表現!應該說如此受災面積之大、條件復雜、根本沒有多少準備時間的情況下卻能迅速行動,這恰恰是國家宏觀應急物流所表現的最高形式,而這種形式是應對未來突發戰爭所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在軍隊做出如此迅速的反應同時,我國的鐵道部以及新近組建的大交通運輸部也同時做出應急預案。因地震影響,鐵路寶成線路、寶昆線路等主要進川線路受阻,鐵道部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指令,停止一切社會貨物占用鐵路資源;同時調集中鐵建以及中鐵工全力搶修,并且立刻進行調圖處理,從蘭州以及鄭州向成都集結。鐵道部從全系統的高度保證了成都中心的救災物資正常進出,尤其是眾多的大型救災設備等進入成都,鐵道部功不可沒。據內部消息透露:到5月14日早6時,鐵路部門已經開出軍運物資整列25列,到達2列,運送部隊人員14000余人。組織向災區運送帳篷115車55935頂,救災用油品6列283車,還運送了大量救災食品、藥品。此外,鐵路還備用了409輛客車,800輛空棚車和1609輛空平車隨時待命,一旦有需求,立即投入運用。這種半軍事化工作作風的部門一度以來深得人們的詬病,然而這種機制在這個時刻卻保障了整個社會體系的正常運轉。
大交通運輸部在這次事件中也體現了較高的管理水平,對于公路而言,道路基本癱瘓,在四川境內很難暢通,但是其下屬民航管理總局卻起到較強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前期的入川更是使得航空運輸大展身手。無論是我們自己的國航、南航以及合資的翡翠航空在運輸救災物資等各個方面予以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尤其是國航直接承擔了一部分解放軍、武警官兵的運輸任務。
這是實體方面的應急物流狀況,在這次應急物流的宏觀層面,我國的應急物流信息化方面有較大的改善,無論是各個部位的應急預案以及實施狀況都是非常迅速的,比如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移動公司直接空投建設人員,中央電視臺以及廣播臺都是這場信息戰中的英雄,他們無論是對硬件的修復還是軟件的播報,都在第一時間起到了穩定人心、鼓舞士氣以及扼殺謠言的作用。在這里我們不得不說的是中國自行研發和生產的“北斗一號”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們不能指望別人,雖然美國給我們提供了衛星震災畫面,但那已經過去了三四天的時間,北斗一號起到了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撐作用,我國將在今年8、9月份發射環境和自然災害衛星,屆時我國在自然災害信息技術方面會有更大的保障作用。
其次,讓我們來看看行業應急物流的狀況。
不得不承認,我國的物流行業對于這樣的大型災難沒有任何經驗,應對來說反應比較遲鈍,惟一的就是航空公司提供了較大的實體支持,剩下的就是款物方面的支持,不得不說的是以中遠、中海為首的物流企業做出了加強的行業表率作用,在第一時間各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其他的物流企業應加強自身的管理和學習。同時對于實際的物流而言,進入成都的貨物影響實際不大,主要是到達周邊的縣市有較大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活和救災的正常運轉。同時對于四川的企業而言,會有較大的生產和外運難題,相信在一定時間內多少還會有影響。
再次,對于具體的企業而言,各別的企業經驗值得推廣。
在這次事件當中,有兩個企業不得不說,一個是中國移動公司,另外一個是深圳華為公司。中移動在第一時間啟動空投的方式保證了信息的有效傳遞,起到了信息支持的作用。
深圳華為公司在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服務。以董事長孫亞芳為核心的管理層人員迅速抵達成都現場,并將所有應急措施延伸到供應鏈層面,無論是通訊設備還是終端手機以及四川當地的運營商設備維護都采取包機的方式予以運送,不計任何代價,一切以救災為最終目標,這些都體現了一個公司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更是一個企業長期高效管理的切實體現。在這一點上,中移動以及華為公司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對于此次救災事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什么運輸調度問題、物資信息問題、管理及組織機構等問題都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也許這些意見都是對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承認一點事實,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救災組織領導機構,但是哪一個國家又都不可能預測到每一次準確的災難信息,因此等到真正的災難來臨的時候卻都是一次新得開始,只能是針對不同類別的災難有一定的經驗可循而已。
我國這次在運輸調度方面、信息溝通方面以及相應的總體協調方面有了長足的改進,尤其是在信息溝通方面,無論是對外的信息介紹,還是對內的信息發布,都是實時的,并且對于各種物資信息也是隨時更新,比如棉被、藥品、帳篷、大型挖掘機等物資的發布,讓全國的人民知道災區缺少什么,應該捐贈什么,都是非常明確的,給我們的行動指出了明確的范圍,這一點是應急物流的核心問題。
但是,我們必須要指出一點的是關于社會物流以及行業物流的問題,在這次事件當中,我們沒有看到眾多的物流公司的影子,我們惟一不希望的就是某些不良物流企業大發國難財的做法,在這個捐獻愛心的時刻,漲價、變相加價的做法是值得鞭笞的。
最后,我們對于國家相關部位以及紅十字總會提出相應的一個建議,是否可以與具有全國性物流網絡的物流公司結盟,找那么三四家物流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伙伴,一旦遇有突發性的事故發生,在全國各地的紅十字會可以迅速聯系到結盟公司的當地分公司、辦事處進行貨物的集結和調運,從而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有效管理方式,這樣對于事故的處理效率將會有較大的改觀,這是通過這次事故的一個小小的建議。
我們承認,我國的應急物流經驗還較為匱乏,我們也必須要承認我們的應急物流還有很多值得總結和學習以及改善和提高的地方,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的是這次汶川地震整體應急物流水平是較高的、各項組織工作是合理有序的,是迅速及時有效的。
最后祝愿災區的人民早日走出陰霾,重建家園,祝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