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流信息化降低物流成本
2008-4-9 19: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孫悅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管理技術,日益引發人們的關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制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與傳統物流被僅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統”和 “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現代物流在深度和廣度上有了進一步的含義。其中,物流信息化就是現代物流的典型特征。
世界知名企業管理軟件商對物流供應鏈軟件領域都做了很大的投入,并且成功占領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場。但在中國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上,卻有像博科這樣的一批中國企業,扛起了民族軟件的大旗,披荊斬棘,沖破眾多國際軟件廠商的封鎖,成功與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達成合作,用信心和實力為中國民族軟件廠商撐起了一片天空。
國際社會一般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物流發展水平,發達國家物流水平比重為10%左右;中等發達國家,如韓國為16%左右;而由于社會服務程度差、協同差,中國的物流成本占了整個GDP的25%。因此,對國內很多生產企
業而言,物流成本成
為其發展的 “瓶頸”,削弱了
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而同時,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局的統計報
告,2007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33.8萬億元,同比增長25.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物流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數由去年上半年的2.9,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3.2,社會經濟發展對現代物流業的需求繼續增大。設想,如果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制造企業與零售商之間、批發商之間,能夠建立起一個很好的協同的供應鏈橋梁,社會的效益就會大大的提升。
早在十多年前,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就發現了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潛力巨大。1996年,博科資訊成功研發了中國第一套精細化物流管理軟件,并在接下來的10年中,深耕物流供應鏈軟件行業化、易用化、平臺化、成功化,一直保持著中國市場占有率的前列,更成功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進行了物流供應鏈信息化建設,取得巨大成效。
像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這種大型企業,其物流
供應鏈的管理要涉及到900萬平方公里的每一個角落。可以想像,其對物流供應鏈軟件的要求有多高。但博科資訊依靠其軟件強大的功能、優秀的服務脫穎而出,并成功為兩家企業搭建了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系統。博科資訊的物流供應鏈軟件支撐著中國石化一年4000億元的物流運轉,每年為中國石油節約運輸費用超過1億元。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現代企業為了增強自身競爭力,在不斷擴大產業、業務規模,加強服務的同時,已經漸漸地從節省外部開支轉向優化內部結構,控制內部成本。根據權威部門調查表明,物流費用在整個生產和流通領域的費用比例高達63%,我國的物流費用在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還要高。而到2010年中國物流行業的產值將達到12000億元。在價格和服務最終趨同的市場中,物流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企業在貨物配送、訂單管理等方面的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所能帶來的實際效益。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升級,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應該由節約原材料的 “第一利潤源泉”、提高勞動生產率的 “第二利潤源泉”,轉向建立高效物流系統的 “第三利潤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