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設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能力
2008-4-10 3: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北京公眾出行網的開通和內容的不斷完善,市民只要登陸網站就能及時看到北京市四環以內各條道路路況。新手和外地司機還可通過網站提供的三維視圖了解立交橋、復雜路段的路線走向。 北京公眾出行網僅僅是交通部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示范工程的一部分。根據日前交通部正式發布的《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十一五”末,40%的省、區、市交通廳(局、委)將建成以多種方式滿足不同出行人群需要的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
“十一五”期間,公路水路交通將加快提升生產力水平,全面提高交通持續綜合競爭力和國防安全保障能力,在總量、結構、質量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為社會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條件與運輸服務,與其他運輸方式共同構筑布局協調、銜接順暢、優勢互補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這對交通信息化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主要任務可歸納為:建設兩級數據中心、三大綜合信息平臺、三大應用系統,完善兩大門戶網站、三個保障體系和一個通信信息基礎網絡。據此,《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
交通動態信息資源采集能力明顯增強。以省級數據與圖像相結合的高速公路聯網監控和聯網收費系統為主要基礎,初步建成全國高速公路重要路段的動靜態數據采集、分析系統;在主要港口、重要水道和航段實現船舶動態實時監控;通過對客運、危險品運輸等車輛、船舶的監控,運營車輛的移動稽查以及對重點物資運輸的監控,大幅度提高運輸動態信息的掌控能力。
交通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重點應用項目的資源整合和業務協同取得實質性進展。初步建成行業政務信息交換體系和重大基礎性、戰略性數據庫;開展跨部門、跨行業信息交換與共享,建成關鍵業務系統并發揮重要作用,促進部門間業務協同;通過信息技術與業務的結合使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管理決策能力、公共服務能力、應急處理能力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得到較大提高。
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對交通行業的整體監管水平。依托各類交通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綜合運用行業管理信息資源,構建和完善交通行業的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加強對交通建設、養護與運輸市場的有效監管,推進公路水路交通“誠信行業”的形成和發展。
為公眾提供的交通信息服務取得顯著效果。在40%的省、區、市交通廳(局、委)建成以多種方式滿足不同出行人群需要的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在50%的主要港口實現基于電子數據交換的貨運信息服務;主要業務的審批實現網上辦理。
建立和完善交通信息化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交通行業信息化建設與運營保障體系;完善交通行業信息化標準和信息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