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包裝作用及標準化內涵
2008-4-8 16: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拓展和延伸的,而要保證整個現代物流“物質流動”的合理化、有序化、現代化、低成本,物流包裝標準化是根本的途徑和有效的保障。文中主要就包裝與現代物流供應鏈各個環節之間的密切關系展開討論,最終希望我國政府、行業、企業及每個企業員工都應樹立加強包裝標準化建設的意識,并通過一定的組織和技術標準保證我國物流產業在高起點上得以發展和壯大,以促使我國的物流產業盡快適應WTO的國際貿易的需求,加強我國企業和物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包裝在現代物流中的作用與地位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這一概念提出了明確的定義,即“為符合顧客的需求條件,完成從生產地到銷售地的物質、服務以及信息的流通過程,和為達到有效低成本的保存管理目標而從事的計劃、實施和控制的行為”。物流的概念和定義根據時間和地域的不同,在文字描述上也稍有差異,但是現代物流的實際根據用戶或顧客的要求與愿望,把供應主體和需求主體聯結起來,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實現有效而快速的商品及服務流通過程的經濟過程的主旨則是相同的。
將現代物流的供應鏈環節進行分解,其具體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運輸、儲藏、搬運裝卸、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網絡、在庫管理、物流組織管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等。包裝是物流的起點,包裝的合理化、現代化、低成本是現代物流“物質流動’的合理化、有序化、現代化、低成本,包裝是其最根本的組成部分、基礎和物質保證,而包裝標準化是根本的途徑和有效的保障。包裝與物流供應鏈的密切關系可以通過以下方面來全面深入地得到反映。
1.1 對產品的防護性
包裝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給產品以保護和防護,產品防護性指的是產品本身強度、剛度和包裝抗損性以及由于流通環境中產生外界載荷之間相互的影響等。產品防護性可以通過合理的包裝來實現,根據運輸、搬運、倉儲的手段、條件,考慮物流的時間和環境,根據產品的特性和保護要求而選擇合理的包裝材料、包裝技術、緩沖設計、包裝結構、尺寸、規格等要素,才能實現物流中的首要任務——將產品完好無損地實現物理轉移。
1.2 物流信息管理的合理性和物流網絡的控制性
物流信息管理是現代物流標準化的關鍵和核心,產品的各種信息都會在產品的各種包裝上得以反映和體現。所以在不同層次的包裝上應該設置哪些標簽、標記、代碼和其他相關信息,對于物流信息管理、整個物流供應鏈管理乃至整個物流系統的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信息是物流網絡控制的根本依據和決策依據,只有在掌握了物流系統中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后,才能保證物流網絡的可控性。
1.3 物流組織管理的有序性
物流組織的管理不是單純的人事、信息、財務管理等,支撐這些管理內容的是重要的技術管理。對于物流系統來說,更具體地講,對于物流供應鏈的技術管理,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完成在供應鏈中各類與包裝有關的技術管理。只有在包裝基本的物質在有序、可控地流動,才能實現整個物流組織管理的有序性。
1.4 物流成本的低成本
由于物流系統中的所有環節均與包裝有關,所以包裝對于物流成本的控制則顯得至關重要。比如采用紙箱、托盤加集裝箱的方式則可以改變原油的木箱包裝而節省運輸成本;采用現代化的叉車搬運而非人工搬運則可以省卻單元小包裝造成的高人工費和產品損傷;有效地設計包裝容器的堆碼層高,可以很好地提高倉庫的利用率而節省費用;合理的包裝減少破損;合理的包裝尺寸和規格提高運輸容積率;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保證物流供應鏈的暢通等,都可以確保包裝在各個環節幫助和實現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1.5 物流整體運營的綜合效率性
通過包裝,將物流鏈乃至物流系統中的各個環節有機、高效、系統地組合成一個產生綜合效率性的整體。同時注意各個物流環節與包裝的密切關系,則可以在整體運營中取得先機。對于越來越多的走向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注意與國際物流及包裝法規、標準的接軌,是實現國際化運營的根本保證。
2.1 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
標準是指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標準化則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所以標準的制定和貫徹都是社會、企業產生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根本保證,尤其是在現代信息經濟社會中,標準的重要性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標準就是核心,標準就是
效益,標準就是市場。
2.2 包裝標準化的概念與內涵
這里的包裝標準化不是單純的包裝本身的事情,而是在整個物流系統實現合理化、有序化、現代化、低成本的前提下的包裝合理化及現代化。
包裝標準是對各種包裝標志、包裝所用材料規格、質量、包裝的技術規范要求、包裝的檢驗方法等的技術規定。而這些規定并不是孤立的,而制定在整個物流供應鏈中統一考慮和實施,以達到各環節,包括運輸、儲藏、搬運裝卸、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網絡、在庫管理、物流組織管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等達到對產品的防護性、物流信息管理的合理性、物流網絡的控制性、物流組織管理的有序性、物流成本的低成本和物流整體運營的綜合效率性。
2.3 物流標準化的概念與內涵
物流標準化是物流現代化管理的必要條件和重要體現,它是以整個物流系統為出發點,這個系統包括包括運輸、儲藏、搬運裝卸、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網絡、在庫管理、物流組織管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等,以及物流標準化是以整個物流系統中的每一項具體的、重復性的事物或概念為對象(包括技術、管理、工作方面對象),通過指定標準、組織標準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達到整個系統的協調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經濟效益。
2.4 包裝標準化對于物流標準化的重要作用
建立和實施物流標準化,其主要目的是因為物流標準化是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條件,它可以保證整個物流系統功能的發揮,從而保證物品在流通過程中的質量完好性,以最終降低物流成本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物流包裝標準化是以物流包裝為對象,對包裝類型、規格、容量、使用材料、包裝容器的結構類型、印刷標志、產品的盛放、規格、緩沖措施、封裝方法、名詞術語、檢驗要求等給予統一的政策和技術措施。物流包裝標準化是提高物流包裝質量的技術保證和物質保證,同時它也是供應鏈管理中核心企業與節點企業及節點企業間無縫鏈接的基礎。物流包裝的標準化可以保證資源和原材料的合理利用,并提高包裝制品的生產效率,保證在物流整個供應鏈中的暢通溝通。我國加入WTO后,包裝標準化與國際接軌,可以減少貿易技術壁壘中的國際物流爭端,降低損耗,減少運翰費用,提高運翰效率,進而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3 發達國家包裝標準化和物流標準化工作與國內物流標準化工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鑒于物流標準化對物流發展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國對物流標準化建設都比較重視,并且十分強調本國物流標準與國際物流的銜接。日本是對物流比較重視的國家之一,物流標準化的
建設速度也很快,建立許多與物流有關的標準,主要側重于物流模數體系、集裝的基本尺寸、輸送用包裝的系列尺寸、包裝用語、大型集裝箱、塑料通用箱、平托盤、卡車車廂內壁尺寸等。此外,澳大利亞在運輸工具和包裝容器的標準化方面做出了成果,物流信息系統的標準化率先邁出了一步,從而提高了整個運輸的效率。美國、歐洲目前基本實現了物流工具和設施的統一標準,大大降低了系統的運轉難度。在歐洲,對于物流信息技術方面實現了企業與歐洲統一市場的標準化。
可以看出,發達國家物流標準化的工作的絕大部分都是包裝標準化,從而可以看出實現物流標準化,必須先實現包裝標準化。
目前雖然在發達國家內部建立了完善的包裝標準和物流標準,但是物流體系的全球化統一工作還任重道遠,所以下一步各國物流標準化工作的重點一方面是完善原有的標準,更重要的是建立全球統一的接軌包裝標準和物流標準,以實現物流系統的無國界。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的飛速發展也使得物流標準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制定了不少相關標準,如集裝箱標準、包裝標準、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及其他相關標準等。但目前仍處于發展的低級階段,存在不少問題。如各種運輸方式之間裝備標準不統一,物流器具標準不配套,而最關鍵的是物流包裝標準與物流設施標準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在物流供應鏈中缺乏必要的行業規范和標準。這些標準、規范的不統一和非標準化,最終導致物流無效作業增多,物流速度降低,物流事故增加,物流成本上升,物流管理質量下降,物流服務質量落后,嚴重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和其他產品生產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我國加入WTO后,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學習、消化和吸收發達國家在制定、實施物流標準時的經驗、方法和手段
如上所述,發達國家在物流標準的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修訂等方面已做了長期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們很多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方法、手段等都是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物流標準的寶貴財富。對于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督的規律是相通的,我國應首先加強對于發達國家這些方面的研究,才能使我們的工作處于一個高起點。國家、政府、行業、企業等都應積極選派人員,組織專門的機構,協調統籌、規劃和管理物流標準化工作。因為物流幾乎涉及到各個行業,所以必須由政府出面進行面上的組織協調工作。單純依靠個別行業或企業的個別行為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中,這是最重要的一條。
4.2 借鑒發達國家的物流標準,結合我國國情,以實現我國物流標準的制定
發達國家不僅在物流標準的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修訂方面的經驗、方法和手段需要學習,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以最終形成有中國特色、又符合國際通用標準的物流標準。很多發達國家目前實施的標準很可能逐步演變成國際標準,所以研究、學習、消化吸收他們的物流標準系統和內容,是保證我國物流標準實現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最有效途徑。政府、行業和企業要加大對發達國家現有物流標準的研究力度,并跟蹤他們的發展趨勢,以便及時修訂我國的物流標準。
4.3 建立相應的政府性物流標準、實施和監督中心
如前所述,物流標準化工作是一個政府、行業和企業結合共同努力實現的工作。而這個物流標準建立、實施和監督平臺,必須由政府出面,形成一種強制性的執行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物流標準化工作順利、有效、有序地開展。
4.4 通過強制執行、普及宣傳等手段提升企業對物流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認識
我國現有物流標準化工作的相應落后和開展緩慢,是和行業及企業對標準化工作重要程度認識不足有很大關系的。甚至有些國際大公司到中國后,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因沒有完善的物流系統而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交貨時間難以保證、貨物受損嚴重等物流問題。所以要全面深入地推進物流標準化工作,一方面要從行業法規的角度強行執行,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進行普及性宣傳和教育工作,以提升廣大從業者對于標準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只有他們深刻體會到標準化給他們帶來的效益和利益,他們才會更自覺地遵守和執行,物流標準化工作才能穩步進展。
4.5 加快物流標準化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和內涵建設
現代化的物流標準化工作離不殲信息,在全國乃至在全球建立物流標準化信息網絡平臺,才能實現企業、行業、國家之間及企業與行業、行業與國家等之間的無縫鏈接和信息共享,才
能真正實現物流標準的全球化工程。當務之急,我國政府應搭建這個信息平臺,實現國內企業、行業與政府物流標準工作的信息共享。
4.6 加強包裝物流專業技術高層次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所有工作的根本保證,具有高層次的包裝物流專業人才目前市場上十分緊缺,也就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要盡快完善和力口強包裝物流專業技術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只有懂得物流、包裝、標準化、國際貿易、WTO規則、TBT的高層次人才,才能適應和勝任物流標準化工作的要求。可以通過正規的學習、成人、職業、職業培訓等多種方式來實現人才的培養。
5 結 語
可以看到,我國的物流標準化工作還處于相對落后和薄弱的地步,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實現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全面提升我國物流企業與產品生產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還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來完成。
文章作者:王曉紅 徐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