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務外包與第三方物流
2008-4-8 15: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邁向21世紀的物流技術,不僅是企業戰略的"商務物流",而且是向整個社會實現物資供給的"社會物流",進而在全球化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形成多元化網絡所必需的"全球物流",并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標準化和社會化的特征。作為與能流、信息流并列的物流,已經成為繼勞動力、資源之后的企業第三個利潤的源泉。從發展上看,生產和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和技術進步對物流的發展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全球一體化和信息網絡化發展一方面刺激了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對物流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綜合物流服務產生的背景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和國際化,對于現代企業的物流管理而言,傳統的"縱向一體化"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技術更新快、投資成本高、競爭全球化的制造環境。現代企業應更注重于高價值生產模式,更強調速度、專門知識、靈活性和革新,集中企業資源于經過仔細挑選的少數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業務,也就是集中在那些使他們真正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技能和知識上,而把其他一些雖然極為重要但不是其核心業務的職能(如運輸、倉儲、分撿、配送等物流環節)外包給專業的物流服務商,并與這些企業保持緊密合作的關系,從而使自己企業的整個運作提高到世界級水平,而所需要的費用則與目前的開支相等甚至有所減少,并且還往往可以省去一些巨額投資。 這種巨大變化的結果,導致出現了一種以適應其基本顧客的需求發展為目的的新形式的物流服務,并把提供這些服務的供應商稱作綜合服務供應商,他們通過增加新的和獨特的增值服務來擴大其基本的競爭能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不約而同地對物流業務外包及"第三方物流"服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企業成功與否不再由"縱向一體化"的程度高低來衡量,而是由企業積聚和使用的知識為產品或服務增值的程度來衡量。企業在集中資源于自身核心業務的同時,通過利用其他企業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變得更具競爭優勢。據美國《財富》雜志報道,目前全世界年營業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公司在1998年業務外包的開支上升27%,比1997年業務外包的總開支增加近2350億美元。
通用汽車公司(GM)通過采用業務外包策略,把運輸和物流業務外包給Leasewag 物流公司。Leasewag負責通用汽車公司的零部件到31個北美組裝廠的運輸工作,通用汽車公司則集中力量于其核心業務上-制造轎車和卡車。始于1991年的合作節約了大約 10%的運輸成本,縮短了18%的運輸時間,裁減了一些不必要的物流職能部門,減少了整條供應鏈上的庫存,并且在供應鏈運作中保持了高效的反應能力。
Leasewag在Cleveland設有一個分銷中心處理交叉復雜的運輸路線,通過電子技術排列它與各通用汽車公司的北美工廠的路線,這樣可以動態地跟蹤裝運情況,并且根據實際需求實現JIT方式的運輸。Leasewag的衛星系統可以保證運輸路線組合的柔性化。如果一個供應商的裝運落后于計劃,Leasewag可以迅速地調整運輸路線的組合。Leasewag采用的"精細可視路線"技術保證了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線上的低庫存水平。
第三方物流的定義
所謂"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 Logistics)"是指從客戶那里不只是負責個別的運輸業務,還負責包括從調貨到庫存管理、卸貨、配送在內的客戶的全部物流業務,即針對企業采取最佳經營戰略設計物流系統,利用自己公司或其他公司的物流設備在實際應用中解決問題的實施事業。第三方物流系統(3PL)是一種實現物流供應鏈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過協調企業之間的物流運輸和提供后勤服務,把企業的物流業務外包給專門的物流管理部門來承擔,特別是一些特殊的物流運輸業務。通過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承包者,企業能夠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提高了供應鏈管理和運作的效率。
由于跨國公司經營范圍的擴大以及物流供應商能力的提高物流外包的費用將持續上升,全球客戶現在已經意識到,庫存費用和訂貨周期是可以通過物流專家提供的高效率物流經營而大幅度降低的。許多世界最大的跨國生產商和零售商目前都需要全球物流服務。隨著這些公司的發展,其運輸和分撥需求也變得更高、更復雜、它們要求專業公司來管理和經營它們的物流活動。照這樣下去,許多世界一流的汽車公司、電子公司、零售商、消費品和醫藥公司都將把它們的物流經營交給第三方物流供應商。
加強用戶服務(Customer Service)、外協、(Outsourcing)、戰略合作伙伴,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信息管理和網絡控制是物流發展的重要趨勢,毫無疑問,用戶服務是物流管理宗旨,也是未來要加強的重要方面;專業化分工使企業更加關注自己的核心產業,從而將物流公司去分離出來,并委托給專業的物流公司去實施,這就是外協;在對外交易活動中,企業趨向于選擇少數而穩定,并有較多的業務往來的公司形成戰略上伙伴關系,越來越多的生產商認識到了第三方物流在其原材料和產品供銷中的作用,作為促進物流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信息和網絡同時也是物流發展中所關注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物流的功能
第三方物流系統提供一種集成運輸模式,它使供應鏈的小批量庫存補給變得更為經濟。因為在某些情況下,小批量的貨物運輸(非滿載運輸)顯然是不經濟的,但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供應鏈環境必須小批量采購、小批量運輸,這就提高了貨物的供應頻率,運輸頻率的增加就要增加運輸費用,顯然不經濟。第三方物流系統是一種為大多數企業提高運輸服務的實體,它為多條 供應鏈提供運輸服務,比如,當多家供應商彼此位置相鄰時,就可以采用混裝運輸的辦法,把各家供應商的貨物依次裝在同一輛貨車上,實現小批量交貨的經濟性,這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統提供聯合運輸(集成運輸模式)的好處。
過去,在日本也從事物流業務的外部委托業務,但是通常是指單一地從事調貨、保管、配送等業務。3 PL是指從調貨到配送全部由第三方負責。而且,不只是單一地完成實際的物流業務,還包括設計、建議如何以最低的費用最有效地運輸、保管貨物等客戶所需的物流整體系統。即設計如何捆包,在哪里的倉庫保管,采用哪個運輸部門,途徑哪條運輸線路,在哪個恰當時機發送貨物等客戶貨物流動全過程的最佳方案。設計物流業務時,也建議采用怎樣的人員體制,所以3 PL逐漸包含到客戶的組織改革方面。
第三方物流系統還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物流服務功能,如顧客訂單處理等。采用第三方物流系統,企業可以獲得如下的好處:降低成本;使企業更加集中于核心業務的發展;改進服務質量;快速進人國際市場;獲得信息咨詢;獲得物流經驗;減少風險等。
3PL事業者與以往的物流業人員有所不同的另一個特征是與客戶利益一致。3 PL事業者謀求客戶物流業務的效率化和為其削減成本,這當然屬于維護客戶利益;另一方面,3 PL事業者也因此提高了自身利益利用3 PL的互惠要素成為3 PL事業者和客戶雙方的激勵因素被稱為"利益分配"的契約方法。通常,3 PL事業者保證在契約期內達到客戶削減物流成本的目標;取得此目標以上的結果時,雙方依照合同分配各自的利益。因此, 3 PL事業者和客戶因共同的利益能夠產生互相協力配合的情況。
3 PL事業者與客戶存在著共同謀求物流成本削減,共同享受產生的利益,即可以說是共同成為平等的伙伴關系。過去的物流業者對客戶仿佛是承包的關系。而對于客戶,物流業者只是交涉討價的對手,就是與物流業者接觸也不過是由有關部門具體負責人來進行。但是,3 PL事業者關于生產計劃等經營的廣泛情報與客戶共有化,因此與人員配置等組織體制改革相適應的建議也漸漸提出,所以對于此項提案的實施多數必須有客戶高層領導的協力。因此,3 PL事業者接觸的對方是客戶的高層領導,在這一點上也是取得和客戶對等的關系。
傳統運輸業與第三方物流
伴隨著國內企業對"第三方物流"這一新生事物認識的不斷加深,第三方物流業務在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傳統的運輸企業如何把握好時機,瞄準生產和加工企業的物流活動,開發介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第三方物流業務,已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運輸業對貨運代理是再熟悉不過了,其實貨代可以稱之為第三方運輸,是承運人與貨主之間的第三方,而第三方物流則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第三方,所以基本是一種中間人的概念,并非是物流發展的創新,只不過貨代開展的是貨物運輸組織與管理業務,而第三方物流開展的是物流系統或供應鏈和組織與管理活動。
第三方物流實際上是為生產或供應商提供專業的物流活動,而運輸是其主要業務之一。所以運輸企業不能拋開生產或加工企業而談物流,發展物流設施也不是發展物流的表現,決不能認為發展一個車隊,建設一些場站或倉庫就是在發展物流。當然從廣義或從名義上看,任何與物流業相關的企業,包括航運公司、鐵路公司、汽車公司、入空公司、港口、場站、倉庫等,者可以稱為物流企業。但確切地講,真正的物流公司是直接面向生產或加工企業,并為其提供物流服務的實體,如物流經營人。
伴隨著國內企業對"第三方物流"這一新生事物認識的不斷加深,第三方物流業務在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傳統的運輸企業如何把握好時機,瞄準生產和加工企業的物流活動,開發介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第三方物流業務,已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運輸業對貨運代理是再熟悉不過了,其實貨代可以稱之為第三方運輸,是承運人與貨主之間的第三方,而第三方物流則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第三方,所以基本是一種中間人的概念,并非是物流發展的創新,只不過貨代開展的是貨物運輸組織與管理業務,而第三方物流開展的是物流系統或供應鏈和組織與管理活動。
第三方物流實際上是為生產或供應商提供專業的物流活動,而運輸是其主要業務之一。所以運輸企業不能拋開生產或加工企業而談物流,發展物流設施也不是發展物流的表現,決不能認為發展一個車隊,建設一些場站或倉庫就是在發展物流。當然從廣義或從名義上看,任何與物流業相關的企業,包括航運公司、鐵路公司、汽車公司、入空公司、港口、場站、倉庫等,者可以稱為物流企業。但確切地講,真正的物流公司是直接面向生產或加工企業,并為其提供物流服務的實體,如物流經營人。
對運輸企業而言,能否成為物流企業只是發展中可供選擇的戰略之一。大多數的運輸公司仍然以運輸為主業。甚至在專業化發展的形式下,很多大型國際運輸公司放棄了陸上產業,將重點放在海上運輸,但這不影響他們仍然把自己稱為物流增值服務的提供者。
當然,運輸業重視物流對運輸企業自身很有益處。首先,運輸企業(包括貨代企業,惟下同)應充分認識到物流的內涵,運輸服務應滿足企業物流系統管理的需求,從貨主,甚至貨主的顧客角度出發去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其次,運輸企業應建立與貨主的戰略伙伴關系,包括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第三,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為貨主提供安全、快速、準時、經濟、可靠和靈活的運輸服務。第四,提高零擔貨物的運輸組織。另外十分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來滿足物流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加強與客戶建立直接的信息網絡,迎接網絡經濟發展的挑戰。
但是,發展物流并不是運輸企業的必須選擇。當然,物流是正在興起的一個領域,運輸企業有條件,也有理由做出發展第三方物流的戰略選擇,這應是運輸企業的一種縱向整合戰略。我國物流成本很高,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做大量的工作來提高經濟運行的整體效率。我國大部分生產和加工企業是自己進行物流管理,甚至很多大型企業有自己的運輸部門。發展物流最重要的是引起生產和加工企業的重視。
伴隨著國內企業對"第三方物流"這一新生事物認識的不斷加深,第三方物流業務在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傳統的運輸企業如何把握好時機,瞄準生產和加工企業的物流活動,開發介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第三方物流業務,已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運輸業對貨運代理是再熟悉不過了,其實貨代可以稱之為第三方運輸,是承運人與貨主之間的第三方,而第三方物流則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第三方,所以基本是一種中間人的概念,并非是物流發展的創新,只不過貨代開展的是貨物運輸組織與管理業務,而第三方物流開展的是物流系統或供應鏈和組織與管理活動。
第三方物流實際上是為生產或供應商提供專業的物流活動,而運輸是其主要業務之一。所以運輸企業不能拋開生產或加工企業而談物流,發展物流設施也不是發展物流的表現,決不能認為發展一個車隊,建設一些場站或倉庫就是在發展物流。當然從廣義或從名義上看,任何與物流業相關的企業,包括航運公司、鐵路公司、汽車公司、入空公司、港口、場站、倉庫等,者可以稱為物流企業。但確切地講,真正的物流公司是直接面向生產或加工企業,并為其提供物流服務的實體,如物流經營人。
發展第三方物流服務業務,可以不需要擁有多少設施和裝備,就像多式聯運經營人一樣,更多的是進行策劃、組織和管理。發展物流企業最重要的是需要一批專長于生產企業管理,特別是物流管理方面的專家,選擇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或加工企業(客戶),針對現有物流管理提出各種可選擇性方案,并說服客戶由你來進行全部或部分的物流管理工作。如果獲得了足夠的業務,你可以考慮建設一個專用(為一個客戶)或公共的物流中心來支持你的業務。當然一個好的專業物流公司應有便利民于客戶的廣泛網絡,在這一點上,信息網絡比物理網絡更加重要。
國際上第三方物流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歐洲第三方物流發展非常快。德國總的物流市場是346億美元,交給第三方的是80多億美元,占到德國總的物流市場份額的23.33%。法國的比例比它稍微高一點,為 26.9%,英國達到34.48%,意大利占12.77%,西班牙占18%,荷蘭占25%,比利時占 24.99%,奧地利占18%,瑞士占22%,丹麥占20%,芬蘭占20%,愛爾蘭占24%,葡萄牙占16%,希臘占11%,盧森堡占25%。算起來,歐共體國家第三方物流占整個物流市場的比重基本上在10%到35%之間。這些數字說明在國外,第三方物流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
現在,國外第三方物流的 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特別需要物流集成商,它提供的是一個計算機接口,一個接觸點,一份合同,一份集單,買賣雙方把所有的與物流有關的業務交給這一個公司全權代理,不管它是自己運作,還是再去轉包給別人,反正這個第三方是與貨主聯系的唯一的接觸點。
第二,第三方物流的利潤空間很大。第三方物流除了給第一方、第二方帶來利潤以外,自己也能賺到錢,如果利用更加嚴格的內部成本控制和更好的使用信息技術,提供一些增值服務,第三方物流就能賺取更多的利潤。隨著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廠商到國外去辦廠。第三方也要跟著走,這樣隨著他的市場擴大,第三方的市場也跟著擴大。
第三,客戶將更加依賴于第三方物流。因為第三方有現成的比客戶自己做要好得多的物流解決方案,所以,客戶都非常愿意把這個東西外包出去,從而,第三方物流和客戶之間就構成一種不可以分割的供應鏈關系。
近年大力發展起來的"COM公司",與第三方物流的合作關系比傳統企業要更加緊密 一些。如沃爾瑪就用第三方為它的電子商務提供物流服務這家公司建造了一個100 萬平方英尺的配送中心,專門為沃爾瑪的電子商務提供具體的服務,內容包括訂單管理、訂貨處理,以及訂貨的送貨、倉儲管理、一般的發運、另外付款的處理、客戶的服務、退貨的處理等。這跟傳統上我們中國現在講的物流服務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