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現代物流管理 推動軍事后勤變革(上)
2008-4-6 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充分利用和融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突破了傳統儲運的極限,顯現出前所未有的先進性。確立現代物流的先進理念,在軍事后勤領域大力研究和應用物流理論,推動軍事后勤的偉大變革,必將對我軍的現代化建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文從現代物流的理論內涵出發,分析了現代物流對軍事后勤發展的巨大作用,對如何應用現代物流,推動后勤變革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 現代物流 軍事后勤 變革
伴隨著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新軍事革命的不斷興起,現代物流以其先進的理念、獨特的理論內涵在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蓬勃發展;厥20世紀新技術革命的歷史,不難發現現代物流絢麗奪目的英姿。它似甘泉,澆開了流通業的昌盛之花;如春風,吹響了軍事后勤改革的嘹亮號聲。從經濟到軍事、從宏觀到微觀,物流象是一顆神奇的種子,撒到哪里,就在哪里收獲成功,它已經成為一股無法抗拒的滾滾“熱流”。面對改革與發展中的軍事后勤,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先進的理念、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所證明的優越性,因此,我們也就沒有理由不迅速行動起來,運用現代物流理念,推動軍事后勤變革。本文正是懷著這種迫切的心情來介紹物流、倡導物流、應用物流、以推動后勤史上的這一次偉大變革。我們堅信由現代物流所引發的這場后勤變革,必將對我軍的現代化建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確立現代物流的先進理念
現代物流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功能和魅力,是因為它充分利用和融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從傳統儲運中脫胎換骨,實現了從內涵到外延的質變。2001年8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對“物流”是這樣界定的,“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構成現代物流的仍然是傳統的運輸、儲存等基本功能與環節,但不同的是,它并非諸功能與環節的簡單相加,而是運用了系統的思想、集成的理念,以全局的策劃、精確的計算為核心,把包含在生產與流通活動中彼此分割的作業環節、功能,整合成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相互聯系與整體運作的專業化活動。換言之,現代物流突破了傳統儲運的極限,具有目標系統化、要素集成化、組織網絡化、服務系列化、接口無縫化、反應快速化、信息電子化、運作規范化等特征,這是傳統儲運所不具備的。
所謂目標系統化,是指現代物流并不追求單一環節的最優,而是運用系統的思想統籌規劃各功能、環節,通過協調各功能、環節之間的關系,謀求物流活動的整體最優;而要達到目標的系統化,就必須運用集成的理念和方法,將物流系統功能、任務、資源、信息、網絡等要素進行有機整合,使所有要素的運作形成一個整體,充分發揮其整體優勢,這恰恰就是現代物流所強調的要素集成化;至于組織網絡化,是指將物流經營管理機構、物流業務、物流資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組織按照網絡方式在一定區域內進行規劃、設計和實施,以實現物流系統快速反應和總成本最優;服務系列化,是指現代物流突破了傳統儲運大多只能提供單一物流服務的限制,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設計和提供系列化、個性化的物流服務,以全面提升物流服務水平。正是由于現代物流具有這些傳統儲運所不具備的特點,才使得現代物流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經濟結構、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等方面表現出誘人的魅力。
早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為了有效提高戰時的物資保障能力,其后勤系統便嘗試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將軍用物資的生產、籌措、儲存、運輸、分發等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籌安排、全面管理,取得了滿意效果,這就是現代物流的萌芽。戰后美軍對現代物流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總結和推廣。近年來,隨著新軍事革命的不斷興起,現代戰爭呈現出作戰力量多元化、樣式多樣化、時空一體化等新特征,這對后勤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現代物流對后勤的巨大作用,使歷經了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的美軍,在軍事后勤領域繼續推廣和創新物流理論,并認為這將是后勤的一場真正變革。美軍馬克•奧康斯基指出:“軍事后勤革命是聯合運用信息和現代化運輸及電子商務系統對后勤系統進行的一次真正革命!耘渌蜑榛A的后勤是軍事后勤革命的主要標志! ①美軍《陸軍構想》中指出應對軍事革命的要求,后勤的改革方案是“以配送為基礎的后勤運作方針,由此而產生的以配送為基礎的后勤系統!
因此,面對我軍物流建設明顯滯后、后勤保障“專業分割、多頭管理”的現實,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現代物流的巨大作用,樹立現代物流的先進理念,應用現代物流理論與技術,在更深的層次、更大的范圍改造后勤,實現軍事后勤的一次偉大變革。
二、推動現代物流理論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現代物流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將有力改變后勤現狀,從根本上集成與優化后勤資源,變被動補給為主動配送,變機械的計劃分配為靈活的個性化服務,這場變革無疑對我軍后勤現代化建設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ㄒ唬 整合后勤分離資源,實現后勤要素的集成化、系統化。
我軍現行的“專業分割、多頭管理”的后勤保障模式是指各專業勤務以本專業為主線,構建相對獨立、由上而下、垂直式的補給通道,各專業之間平行作業,整個后勤呈分離式平行線性保障。這一保障模式導致了補給線路細長零亂、保障對象補給分離、保障能力分散。根據現代物流理論,后勤保障必須做到要素高度集成、環節高度流暢、集約性能顯著,實現后勤保障的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橫向一體化,就是對各勤務分離式的垂直保障通道進行整合、集約和優化。例如,對某個作戰部隊實施保障時,現行的模式是軍需、油料、軍械等部門平行作業,分別實施各自的保障。但按照物流理論,就必須整合各個獨立的保障通道,形成一個或多個保障結點(即現代物流中的配送中心)和網狀物流線路,經過結點整合和線路優化,選擇更高質、更安全、更快捷的綜合保障通道。
縱向一體化,就是將后勤的供應線即垂直保障通道的要素進行整合。由于從采購籌措、儲存、運輸到供應是專業單線運營,而造成各專業補給線的細長、脆弱,一條漫長的補給線必將是被動挨打、效率低下。然而,隨著綜合化、小型化、模塊化的“保障功能模塊”的出現,后勤保障必須呈扁平狀網絡化發展。通過先進的物流技術,我們可以在橫向一體化的基礎上,加強縱向整合,優化保障層次,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戰場物資庫存量,實現從戰略后方基地到戰場的直達補給,扁平狀網絡化保障。
效益最大化是指在保證軍事效益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后勤中“存在財力分散、浪費嚴重、重投入輕產出等效益低下的現象,影響了保障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保障效益,成為我軍后勤建設的必然選擇! 軍事物流的核心和本質便是整合和優化,實現運輸、儲存、配送等環節的整體最優,做到總體保障能力最大,成本最低。高技術條件下作戰,財力、物力損耗驚人,要用有限的經費和物資保障戰爭的勝利,必須從物流理論出發,運用系統的觀點,整合和集約分離的后勤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