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中部地區發展現代物流業要立足基礎建設

2008-4-29 20:4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濟全球化發展和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產業結構調整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發展良機。近日在武漢召開的現代物流業推介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中部地區具有很好的基礎和政策環境,推進物流業發展正當其時。但中部地區總體上物流業發展水平較低,基礎比較薄弱,因此推動中部地區物流發展必須立足于基礎制度建設和基本平臺建設。 
    ——中部地區現代物流業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現代物流業成為我國經濟領域中最活躍、增收最快的一個新興產業,對拉動GDP增長有直接貢獻。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司長、國家中部辦副主任范恒山表示,物流業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乃至整個經濟結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安痪们埃瑖鴦赵捍龠M中部地區崛起的部級聯席會議召開第一次會議,確定了今年工作任務,其中包括制定支持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和現代物流業發展等政策措施!
中部地區具有發展現代物流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潛力巨大。第一,中部地區是我國經濟和政治的戰略腹地和交通中心,初步建成了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網絡和信息高速公路網絡,是我國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同時伴隨著中部地區加工制造業的發展以及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設,中部地區將形成我國繼東部沿海地帶之后的又一個市場中心,中部物流產業發展成為國家物流產業“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關鍵環節。
    第二,溫總理曾指出,中部地區崛起要“開拓中部地區大市場,發展大流通”。而“大市場、大流通”就是要建設一個多層次、多形態、多品種、全方位、開放統一的市場和流通體系。中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包括完善的交通運輸和通信信息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物流園區和物流樞紐的規劃與建設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務的流通體系等多方面的內容。發展中部地區的物流產業是促進中部地區形成大市場和大流通的主要內容。
    第三,發展中部地區物流產業能夠有力促進中部地區商品糧基地、重要原材料基地、能源基地的建設。近年來,國家成立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辦公室。國家發改委、中部辦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中部6省積極開展各方面工作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兩年以來,中部地區在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建設扎實推進、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設得到加強、現代裝備制造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邁出重要步伐、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建設積極推進、城市群和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對內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明顯進展、資源節約生態建設與環境工作保護力度加大等方面,中部地區這兩年來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取得明顯進展,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明顯加快,特別是國有企業效益明顯提高。
    按照中央的部署,未來中部地區將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農業生產加工基地、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因此,中部地區未來經濟和產業的發展將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市場。
    第四,發展中部地區物流產業能夠促進中部地區承接國際和國內的產業轉移。由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土地、電力、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考慮,部分產業向中部和西部地區轉移,中部地區的省份例如安徽、江西、湖南等省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域接近,已經承接了東部轉移的一些產業。對于中部而言,一方面是產業轉移,另一方面是國際、國內市場的開拓,轉移進來的產業和產品要有市場,這其中的一進一出都與物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沒有中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就不會有產業轉移和市場開拓。
    此外,中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逐步完善,使中部地區的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長,湖北省以武漢為中心的“8+1”城市圈的形成,使武漢為中心的區域物流系統得到發育,加上去年武漢獲批成為國家確立的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試點城市,區域物流的整合和發展不斷加快。
——基礎薄弱制約中部地區物流發展 
    近幾年來,雖然中部地區物資流通體系粗具規模,但并不發達,與沿海地區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成為真正的物流中心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中部地區外貿流通體系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進出口貿易量在全國的地位還有待提高。從現實情況看,中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一般,主要是遠離國際市場,同時,中部外向型經濟起步也比較晚,速度也不快。據統計,中部地區大型有形商品市場設施建設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商品市場數目在全國的比重明顯高于商品市場成交額在全國的比重。這表明中部地區市場硬件建設要快于市場發育的水平,商品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還有待提高。
范恒山表示,中部地區物流業發展水平較低,基礎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現代化物流集散和儲運設施不足,能夠有效連接不同運輸方式的大型綜合貨運樞紐和服務于區域經濟或城市內部的各種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設明顯落后;二是技術裝備水平較低,物流標準化程度低,不同運輸方式的裝備和物流器具之間的標準不一致,影響各種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間的有效銜接與協調發展,影響物流效率的提高。
    與現代物流業相比,中部地區在觀念上仍處于“傳統物流”水平。雖然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現代物流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首先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總體規模小,設施結構不盡合理,運輸設施布局不完善,各種運輸方式的市場范圍交叉嚴重。其次在主要運輸通道上,客貨運輸能力嚴重不足,交通運輸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各種運輸方式的裝卸、換裝、聯結設施以及物流運作設施的連接還不夠通暢。第三,物流信息基礎設施運作的水平也不夠高,還沒有在物流活動中充分起到神經中樞的作用。
    武漢中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物流師湛偉說,現代物流是一個具有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特點的服務行業,所涉及的領域涵蓋運輸、城市規劃、金融、財務等多門學科,從當前的物流從業人員來看,大多數從業者都是原有的運輸企業、倉儲企業轉型而來,沒有經過物流專業的正規學習和培訓,知識結構和管理能力欠缺,復合型和高技術型人才更是缺少。湛偉認為,盡管中部六省地方政府為物流企業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但與沿海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交通、稅收、物價、物流基地建設用地方面還存在一些政策壁壘。
  ——中部地區物流業發展要立足基礎建設
    專家指出,中部物流業發展一定要立足于基礎制度建設。一是加快基礎物流設施建設,包括建設綜合性的貨運物流樞紐、現代物流中心、大型商場等等。二是加強物流集中平臺建設,包括物流信息化、網絡化體系建設和技術標準體系化建設。
    要積極規劃和實施物流產業一體化發展,促進優勢互補與相互協作,推進中部區域內城市物流網絡和通道體系的發展。在整個中部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以貨物流量、流向及其合理組織等因素為導向,統籌制定中部地區物流體系發展的規劃,將物流作為內在的經濟要素統一納入到交通等有關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之中。多渠道融資,不斷加快物流設施與裝備的現代化步伐。依托中部區域中心城市運輸樞紐,加快建設區域性商品集散樞紐、物流基地和物流園區建設。
    同時,大力發展聯運、共同配送等集約化、社會化物流服務,以構建結構合理、配合有序、高效運行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建立物流交通線路網,將不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和站點進行系統規劃,聯結成為系統網絡,為提升中部物流業貨物集散、組織、配載、搬運、裝卸、信息傳遞搭建載體。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于物流業中的信息系統、配送系統、結算系統和報價系統等,創新出多種商業模式。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把用戶需求和滿足用戶需求的供應鏈緊緊聯結起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