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發展報告(節選6)
2008-4-28 15: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編者按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陸江會長擔任編委會主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為主編的 《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7-2008)將于“五一”前后出版,各地新華書店公開發售。全書分為綜合報告、專題報告和資料匯編三大部分,是了解中國物流發展的權威著作。
本文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賀登才撰寫,系《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7-2008)的《第一篇 綜合報告》部分。本篇共四章: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環境,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特點,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2008年中國物流發展展望。今天繼續刊登第二章,敬請關注。
(二)物流業對服務業與國民經濟的貢獻進一步增大
2007年,全國物流業增加值為1. 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增幅比2006年提高5.2個百分點;占全國服務業增加值的17.6 %,比2006年上升0.5個百分點;占GDP的6.9%,比2006年上升0.2個百分點。從2003年以來,物流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
2007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75.2萬億元,同比增長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個百分點。
(三)各種運輸方式普遍提速擴容
2007年,全國完成貨物運輸總量225.3億噸,貨物運輸周轉量9.9萬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1.8%。公路運輸占貨物運輸總量的比重最高,水路運輸占貨物運輸周轉量比重最大。鐵路運輸能力有較大提高。2007年4月18日,我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帶動鐵路貨運能力增長12%。同時推出一站裝車、一站卸車的快運直達班列新產品,組織了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和雙層集裝箱班列,增加了行郵班列、行包專列、五定班列、往返班列、重載貨物列車、集裝箱班列、小汽車物流班列等貨運列車。第六次大提速共鋪劃16條五定班列運行線,比上年度增加22條。共開行集裝箱五定班列12327列,同比增開4011列。全路戰略裝車點由2006年的240個增加到300個,戰略卸車點建成450個,專用線從11871條整合為10000條。
公路運輸總量繼續放大。2007年,日均運送貨物將近5200萬噸。隨著車輛超限超載治理長效機制專項行動的開展,全國治超監控網絡的完善,以及計重收費制度普遍推行,公路貨運車輛大型化速度加快。2007年,我國重型卡車銷售量前10個月就超過了2006年全年的水平,全年達到47.85萬輛,同比增長58.6%。在路橋費、油價等運輸成本大幅上漲,而運價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市場分散化競爭格局出現轉機。部分經營不善的中小型公路貨運企業加快退出市場;大中型企業通過延伸服務范圍,增加服務內容,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型。
水路貨運保持快速增長。2007年,我國經營跨省運輸的國內水路運輸企業4000多家,從事國際運輸的船公司260多家。我國運輸船舶達19.4萬艘,1.1億載重噸,集裝箱箱位達85萬標準箱,總運力已位居世界前列。中遠集團擁有和控制船隊總規模突破5000萬載重噸,鞏固了全球第二大國際航運企業的地位。2007年,長江干線的貨運量突破11億噸,比上年增長11%。沿江大型企業所需80%的鐵礦石、40%的原油、83%的電煤,都依靠長江水運來保障。
航空貨運服務模式發生顯著變化。2007年,我國登記注冊的航空公司有31家(其中貨運公司8家),另有9家批準籌建,多種所有制企業進入民用航空領域。全民航共有58架貨機,分屬于8家航空公司。香港機場與浦東機場的貨運樞紐作用越來越明顯。據上海機場公布的結果,2007年浦東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251.15萬噸,增長了14.61%,居全球第5位。而香港機場,在全球貨運量下降的環境下,仍然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牢牢占據全球第二的位次。
(四)倉儲設施接近滿負荷運轉
據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對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3個大型倉儲企業的經營情況調查,樣本企業2007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66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經銷業務收入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86.8%;物流業務收入16.5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實現利潤總額2.78億元,比上年增長39%。
物流業務中,配送業務增長27%;物流加工業務在經歷了2006年下跌之后,2007年大幅回升48%,全年加工鋼材收入達1100多萬元;現貨市場攤位數增長21%,客戶交易額大幅度上升,現貨市場收入增長了10%;質押監管融資業務充分發揮了倉儲企業控貨能力強的優勢,先后與400多家銀行分支機構合作,融資額超過了3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1%;經銷業務中原材料貿易增長較快,由國內貿易擴展到國際貿易,貿易利潤對企業利潤總額的貢獻達45%左右,成為支撐倉儲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柱。相對而言,傳統的倉儲保管業務增長緩慢,全年增長率只有4%。倉儲企業越來越多的謀求綜合業務和增值業務的發展,以保證整體盈利能力的提高。
貨物的流量增大,使社會對倉儲設施的需求大量增加。據63家企業統計,全年庫房空置率只有3~5%,其中12月份庫房空置率只有2.4%,這遠遠低于業界公認的正常空置率20%的指標,外租庫房增長了33%。貨物吞吐量達到7934萬噸,比上年增長10%。這是在基本設施沒有增加基礎上的增長幅度,也是趨于飽和的增長速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