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逐步走進汽車企業
2008-3-7 0: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目前供應鏈優化與管理問題正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對公司內部和外部的這些流動節點進行協調和集成是供應鏈有效管理的關鍵。對汽車企業來說,供應鏈優化能力的強弱則是關系到自身生存、發展的關鍵。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美汽車供應鏈合作與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長、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董事長胡茂元就表示:“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降低生產成本、建立零部件采購體系等內容已不再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單獨面臨的課題,如何融入全球化產業供應鏈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共同的熱點話題。”可見,汽車供應鏈得到越來越多汽車企業的關注。
事實表明,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哪家汽車企業能夠獨立完成從零件生產、整車裝配到最終把汽車賣到客戶手中的全過程。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降低生產成本,已不是一個企業自身的內部問題,而是一個全球化的網絡供應鏈問題。
國際上各大汽車公司都在探索通過供應鏈管理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與競爭力的途徑,紛紛實行全球采購、全球生產、全球合作開發、全球銷售的全球經營策略。汽車工業從專業化的原材料供汽車零件加工、零部件配套、整車裝配到汽車應、分銷乃至售后服務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汽車制造——銷售——服務的供應鏈。
隨著“入世”以后汽車及零部件關稅的逐年降低,未來“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是必然的趨勢。汽車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圍繞核心企業,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信息流、業務流、資金流的計劃和控制職能,在整個汽車行業發展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日益受到汽車生產經營者的重視。
然而,汽車供應鏈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復雜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我國又處于剛起步的階段,因此我國汽車企業在供應鏈觀念的認識、供應鏈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上存在不少問題。
所以專家呼吁,供應鏈中的各企業方要逐漸習慣站在全局角度上看待汽車供應鏈,認識到供應鏈是人和過程的整合體,在關注供應鏈事物本身的同時重視人的思想觀念的改造。一方面,中心汽車裝配廠在汽車供應鏈中處于中心位置,一般擁有很大的發言權,往往在汽車供應鏈過程中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損害上下游的合作者。另外一方面,處于弱勢地位的配套廠商由于擔心把信息過多地透露給中心廠商,在價格談判過程中利益受損,而對參與汽車供應鏈體系的態度上有所保留。追求供應鏈中單個個體的利益最大化并不能帶來整體供應鏈的競爭優勢,認識不到這一點,經濟利益共同體遠不能真正建立起來,汽車供應鏈整體競爭力也無從發揮。
另外,在汽車供應鏈的技術基礎方面,須借助先進管理信息系統和網絡技術,更廣泛地共享資源,更快速地交流信息。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新的運作與管理模式,如果沒有信息網絡技術作為支撐是不可思議的。在國內汽車供應鏈體系中,信息交互的障礙嚴重制約著汽車供應鏈的發展。現在一些先進的汽車企業已經不滿足系統對接,訂單直接生成,更需要了解供應廠商在生產制造等方面的更多信息。而另一方面,汽車供應鏈中存在著信息化基礎相當薄弱的眾多廠商,信息的交互容易出現斷層。很多上下游的合作商還停留在手工管理階段,使用的信息化工具僅限于電子表格或者只是某些部門使用了部分的信息系統。內部的集成還存在很大的問題,與外部供應鏈中其他企業的信息交互更是困難重重。
不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汽車供應鏈的外部環境必然會逐步得到改善,逐步融入全球化產業供應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