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信息化助力和諧社會發展

2008-3-6 23: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博覽會上人頭攢動。本屆博覽會共設國際標準展位1300個,展覽面積2.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130家。 

  9月13日到15日,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為指導單位,由信息產業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共同主辦,以國家外國專家局和中國工程院為支持單位的第十一屆中國(天津)信息技術博覽會和第四屆國家信息化發展論壇在天津國際展覽中心開幕。 

  第十一屆中國(天津)信息技術博覽會以“信息技術與智能城市”為主題,設立了6個主題展區:天津濱海新區規劃和天津信息化、信息產業綜合展區,智能城市建設展區,網絡通信與現代信息服務業展區,電子制造和新材料展區,環渤海地區合作項目對接展區,IT人才交流展區。博覽會共設國際標準展位1300個,展覽面積2.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130家。 

  第四屆國家信息化發展論壇推出了信息化與和諧發展高峰論壇,包括電子政務與公共服務、國際智能建筑新技術及環渤海項目對接研討會、環渤海港口信息化、 數字化校園、等級保護與風險評估、金卡工程與城市信息化6個主題論壇,論壇整體規模1500人。 

  來自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信息產業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外國專家局、中國工程院等的領導與60多位知名專家、130多家企業、12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以及10個省市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和研究信息化發展之路。 

  信息化是和諧社會發展的基礎 

  在13日上午舉行的信息化與和諧發展高峰論壇上,信息產業部副部長茍仲文做了重要講話。茍仲文指出,加快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信息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又是面向人民群眾的服務業,信息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信息安全、服務國防建設和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要等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信息產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帶來了數量龐大的就業崗位,增加了全民的福祉。信息產業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提升,推動著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信息技術滲透性強、覆蓋面廣,關系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加快信息化建設,有助于增進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有助于縮小信息化在不同地區、領域和社會群體間的差距,有助于提高國民信息技能,使公民能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 

  茍仲文指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信息產業部將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按照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總體部署,加快發展信息產業,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讓信息化惠及全民,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對于如何加快信息產業發展、推進信息化建設,茍仲文指出: 

  一是加快建設先進、適用的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網絡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人人享有通信權”的物質保障。要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網絡品質,增強基礎信息網絡的安全防護能力和災難恢復能力。進一步提高信息基礎設施特別是寬帶接入網絡的覆蓋率,大力推動互聯網的應用普及。到2010年,全國電話用戶總數將達到10億,其中包括固定電話用戶4億、移動電話用戶6億。全國互聯網用戶將突破2億。 

  二是努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科學和諧發展。要集中力量突破集成電路、軟件、關鍵元器件、關鍵工藝裝備等基礎產業的發展瓶頸,提高我國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格局中的地位。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實現從資源規模型向創新效益型的轉變。加強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開展高能耗的電子材料生產的節能降耗和污染控制,做好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促進產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三是加快信息服務業發展。繼續落實相關產業政策,促進軟件產業上規模、上水平。引導電信運營企業樹立信息服務業大行業觀念,加快推進電信業戰略轉型,提高網絡綜合服務水平。堅持“監管為民”,做好電信監管工作,解決好群眾關心的電信資費、手機質量等熱點難點問題,讓廣大消費者充分享受發展改革的成果。 

  四是加大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力度。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勢,促進信息技術在能源、交通運輸、冶金、機械和化工等行業的普及應用,推進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積極推動應用信息技術對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業的改造,降低物質資源的消耗水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緩解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促進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推動供應鏈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提高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引導發展電子商務等新業務。 

  五是大力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要加快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務基金為基礎、以相關優惠政策為配套的補貼機制。到2010年,農村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采用多種接入手段,以農民普遍能夠承受的價格,提高農村網絡普及率。整合涉農信息資源,完善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市場、科技、教育、衛生保健、勞動就業等信息服務。加強信息技術在“三農”的應用,逐步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結合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水平。 

  六是積極推進社會信息化。加強電子認證服務結構的管理,加強網絡信任體系建設。配合有關方面,在城市社會管理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改善城市服務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進社區信息化,整合各類信息系統和資源,改善社區服務。加快推進社會保障信息化,做好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建設,提高社保工作水平。加強信息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重視利用信息技術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積極健康向上、形式多樣的數字娛樂產品占領文化陣地。發展網絡教育,擴大應用范圍,構筑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楊學山在論壇上作了題為“提高駕馭信息化發展能力,走又好又快信息化發展道路”的演講。他說,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著一些瓶頸問題、重點問題、關鍵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信息化作出更多的貢獻,因此,黨中央、國務院研究制訂了《2006—2020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相關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部署下,相應制定了信息技術、信息產業、信息安全以及綜合的“十一五”信息化規劃。 

  一展一論壇拉動環渤海灣經濟圈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新的發展機遇。天津市副市長楊棟梁在開幕式上表示,國家做出的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為天津也為天津信息化建設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 

  一直以來,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天津市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好成績。濱海新區初步建成以光纖為主、無線為輔、立體交叉的城市骨干網,電子政務從政府上網階段向業務應用階段全面過渡,企業信息化建設扎實推進,社會信息化水平持續提高,電子信息產業保持快速發展。2006年,天津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600億元,同比增長23%,手機產量突破1億部,從業人員達到17萬,繼續保持了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地位。 

  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丁文武認為,未來幾年,是天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為天津的信息化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辦公室主任余學林表示,天津市以信息化帶動濱海新區開放,助推天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一是繼續推進電子政務和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二是大力推進濱海新區信息化和信息產業試驗示范區建設;三是積極推進社會信息化和城市管理智能化;四是推進企業、農業信息化,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提升本土產業的競爭力;五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信息產業;六是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為了加快天津信息化建設工作,在這次博覽會上,突出了“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區域合作和跨國貿易”的新思路。為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促進區域合作和跨國貿易,天津市信息化辦與市科委、市經委、市濱海委分別組織了環渤海項目對接會、跨國買家采購洽談會和濱海新區發展規劃展。環渤海項目對接會已收集了涉及網絡、軟件、通信、應用服務、設備儀表等9大類482個項目,對接226項次,涉及168個項目。 

  據余學林介紹,環渤海地區合作項目對接展區安排的2007年環渤海信息產業項目合作對接會將作為天津信博會的品牌產品,全力打造信息產業企業與研發、金融投資、科技服務等機構交流合作的優質服務平臺。對接會重點推介項目涵蓋通信、廣播、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及創意產業等領域,其中涉及軟件、集成應用系統方面的項目占很大比重。而特別組織的“中國·天津跨國買家采購洽談會”則成了搭建跨國買家與國內優秀供應商之間的橋梁,幫助天津企業、華北地區乃至全國的優秀企業進入跨國采購供應鏈,意在為跨國公司采購商和國內供應商提供一個高效率、低成本的交易平臺。組委會邀請海內外采購商,貿易商、分銷商、領先技術企業、風險投資企業以不同的方式參會。到目前為止,已有來自美國、德國、荷蘭、塞內加爾、哥倫比亞、印度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家海外買家確認到會采購。此次來天津參加本次洽談會的海內外買家已經開出了多達87種、150余項的明確的采購清單,并在國內尋找優秀OEM/ODM/EMS代工廠。采購產品包括GSM手機、CDMA手機、對講機、電子零部件產品及消費電子產品、汽車電子產品、汽車導航產品、電腦零部件及游戲軟件等,預計采購項目總額超過5億美元。 

  此外,同期舉行的IT人才交流會將設立專業招聘展廳,為國內外企業和求職者之間提供充足的交流機會及良好的洽談環境。正如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陸明所說:“加快信息人才培養、引進國外智力,是我國信息化發展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參會企業多達1500多個,招聘崗位超過1萬個,IT類職位預計有3000余個。 

  運營商拉動信息服務業發展 

  在這次論壇上,與會專家都談到了信息服務業的重要性。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表示,ICT對GDP增速的貢獻非常大,其中服務業的貢獻比制造業大。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高新民表示,這幾年通信服務業發展得不錯,正在進行轉型。但信息服務業不僅僅是通信業,還包括信息內容服務、信息技術服務。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但目前信息服務的力量太弱,嚴重制約了整個信息產業的發展。 

  信息服務業亟待發展,得到了運營商的積極響應。作為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在這次論壇和展會上,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四大運營商悉數參加,不僅展示了發展信息服務業所取得的成果,更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計劃與設想。 

  中國網通天津分公司總經理趙玉軍表示,目前天津網通正在搭建電子政務網,積極參與平安城市建設以及金稅、金財、金盾等組網建設,為政府的社會服務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未來,中國網通將繼續全力推動農村信息化,為建設和諧新農村做貢獻;全力推動企事業單位信息化,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在基于網絡應用、集成的基礎上,努力向IT應用和信息化層面滲透,為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同時打造寬帶商務品牌,建設寬帶商務信息化平臺,提供客戶關系管理、辦公自動化等企業信息服務。據天津市電信公司副總經理李樹民介紹,天津市電信公司會從兩方面來推動信息化的發展,一是利用中國電信網絡優勢支撐環渤海區域經濟中心發展,二是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加快天津經濟發展。中國移動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閆五四表示,目前在政府應用領域,天津移動已與政府合作共同開發了獨立短信端口應用,實現了內部工作通知、問卷調查等服務;而在港口建設方面,船泊動態短信查詢推動了口岸的信息發展;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已經打破了城市管理的條塊分割。天津移動還展示了最近剛推出的飛信、無線音樂、中國手機報、號簿管家、Blackberry、手機證券、手機郵箱等業務。中國聯通信天津分公司集中展示了掌中股市、物流新時空、海洋新時空等新興業務和行業應用項目。 

  發展信息服務業,推動整個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發揮基礎產業的主導力量,為社會經濟生活的進一步信息化提供工具和支撐,這已經成為運營商以及整個通信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的共識。但未來,還需要運營商加速發揮自己的產業龍頭力量,帶動信息內容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的共同發展。 

  智能城市帶動新技術發展 

  本屆信息技術博覽會的主題是“信息技術與智能城市”,突出了以智能城市建設帶動整個信息技術發展的思路。 

  智能城市是綜合性建設項目,需要的是全面的新技術以及高科技的綜合應用。 

  本屆信博會首次設立了智能城市建設展區,重點展出了天津建設網的電子政務及公眾交流平臺;施工現場遠程監管系統實時監控重點工地情況;12319城建公眾服務熱線安排了話務人員的現場演示,解決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城建系統的問題;一卡通應用于公交、水、電、氣等領域,會上現場演示了售卡、充值等流程;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展示;燃氣集團利用GIS實現管網屬性數字化,成功實現氣源轉換工程;市政方面的道橋及排管也利用GIS及遠程監管實現對現場的實時監控。 

  縱觀整個展會和論壇,第十一屆中國(天津)信息技術博覽會以及第四屆國家信息化發展論壇所搭建的一展一論壇的交流平臺充分實現了信息化建設經驗交流、促進區域合作和跨國貿易、拉動環渤海經濟區域信息化發展的目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