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淺析運營商如何深入開發交通物流信息化大市場

2008-3-3 1: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交通物流領域的信息化是個大市場,增長潛力很大,但從目前運營商對市場的開發情況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盡管一些地方運營商已經有所涉足,如運營商聯合交管部門以短信方式為有需求的用戶發送路況信息等,但遠未挖掘出這個市場的真正潛力,似乎只掘出了一座金礦旁的一丁點金沙。那么,運營商應該怎樣去切入這個大市場呢?怎么才能對這座潛藏的金礦大規模開采呢?從本報最近的調查看,運營商應采用三大對策深入開發交通物流信息化大市場:高起點、大統籌、廣合作。
高效益呼喚高起點
近幾年,我國交通物流領域對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長,IT投資年年攀升。據統計,在交通領域,2003年到2005年這三年的IT投資總額分別為83億元、105.26億元、121.74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8.6%、26.8%、15.6%。計世資訊研究中心研究結果預計,未來三年我國交通行業IT投資額年均增長率將在15%以上,到2008年IT投資額將超過190億元,(見圖一)。在物流運輸領域,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資料顯示,2004年~2006年我國物流行業信息化每年的總體市場規模將在20~35億元人民幣之間,年增長率在15%以上。可見,交通物流領域的信息化的確是座金礦,是一項“效益工程”。

公路運輸的信息化在整個交通信息化中是最重要的。公路運輸在我國客運中承擔著90%以上的運輸量,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92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4.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我國公路交通運行效率低下,造成這種效能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化程度太低。據國外權威資料分析,如果采用無線射頻技術進行刷卡收費,那么公路流通率將提高2~3倍。因此,應用網絡技術、無線射頻技術搭建全國性的聯網收費平臺,對于交通部門效能提高大有幫助,而對電信運營商,也有著很大的商機。ID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09年,運輸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3.18億美元。IDC預測運輸業的電信服務支出將以11.8%復合年平均增長率增長,到200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3.842億美元。其中,對于數據業務的需求增長較快,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7.9%。
對于這樣一個網絡全國性覆蓋的、高效益的大市場,網絡的建設商需要有一個高起點,需要拿出一套標準化、一體化的大方案,才能獲得客戶的認同。而且,也只有這種高起點的一體化方案才能為網絡建設商帶來預期的規模效益。如果只是零星地在幾個省的區域做,標準體系難以統一,將來的接口建設也會是一個大問題。
從大多數發達國家的交通信息化進程來看,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IT廠商在承建交通信息化項目時都是高起點地推出整體解決方案的。如美國的verizon公司以整體化的移動定位方案參與了交通的信息化,并獲得了不菲的收益,鞏固了其電信巨頭的地位。當前,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的交通信息化的重點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向車主提供各類信息服務,影響力最大的當屬產業化的Telematics。Telematics服務是指通過有線、無線網絡傳遞圖像、語音、視頻等數字信息,為行車中的駕駛員不僅提供實時的交通信息,而且還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多種信息。Telematics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通信運營商憑借自身網絡優勢紛紛推出覆蓋全國的整體化解決方案。
大網絡需要大統籌
要實現我國4萬多公里的高速路所有的收費站都聯網式、無線刷卡收費,必須要求參與的各方有大統籌的觀念。這項大工程不僅需要交通部門在政策和建設規劃上做好統籌,也需要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對頻率資源等方面做好統籌,更需要有強大網絡實力的運營商來支撐,需要他們用大統籌、大協調的觀念來服務這樣一個大項目、大市場。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雖然已經有一些地方的交通部門運用信息化手段簡化了收費站的受理流程,比如廣東用“粵通卡”辦理省內所有收費站的收費,北京機場高速公路利用無線射頻技術使得車輛可以不停車交費等。但從總體來看,運用無線射頻技術收費的案例還非常少,跨省級區域的聯網收費幾乎沒有。如果單純從技術成熟條件來看,不停車收費、全國性聯網收費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的交通系統中各地管理相對獨立。交通部制定大的方針政策以及規劃,具體的各省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基本上都是各省交通廳自營的,這就導致這樣一個問題,各地交通部門在信息化建設中重視程度不一、采用的標準不統一,全國性聯網難以成為一個體系。還可能產生的一個問題是,各地運營商在和地方上的交通部門合作時也僅僅局限于本省的,和其他省份的分公司協調性差,跨省的網絡架構難以形成。
根據記者對各地交通部門在下一步的工作重點的調查,“建設智能化交通ITS”占到了66.33%,其中希望形成全國性統一聯網收費的占到了26.67%,但僅僅有10%的交通部門表示要與運營商合作建設聯網收費平臺。專業電信咨詢公司分析認為,這與運營商目前缺乏大統籌規劃,重視程度還沒有上升到集團層面有一定關系。博通智信大膽論斷,如果電信運營商從集團的層面與交通部合作,部署全國性的聯網,那樣會形成一個標準統一的網絡體系,交通部門的網絡總成本也將會比分散建設更低,網絡質量更優,服務也將更到位。對于電信企業來說,各省分公司也能更好地協調,低網絡邊際成本將會使運營商總成本更低,能獲得更大的利潤,巨大的規模化效益顯現出來。如此一來,雙方的利益將達到最優。
而且,從國內外運營商對市場開發拓展的經驗來看,統籌規劃、協調推進的集團作戰策略效果很好。大集團出色的品牌、整體網絡服務能力、專業化售后服務能力都是客戶非常關注的。以韓國SK電訊為例,韓國政府推出了一項科技強國新戰略——“839戰略”,擬啟動高速無線網接入服務、數字多媒體互動服務、家庭網絡服務和車載無線網絡服務、地面波數字電視廣播服務和WCDMA移動通信服務,建立全國性網絡,形成相關信息通信服務的標準化。如此龐大的全國性網絡工程當然需要全國性的網絡運營商來支撐,SK憑借其大集團優勢和一整套方案一舉勝出。而且,SK電訊也借此機會將電信與娛樂、廣電、汽車、金融、文化等行業進行廣泛的合作,把自己的新技術納入融合后的價值鏈中,從而拓寬市場。
廣市場要求廣合作
交通物流信息化是一個包括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的基礎設施、應用平臺、各種業務系統在內的浩大的綜合工程,擁有廣闊的市場容量。電信運營商雖然在網絡建設和運營方面有優勢,但是在IT系統開發、信息資源開發運作等方面沒有優勢,完全靠一己之力去開發一個陌生的市場,是不現實的,廣泛尋求合作,打造共贏、多贏的商務模式才是合理的方式。首先,運營商要與交通部門充分溝通,要以為大客戶服務的心態建立彼此信任的合作關系;其次,運營商要與軟件廠商、硬件廠商、系統集成商、內容服務商展開合作,打造新的產業鏈。
在交通信息化建設方面,目前交通部機關信息化基礎設施改造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完善了交通部內網、專網(機關局域網)、外網的基礎設施,2005年交通部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二期工程建設。交通行業信息專網是一個集數據、語音、視頻為一體的綜合業務網絡系統,交通部門希望電信運營商、IT公司等各方廣泛參與進來。由于交通行業信息專網上運載的是交通行業宏觀管理需要的各種重要數據,必然對安全性要求較高,計世資訊研究中心(CCWResearch)預計,2006年交通行業軟件產品采購總額將達到33.89億元,其年增長率將為19.8%,其中增長較快的依次是安全軟件、應用軟件和中間件軟件。記者認為,運營商要與交通部門展開合作,應該聯合軟硬件廠商,考慮采用集成的方法切入。
在物流信息化建設方面,當前中國物流市場規模以年均30%的比例遞增,物流信息系統的市場需求加速擴大,第三方物流企業中獨立提供物流信息服務的企業會不斷增多。專家預測,2006以后,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物流領域硬件投資比例將逐漸減少,軟件和信息服務投資比例相應增加。2005~2009年物流行業的IT應用投資結構中,硬件投資所占比例將從70%左右逐步降低至50%左右,信息服務所占的比例將會從8.0%上升到16.8%(見圖二)。在內容、信息資源的開發和運作上第三方物流公司會更具有優勢,電信運營商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用戶資源優勢,與其展開合作,通過網絡通道和終端將信息傳遞給定制的用戶。

實際上,隨著社會化大分工和生產專業化日趨深入,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更像一個個精密的齒輪,通過互相緊密的咬合關系以及相同的利益驅動來推動產業的發展,這將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因此電信企業在開發交通物流信息化大市場時,更應該以開放的、合作的態度去運作,那樣才能挖掘出期望中的金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