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思想漫談
2008-3-27 13: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出生在江西中部的一個國有煤礦,煤礦是一個國有企業,煤礦也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電影院、體育場、小學、初中、高中、醫院以及澡堂等都是煤礦辦的。在煤礦辦的子弟學校里,我上了11年學,卻不知道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是可以換學校的,在這個企業辦的“小社會”里,小學、初中乃至高中都只有“子弟學校”這一所而已,卻沒有大學,所以,當時我知道考大學是肯定可以換學校的。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離開煤礦這個“小社會”,以子弟學校高中應屆第一的成績“飛出”了江西中部煤礦的山溝溝,來到了首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這所學校歷來以教育部百所重點大學第16位自居,另外就是以北京所有大學中校園面積第三而自居(前兩者清華北大是也)。很快,我發現,偌大的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在北航的校園里,幼兒園、小學、初中、醫院、郵局、食堂甲乙丙丁、銀行以及商鋪大多是學校辦的。
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我離開學校這個“小社會”進入社會這個大舞臺后,開始接觸和了解到供應鏈思想,這一思想在隨后的成長經歷中,被不斷強化和深化而逐漸成為影響我的核心思想和價值觀之一。
供應鏈,英文Supply Chain,源自現代物流的發展,得益于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更耳熟能詳的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外包”、“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等提法,正是由于這些口號和提法逐漸深入人心,并廣為實踐和應用,供應鏈的理論和實踐才逐漸成為一種思想和一種核心價值觀深入到社會和人類活動的各個層面,影響和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運行。
在這種思想的推動下,“企業辦社會”、“大而全”越來越不被認可,企業就應該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僅煤礦辦教育、辦醫療是可笑的,煤礦的物流管理、學校的后勤產業、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也應該外包給更為專業的公司來做,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也。
在這個新的時代,傳統文化正在逐步復興,收藏成為一種時興,講古成為一種潮流。明清時代的思想文化不足以影響時代,春秋戰國的思想才是真正的經典。今人何以勝古人?幾千年的發展除了科技的發達,難道我們站在古人面前就真的只有自慚形穢的份?然而如果掌握了供應鏈思想的精髓,穿越時空回到古代,就有可能組建專業化分工明確的產業集團,打破小作坊的自然經濟方式,從而更大程度的解放生產力。
供應鏈思想的逐漸普及和深入人心,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只是顯性的推動力量,更為強大的力量深深隱藏在信息化中。
學過C語言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初學者,也要學到C語言中主程序(Main)和子程序(Sub)的概念和運用。主程序包含一系列子程序的順序執行,在執行到一個子程序時,調用相應的子程序,由子程序負責完成特定功能的運算,返回結果,主程序則接著執行下一個子程序。這樣做的好處是主程序顯得非常簡潔,不再臃腫和龐大。主程序是領導者,指揮著下屬完成各自專業擅長的任務,下屬不需要匯報過程的艱辛和困難,只需要返回領導需要的精確結果。
喜歡從網上下載電影或者美劇的人都知道,之所以我們能夠享受到如此美味和精良的免費大餐,也要歸功于網絡鏈接了各種專業的人形成的團隊,他們中有的負責第一時間下載剛播放完成的電視劇,有的負責翻譯,有的負責字幕,有的負責壓制,有的負責上傳,才能夠在一系列眼花繚亂而又絲絲入扣的配合后,呈現給我們美好的娛樂享受。
供應鏈思想就是這樣逐漸深入人心,默默的指導著我們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工作上,我們是企業的一個專業分工的角色,在企業中體現個人價值,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創造團隊價值,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你可曾定位過自己的專業分工和職業的發展規劃?
對領導,我們只是領導眼中的一個子程序,當領導調用到我這個子程序時,我們要清楚的知道輸入什么,輸出什么,最重要是把最精確的結果呈現給領導,其他的都是其次。
在MBA的學習中,曾經做過一個“團隊角色”的測試,一個或固定或臨時組成的團隊中,我們的性格特點決定了我們在團隊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是團隊的天然領導,還是工兵,或者是團隊的“粘合劑”還是“潤滑油”。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是有分工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活著的每一天如果不知道自己活著為什么,和活在地獄沒有什么區別。經濟全球化,中國目前都可算是世界的一個專業分工:“世界工廠”,勤勞、廉價的勞動力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更何況我們每一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