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ERP之外,企業還應該有什么

2008-3-27 17: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建立先進適用的管理模式   

在企業全面走向市場經濟的今天,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已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企業更加關注實時控制整個體系,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應變能力,向虛擬型企業和敏捷型企   
業轉變,實現扁平式、整體化、分布式的管理模式。   

相應地,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企業關注以下幾方面:   

1.分布式應用和體系化管理   

企業既需要分布式的具體應用,更需要集中式的體系管理。ERP軟件必須從應用模型和技術手段兩方面完善解決分布式應用和體系化管理要求,突破時空瓶頸,實現總部與分支機構及分支機構之間實時、動態的信息交換,使集團內財務、銷售、庫存信息得到及時準確的傳遞。  

2.需要企業級的財務管理   

企業資金流動量大,資金形態復雜,集團總部多作為投資中心,對下屬機構進行管理。在集團內部,各分、子公司的性質可能大相徑庭,業務范圍可能涉及多個行業,相應地在財務管理上會有如下要求: 以集團為中心,對各地分支機構進行集中式、一體化的管理,能夠對異地分支機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多會計主體并存,采用多級管理模式。   

企業生產規模大,產品品種多,外協件、外購件多,供應商和客戶分散,流通環節較多,流通成本普遍過高,市場信息傳遞容易滯后。供應鏈管理使多個企業能夠在一個整體的ERP管理下實現協作經營和協同運作。把這些企業的分散計劃納入到整個供應鏈計劃中,實現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從而大大提高該供應鏈在大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優勢。  

3.客戶服務管理(CRM)   

這是供應鏈的核心部分和關鍵功能,貫穿于售前、售中和售后,要求對客戶作出快速準確的響應,提高客戶滿意度并降低服務成本。主要功能有客戶訂單追蹤、客戶檔案、服務合同管理、績效分析、售后服務(包括安裝/診斷/維護)、服務跟蹤、來電管理、退貨管理。  

4.制造系統重在易用   

在傳統工業時代,企業強調集中內部資源,滿足生產需要,以產品為導向的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在當今,“大眾市場”(Mass Marketing)已不復存在,生產過剩已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企業越來越強調向客戶迅捷地提供產品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以保持良好的聲譽。這對大型的流程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企業管理的核心也轉移到供應鏈的管理上來。相應地,供應鏈管理軟件(SCM)也成為了企業管理軟件或 ERP軟件的核心。  

5.實現動態決策支持   

面對大型企業浩如煙海的信息,怎樣對數據進行有效采集、加工并準確快速傳遞給企業的決策層,以實現科學、動態決策,是ERP應用的關鍵環節。決策支持系統(DSS)建立在財務、供應鏈、制造以及人力資源系統之上,利用數據倉庫技術(Data Warehouse)和在線分析工具(OLAP)為企業決策人員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6.人力資源面向效能   

傳統的人事檔案管理已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企業關注如何增強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人員能力和工作績效。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的結合形成了企業的智力資本,這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本。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方向和趨勢  

今后幾年內,我國將籌集資金100多億元用于企業數字化建設,從而實現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信息產業部預計,“十五”期間,信息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的市場規模大約是5000億元。   

以傳統產業改造和企業信息化為重點,加快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的步伐,是我國企業的必由之路。所以用信息化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把管理創新與企業信息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程。  

觀 點  

全球化市場的形成和不斷發展,以及多企業合作經營生產方式的出現,使得ERP將支持跨地區(國際)的企業運營。企業不斷進行經營過程重組(BPR),使得ERP支持基于全球范圍的實時、可重構過程的供應鏈及供應網絡結構。   

制造商需要靈活性與敏捷性,以適應新的生產方式與經營實踐,這使得ERP也必須越來越靈活地適應多種生產制造方式的管理模式。 

功能越來越強大的信息技術不斷出現,這將為ERP提供越來越靈活與功能強大的軟硬件平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