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專家王大明建言貴州省物流產業
2008-3-27 11: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得流通者得天下”
——上海物流專家王大明建言我省物流產業
潛力巨大
“貴州經濟欠發達,基礎設施欠賬多,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壓力大;同時貴州區位優勢獨特,資源豐富,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作為全國物流專家,近年來多次在我省各地舉辦物流講座的王大明用“資源豐富、區位獨特、流通不暢、結構欠佳”這4句話來描繪貴州現代物流發展現狀。
現代物流業是運用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辦法,對分散的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進行系統整合和一體化運作的復合型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物流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得流通者得天下,誰抓住了現代物流,誰就贏得了未來。”王大明用中國物流信息通信中心的統計數據作為佐證:僅2007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53.7萬億元,同比增長25.5%,社會物流總費用達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5.4%。
王大明認為,現代物流業目前在貴州雖受到重視,但仍處于起步階段,與沿海發達地區及周邊省、市、區相比,總體發展滯后。目前全國已建設和正在規劃建設的205個物流園區中,沒有一個屬于貴州,全省至今沒有一家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定知名度的物流企業。他分析說,從地理位置來看,貴州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加上喀斯特特殊地貌,經濟欠發達,長期以來基礎設施欠賬多,經濟結構不合理,導致了流通不暢,對外開放和聯通程度低。尤其是鐵路運力緊張,公路等級偏低。交通運輸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源合理開發與對外開放,發展現代物流業面臨著壓力。
但是,貴州是通往華南地區的重要通道和陸路交通樞紐,也是四川、重慶南下通道的必經之路。貴州還是全國鐵路骨干網架的重要交匯點,貴陽南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貴陽市是交通部規劃的全國45個公路主要樞紐之一,全省交通具有優勢潛力。貴州經濟發展呈發射性格局,西南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東南有泛珠江三角經濟區,北面有成渝經濟圈和長江上游經濟帶,東北有長江三角經濟圈,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改變觀念
“作為一項新興產業,發展現代物流就是一次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王大明說,發展現代物流首先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樹立“不求所留,但求所流”的理念,在流動中捕捉商機,促進發展。“貴州雖然資源很多,但要把服務作為第一資源,靠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取勝,靠優質、高效的服務取勝,而不只是簡單地拼資源。”對貴州物流發展提出這樣的觀點:打破“小而全,大而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自成體系,改變畫地為牢,重生產、輕流通等傳統思維,走出一條優勢互補、資源整合、聯動發展、實現多贏的道路。
近年來,我省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連接省外地區的通道正在逐步打通,這使王大明對貴州現代物流發展充滿信心,他提出,在進一步完善全省物流發展規劃與綱要的基礎上,有關部門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階段出臺相應的物流發展指導和扶持政策,加強招商引資、人才引進、服務等物流環境建設。
社會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的物流企業不斷出現,形成物流主體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現代物流業的重要標志。因此,抓好現代物流企業的培育與發展,使物流需求商與供應商有效對接,是貴州發展現代物流的當務之急。通過信息手段,按照市場調節和配置的方法,使物流運輸、倉儲、加工、包裝、配送等諸多要素進入市場,從而整合資源、降低成本、優質服務。王大明認為,有關部門要做好現有運輸、倉儲、商貿等傳統物流企業的轉型,用信息化提升傳統物流,用專業化形成自我特色,用現代化改造企業要素,用集約化確立競爭方略,使之成為現代物流企業。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現代物流企業,促進全省物流發展。
“農村市場是最大的市場,農業物流不容忽視。”王大明建議,貴州新農村建設應把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列為重要內容。目前,大部分農民商品買賣方式傳統,信息滯后,成本很高。而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產生的供銷社、農資公司、郵政等系統在農村地區網絡齊全,如何使這些機構為新農村服務,為農民服務,出路在于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在為農服務的基礎上,拓展到煙草、藥材、油料、果蔬等物流收購、銷售、加工等配送中心,實行“生產企業+配送企業+農戶”的流通模式,逐步做到農民需要什么就供應什么,農民賣出什么就收購什么。眼下,貴州各地正在開展“萬戶千鄉”農村市場建設,各級供銷社系統也建立了大量的農村超市、“農家店”等,已成為農村現代物流的雛形,通過改造重組,將會成為農業物流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