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問題研究
2008-3-2 21: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鏈是指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其包括原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科研機構、生產商、銷售商、顧客等主要參與者1。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是指同一供應鏈中上下游實體之間達成的一種長期合作的戰略關系。建立良好的供應鏈伙伴關系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反應時間的縮短以及新市場價值的創造等,其核心問題是如何選擇理想的合作伙伴。
1 合作伙伴選擇的一般性原則
在合作伙伴的選擇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供應鏈組成形式和具體任務制定不同的選擇原則和標準,一般的通用性原則如下:
1.1核心能力原則
即要求參加供應鏈的合作伙伴,必須具有并能為供應鏈貢獻自己的核心能力,而這一核心能力也正是供應鏈所確實需要的,從而避免重復投資。
1.2總成本核算原則
即實現供應鏈總成本最小化,實現多贏的戰略目標,要求伙伴之間具有良好的信任關系,連接成本較小。
1.3敏捷性原則
供應鏈管理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把握快速變化的市場機會,因此要求各個伙伴企業具有較高的敏捷性,要求對來自供應鏈核心企業或其他伙伴企業的服務請求具有一定的快速反應能力。
1.4風險最小化原則
供應鏈運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例如市場風險依舊存在,只不過在個體伙伴之間得到了重新分配,因為伙伴企業面臨不同的組織結構、技術標準、企業文化和管理觀念,所以必須認真考慮風險問題,盡量回避或減少供應鏈整體運行風險。
違反上述原則將會極大的影響供應鏈的效率。違反核心能力原則和總成本原則,難以滿足供應鏈“外部經濟性”的要求,違反敏捷性原則,則不能保證快速迎合市場機遇的目的,而忽視風險最小化原則,會為供應鏈的運營埋下巨大的隱患。因此在選擇供應鏈合作伙伴時,必須全面認真地考慮以上四個基本原則。
上述四個原則只是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的一般性原則或基本原則。由于具體問題的不同,以及供應鏈核心企業具體目標的差異,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可能并不只限于四條基本原則,還要考慮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2 供應鏈伙伴選擇與優化的定量方法
如何具體評估和衡量候選伙伴是否滿足上述原則,如何綜合多方面的評價結果,克服人為因素的影響,得到一個相對滿意的伙伴組合方案,需要進行一定的定量計算,在此運用“三階段法”對供應鏈合作伙伴進行選擇與優化。
所謂“三階段法”是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選擇與優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初選
在該階段,首先根據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業務要求,確定供應鏈的構成方式,例如,以生產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可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供應鏈核心企業一般需要選擇與其鄰接模塊中的合作伙伴,通過搜集市場信息,初步確定伙伴的選擇范圍,然后從眾多希望成為合作伙伴的候選群中進行初步篩選,進一步縮小選擇范圍。
第二階段 單目標評價
根據供應鏈核心企業選擇的具體原則和主要要求,進行分目標的討論與量化計算,對潛在的伙伴企業進行單目標的評價和分析,為下一階段綜合評價和優化提供依據。
對合作伙伴的考察以五要素為基礎,(1)質量;(2)時間;(3)成本;(4)技術能力;(5)管理與文化。
設U=u1u2…un,其中ui代表模塊U中第i個待選伙伴。
建立A=a1a2a3a4a5分別代表對質量、時間、成本、技術能力和管理文化。
定義Ai=ai1ai2ai3ai4ai5,i=12…,n 0<aij≤1,j=12345aij代表模塊U中ui五要素的定量評價結果。
設B=b1b2b3b4b5 0<bj≤1,j=12345代表理想的合作伙伴模式。
第三階段 綜合評價與優化
為了對潛在的合作伙伴進行綜合評價和優化,選取加權擇近優化原則,根據企業要求設定權重因子,進行定量計算,確定最佳伙伴組合4。
設綜合評價結果Zi=1-c i=12…n,j=12345
C=c1c2c3c4c5,cj代表aj的權重指數,j=12345,且 cj=1
則Z=為最接近理想狀態的合作伙伴。
若經過三個階段的計算和分析仍得不到滿意的伙伴組合,可采取以下調整措施:
(1)放松初選過程的關鍵約束條件,以進一步擴大可供選擇的伙伴范圍。
(2)調整綜合評價模型中的權重因子,重新進行優化計算。
重復上述過程,直到得到滿意的合作伙伴組合為止。
合作伙伴確定以后,可以定期根據業績考核以及核心企業戰略重點的變化,對合作伙伴重新進行評價和考核。
3 數值仿真
例:設某供應鏈核心企業要在四個潛在合作伙伴(u1u2u3u4)中,選擇兩個,通過市場調研和專家評價,得到單目標評價結果如下:
A1=0.70.60.80.90.9
A2=0.90.50.70.80.7
A3=0.90.70.80.60.8
A4=0.80.60.50.60.7
設理想模式為 B=10.90.90.70.8
企業對五要素重視程度為 C=0.250.220.200.180.15
代入 Zi=1-c i=12…n,j=12345
得 Z1=0.788 Z2=0.814 Z3=0.983 Z4=0.771
根據判斷公式Z=為最接近理想狀態的合作伙伴
所以選取u2u3作為合作伙伴。
4 結論
本文提出了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的一般原則,并利用“三階段法”,根據擇近優化原則進行定量計算,為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選擇提供了一種定量的方法。基于定量模式,進行了簡單的數值仿真。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有:文中單目標評價階段的定量部分主要依靠市場信息以及專家意見進行綜合測評,信息來源的可信度可能會影響到評價的結果,專家測評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