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貿易企業供應鏈服務效率
2008-3-16 2: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SU,如何提高貿易企業供應鏈服務效率
??訪 中國銀行 總行國際結算部總經理王國勝
本報記者 魏建玲
實習記者 陳璞
本報1月15日刊登了《中國銀行力促中國貿易蓬勃發展》一文后,許多內外貿企業來電咨詢,關于SWIFTNet TSU(貿易服務工具)的一些情況,以及該業務在企業貿易流程中有哪些具體益處。
為此,記者近日采訪了已率先在中國順暢開通該業務的中國銀行總行國際結算部總經理王國勝先生。
記者:您好,可以簡單介紹一下TSU嗎?
王國勝:TSU的英文叫Trade Service Utility,譯為中文“貿易服務設施平臺”。這個含義還不能非常完整表達TSU本身對貿易界,包括金融商及牽涉的銀行業務,它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廣泛的基于TSU的賒銷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就像傳統的銀行家適應信用證那樣,TSU非常好地適應了現代貿易發展的方向。由于社會信用的改善,全球經濟帶來了交易方式的新變化,更多的交易通過賒銷達成。賒銷節約了交易成本,但是也產生了新的問題:風險、不確定性。當交易在銀行只是一個信息傳遞的時候,對銀行本身的活力產生什么影響,對買賣雙方交易過程的確定性或者不確定性產生什么影響,TSU比較好的彌補了這個空白,就是能夠為交易各有關方面(包括銀行)提供一個非常好的信息交互平臺,下一步還可能包括保險,運輸,商檢等。所以我認為它有很好的生命力,因為它確確實實非常好的順應了目前市場發展的主流方向。
講TSU就不得不講S.W.I.F.T.,這個大家都很熟悉,叫“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簡稱S.W.I.F.T.)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個學術性的某個組織,實際上不是。它是一個國際銀行同業間非盈利性的國際合作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S.W.I.F.T.成立于1973年5月。至2006年年底,S.W.I.F.T.在全世界擁有會員銀行2301個,共連接了在208個國家的8282個用戶。其中,在中國有106家國內銀行,102家外資銀行已經加入S.W.I.F.T.。目前,S.W.I.F.T.日均處理報文近一千四百萬筆,最高處理量超過一千六百萬筆,為S.W.I.F.T.會員和其它用戶提供安全,可靠,快捷,標準化,自動化的通訊服務。S.W.I.F.T.在銀行界的廣泛使用,對提高國際銀行間的信息處理與交換具有深遠的意義。如果把通訊作為最初S.W.I.F.T.的主要特色和功能的話,那么現在, S.W.I.F.T.的功能、網絡的廣泛性,還沒有另外一個組織能跟它比。S.W.I.F.T.的不可替代性還在于,它的作用非常獨特,全世界無論哪一個獨立的國家,獨立的機構,都不能像S.W.I.F.T.這樣覆蓋全球的通訊網絡。
記者:SWIFTNet TSU如何開展業務?
王國勝:SWIFTNet TSU是由SWIFT提供的一個協作式中央數據匹配公共系統。SWIFTNet TSU.系統提供的通信服務全部采用標準化的處理程序和標準化的電文格式,這些處理程序和電文格式由SWIFTNet TSU根據業界需要而制定?提供給成員銀行及用戶使用。S.W.I.F.T.系統的通信服務可直接連接不同銀行的計算機系統,實現完全的直通處理;中間不必經過轉換和重新輸入,這就可以減少出錯的幾率,?提高交易處理效率。
TSU自去年4月推出以來,在全球已有53家貿易銀行部署了該系統,其中包括4家中國國內銀行(中國銀行、 建設銀行 、 民生銀行 、 華夏銀行 )。這些銀行可基于TSU的核心功能,在已有服務的基礎上,向企業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服務。
記者:中國銀行如何借助SWIFTNet TSU服務企業?
王國勝:TSU能做什么呢?它到底能為交易的各方面提供什么?說到底,TSU最核心的功能能做什么,英文就是兩個字,中文是四個字。英文就是“Data Matching”,中文就是“信息核對”。TSU提供的不是付款,也不是傳統的開信用證。在目前盛行的賒銷為主要支付方式的交易前提之下,TSU只是為交易的各有關方面提供一個從合同簽約開始的信息核對。比如甲公司和乙公司,2008年1月15號簽訂了合同。然后這期間,貨裝船了,報關了。其功能就是交易過程中的基本信息核對,它有別于現在的信用證,有別于現在銀行的擔保,也有別于保理。這個信息的來源是一家銀行,如何使用這個信息更要取決于銀行自己的能力。中國銀行就是這樣,通過對貿易相關交易數據的匹配和標準化,為企業客戶提供賒銷業務服務。在賒銷融資日益成為國際貿易大趨勢的背景下,中國銀行和其它國內銀行利用SWIFTNet TSU開發新的服務,并將服務延展至整個供應鏈,進而服務更多的客戶。隨著企業對國內外現金流管理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銀行將根據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在國內更多的分行中引入其它增值服務。作為中國的銀行業及其客戶的一種全新工具,SWIFTNet TSU可以幫助銀行在供應鏈融資中獲得更多的機會,進行更加有效的風險控制,因而它在銀行業中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SWIFTNet TSU,中國銀行不僅可以在訂單融資和商業發票貼現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今后還將開發出包括現金流管理、代客制單等其它服務。”
記者:有過案例嗎?
王國勝:有,當然這也是商業秘密,我不具體說了。TSU的優勢在于,第一,非常快速、高效;第二,非常安全;第三是非常便宜,價格非常低廉。所以S.W.I.F.T.應用極大地方便了全球的銀行在業務往來中的聯系,解決了速度解決了安全,解決了成本,用戶不用再考慮省字,也不用考慮時空差,也不用考慮安全不安全。
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王國勝告訴記者,在中國銀行,國際結算部的業務范圍并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國際結算”業務,而是全面涵蓋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項下的結算和融資業務以及供應鏈融資服務,實際上也就是目前最流行的“貿易金融服務”的概念。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很快,號稱“世界工廠”,對外貿易額每年都在迅速遞增,中國銀行的貿易結算業務規模也已居于全世界首位。在中國日漸強大的背景下,S.W.I.F.T.組織以及國際銀行界強烈希望中國銀行能夠代表中國銀行業參與到TSU應用開發的工作中來。在王國勝應邀代表中國銀行業擔任S.W.I.F.T.組織貿易融資業務專家工作組(TSAG)委員一職之后,隨著對TSU開發應用工作不斷深入的了解和參與,他越來越感覺到TSU是一個具有獨特優勢的貿易服務合作平臺,能為企業和銀行帶來更多的業務機會。為此,王國勝在國際結算部組織了專門隊伍負責TSU業務的跟蹤研究、應用開發和市場推廣工作。可以說,中國銀行是到目前為止惟一一家深刻介入到TSU的整體開發應用工作中的中資銀行。
王國勝說,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數據,中國銀行的國際結算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30%以上。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中國銀行的貿易金融事業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境內外機構累計完成國際結算業務量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達到1.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銀行業首家年國際結算業務量超越萬億美元的商業銀行。其中江蘇省分行2007年國際貿易結算業務量突破千億美元,達1022億美元,成為我國銀行業中第一家國際貿易結算量突破千億美元的分行級單位。他表示相信,2008年將又是中國銀行貿易金融事業的一個收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