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防爆ERP應用案例
2008-3-11 3: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南陽防爆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記者來到南防的當天恰逢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鐵崗來南防視察工作。南防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內最大的防爆電機科研生產基地……南防的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國際空白,這
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信息化系統的支持。
內需拉動
2001年南防開始信息化規劃,說到上馬信息化的動機,副總經理白照昊告訴記者,是因為在與國際公司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國外企業的信息化手段應用的非常普遍。當時英國一家公司打算與南防合作,對方出圖紙,南防負責設計和生產。但國內是手工畫圖,國外是電子圖紙,給合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礙。這件事情對公司領導的觸動非常大,南防如果要邁進國際市場,與國際企業同臺競技,就一定需要信息化系統的支撐。國外企業的今天,一定是國內企業的明天或者后天,企業上信息化是市場發展的規律。要縮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就必須要迎頭趕上,只要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同樣,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越發的感覺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已經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物流、資金流量加大,手工管理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
"當時國內ERP實施的成功率低,風險大,幾乎沒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鑒。但只要國內有一家企業實施ERP成功,我們就沒有理由失敗。"
正是這種決心,感染著公司的每一位職工,領導的魄力是信息化實施的開路石,"一把手"的支持更是為信息化保駕護航。
執行力是系統成功的保障
用信息中心主任王敬剛的話說就是,ERP系統的實施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2000年信息中心獨立,2001年正式開始信息化規劃實施。經過三個月的調研,ERP正式拉開帷幕。調研的時間如此短,如何保障ERP系統實施的質量呢,有些公司調研做了幾年,實施還遲遲沒有開展。王敬剛告訴記者,公司領導提出了"2080"的思想,只要有80%的把握,這個項目就可以進行下去,20%的風險是肯定有的,不要猶豫,這20%需要依靠大家各方面的努力。
就是憑著這股韌勁,ERP在"2080"思想的指導下浩浩蕩蕩的展開。
王敬剛說,ERP實施成功的關鍵在于執行力,領導的正確決策和支持尤為重要。而作為信息中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信息中心對ERP系統都持懷疑態度,那么其他人的抵觸心理就更強了,所以一定要有百分百的信心和百分百的努力保證系統上線成功。
南防在實施中秉著"效益驅動、先易后難、先死后活、雙向位移"的理念,"效益驅動"就是立足于困擾公司管理層的突出矛盾,容易見到可量化的經濟效益,且實施周期相對較短的業務系統。"先易后難"是指先推行涉及業務部門少、基礎數據準備量不是太大、實施難度較小、業務相對簡單的系統,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打下基礎之后再實施比較難的業務模塊。"先死后活"要求員工無條件執行信息系統的要求,即使與作業習慣不同,理解的執行,不理解也必須執行,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學習、理解。"雙向位移"在系統運行初期,企業的管理模式要最大化的向信息化系統靠攏,系統運行正常,流程確定以后,必須堅決執行。公司下達了鐵打不動的命令"不換腦子就換位子",紅頭文件規定,與現行文件程序制度相抵觸的,以信息化制度為主。
當然,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點和企業文化,防爆電機制造行業有著自己的特殊性,軟件系統會做些必要的修改。王敬剛幽默的說,就像馬克思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要體現出中國的特色。ERP系統要消化利用,改進提高,要嚴格執行但不是盲目照搬。
小步走不停步
第一期共實施了北京自動化所RS10ERP的九個模塊,ERP的實施涉及到對傳統生產模式和傳統觀念的沖擊,公司考慮后決定以物流作為ERP實施的切入點。王敬剛舉例說,材料庫從建廠開始,庫存和采購一直不透明,沒有準確的庫存數據,物流管理系統實施以后開始庫房盤點,所有數據清晰、完整的錄入系統中,統一了計算機識別的編碼,實現了信息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物流從訂貨、到貨、檢驗、入庫、領用、車間流轉、成品存棧和發貨等環環相扣、互相約束、互相監督,實現了業務透明化管理,減少了積壓和超儲,加快了資金周轉,效益體現明顯,靠人工無法實現庫存的精確管理。
物流系統的成功為ERP、仍至所有信息化系統的全面實施打下了基礎。隨后公司先后成功完成了PDM系統、CAPP系統的實施和全面推廣應用,在技術管理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準確、規范、及時的數據保障了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是系統成功的基礎。
說到生產制造系統實施前的情景,王敬剛說,生產制造環節是ERP系統實施的重點和難點,可謂牽一發動全身。以前計劃員、調度員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去手工分解明天的工作計劃,盡管大家非常敬業,但往往是事倍功半、丟三落四,訂單時常拖期。系統上線以后,解放了計劃和調度的工作壓力,實現了計劃為主調度為輔,同時建立了應對市場變化的有效措施和應急預案,加快了市場響應速度。
"實施信息化我認為有進步就是一種成功,切勿貪大求全,在企業生產經營不能停止,不能有任何影響的前提下,保證系統的實施,需要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公司領導說過一句話我認為非常有道理:小步走不停步,一步一個臺階的穩扎穩打。"
創新帶來價值
隨著信息化的實施逐步完善,已經在企業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實施以來,公司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連年以兩位數遞增,2006年公司產銷規模比2001年提高了3.6倍,收入提高了3.8倍,利潤提高了15.6倍,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4倍。
白照昊說,起初公司上信息化是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決人們機械的、繁重的、重復的手工勞作。經過六年信息化的實施,傳統的經驗管理和模糊管理已經轉變成為企業決策的科學依據,為企業效益的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支撐。回頭看信息化今天的成就,可以毫無保留地說超出了當初的預期目標。
南防的產品定位是按照市場需求,以定單和客戶個性化需求來組織生產,每年按客戶定單生產的產品要占總產量的50%左右。以前技術人員總是天天加班,挑燈夜戰,急于奔命,沒有時間和經歷考慮產品的優化和創新。而現在通過信息化手段使技術人員從煩瑣的低級勞動中解放出來,不僅縮短了新產品的開發周期,而且提高了開發效率,技術人員有充沛的時間做產品的優化和創新,一大批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首家開發與國際技術同步的節能高效電機產品,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白照昊感慨的說,雖然南防坐落在中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但企業文化、企業的管理理念、人員素質不能落后。落后的理念,落后的手段帶不來企業質的飛躍。展望企業下一步發展,白照昊說現有的一片土地,未來會建立分布全國各地的子公司及配套協作廠商,開發機電一體化的智能產品,這些都對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
信息化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如何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是關鍵,如何讓信息化由成本中心變為價值中心是信息化發展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