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第三方物流論文

基于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創新研究

2008-3-10 16: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武漢,430074)
【摘要】近年來,物流金融在國內發展迅速,成為物流企業與金融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領域。本文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角度對目前國內的物流金融現狀、金融機構發展物流金融業務所遇到的瓶頸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金融服務內容等方面進行了相應分析,進而引發出對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服務創新的思考。
【關鍵詞】物流金融  物流服務  創新
 
 
1.序言
1.1物流金融的發展概況
   目前國內的中小企業存續時間大約為3~4年,存活5年以上的就可算是“老企業”了,融資難問題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隨著國際頂尖物流公司的進入,國內大量尚處于發展初期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在這種背景下,物流金融應運而生。物流金融從廣義上講就是面向物流運營的全過程,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實施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組織和調節供應鏈運作過程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從而提高資金運行效率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角度來分,其主要業務范圍包括三方面:融資與結算服務、保險服務和風險管理服務。我國國內企業目前開展的物流金融服務內容主要表現為融資和結算。
在國外,UPS、馬士基等大型物流公司就已涉足物流金融行業,并且都取得了想當不錯的成績,如2001年5月,美國UPS收購美國銀行創辦UPS CAPITAL[1],其物流金融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業務范圍擴展到整個運作流程之中。2007年11月28日,UPS通過旗下的UPS資本公司(UPSCAPITAL)與上海浦發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合作,將物流金融業務引入中國,成為第一家在華試水物流金融領域的國際性物流快遞公司[2]。
近年來,物流金融在我國的發展也想當迅速。2005年12月26日,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同推進在物流金融領域的合作創新。2006年7月18日,中國工商銀行與中國外運集團在北京簽署了《物流金融戰略框架協議》,正式啟動雙方在物流金融領域的全面合作。2007年9月7日,華夏銀行成都分行在蓉推出其全新打造的物流金融產品。
1.2金融機構物流金融服務內容
目前國內銀行開展的物流貿易金融服務產品主要分為融資和結算兩大類[3]。
融資的常見模式具體表現為倉單質押和存貨質押兩種形式:(1)存貨質押融資指借方企業,將其擁有的動產作為擔保,向資金提供方如銀行出質,同時將質物轉交給具有合法保管動產資格的物流企業(中介方)進行保管,以獲得貸款的業務,是物流企業參與下的動產質押業務。(2)倉單質押指借方企業以物流企業(中介放)開出的倉單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的信貸業務,是物流企業參與下的權利質押業務。結算類產品有資金清算、網上企業銀行、銀企直聯系統、網上企業集團結算中心等。
 
2.中國物流金融發展瓶頸
2.1金融機構發展物流金融瓶頸
與國外主要由物流企業的推動有所不同,在中國該業務的發展則主要由銀行起著主導作用,因而中國物流金融的業務發展制約因素也具有其獨特性。
(1)信用風險
一方面,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業務范圍較單一,對市場風險的抵御能力較差,往往因政策變化、經營管理、市場競爭、價格波動等因素而無力還款,企業惡意逃債的現象也不少見。因而信用風險的控制問題在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而開展的物流金融業務中較為突出。
另一方面,不僅借貸方存在信用度不高問題,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用控制也存在很大難度。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銀行的控制手段、信息渠道主要通過物流企業實現,物流公司的經營規范程度和控制力度成為整個業務流程中的關鍵。目前,中國國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規模小、運作不規范、信息化程度低,很難達到應有的業務水平。加上目前國內的物流業市場近似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很難保證不會存在少數物流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出現行業道德的缺失。若其與出質人串通,或擅自處置質押物,將給銀行帶來巨大損失。
(2)信息的不對稱性[4]
企業以存貨為擔保實現動態質押,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對質押物有全面的了解。但是,相對于出質方對業務發展的熟知,金融企業則只能倚靠借貸企業單方提供的貨物狀況和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相關參考信息,而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只是主要負責貨物的倉儲與配送環節,對存貨的銷售與變現情況很難進行準確的估量。金融機構在整個業務運作中,處于信息獲取的劣勢地位。
(3)具體操作層面
抵押項目的選擇以及核算比率的確定成為操作過程中的難題。為了盡量降低風險,金融機構在選擇抵押物上更傾向于價格波動小、易于保管、易于變現的產品,例如成品油、成衣、有色金屬等。但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存貨卻較多的表現為半成品、原材料,這使得物流金融業務對象相當有限。確定了質押存貨后,貸款核算比例的確定過程也很難加以規范,目前一般由審核員根據以往經驗判斷,缺乏科學依據,隨意性很大。
2.2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物流金融瓶頸
(1)企業經營水平有限
據調查,中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絕大多數表現為百人以下的小型運輸倉儲公司,僅有11%左右規模在五百人以上[5] 。受限于規模、資本等多種因素,大多數物流企業在包括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經營管理制度、員工素質的各方面都還難以物流金融所要求的水平。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流金融業務的進一步大范圍開展。
(2)物流行業規范性不高
目前,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組織下,已經陸續出臺了多部行業操作統一標準。但就總體來看,物流行業仍然處于相對混亂的局面,各地區、甚至各企業都有其自己的操作方式,突出表現在單據不標準且卻反流通性[6]、信息統計口徑不同意、具體操作要求不明確等各方面,成為物流金融深入發展最大障礙之一。
 
3.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管理內容與作用
有別于國外物流金融的運作模式,在中國整個物流金融的開展過程中,第三方物流企業更多起到的是一種輔助作用,為金融機構提供信用評估協助、產品信息供應、貨品監控等多方面的支持。
(1)協助信用評估
    在新型融資業務的推廣過程中,銀行多采用“1+N”或“N+1+N”模式,就是將整個供應鏈作為信用考核對象,從中小企業與上下游核心企業的交易結構和關系上考慮能否給予授信。由于銀行缺乏對相關行業業務的了解,也很難掌握企業的真實業務狀況,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業在信用評級時,根據相關公司無貨調配狀況以及業務安排為金融機構提供大量參考信息。這其中應包括:業務對象的主要供應商和核心客戶、近期的業務銷售狀況、與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交易結構以及關系緊密程度,還有其以往借貸相關信息等等。有了物流公司的協助,金融機構才能更加了解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狀況,從而給出更適當的信用額度。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銀行的借貸風險。
(2)產品信息供應
與傳統基于信用評級的放貸機制不同,物流金融的業務形式是基于存貨的質押融資。一般認為有借貸方存貨做抵押,銀行的還款風險應該比較低,可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貨物特別是高科技產品快速貶值,還有些存貨二次出售的價值很小或是根本就難以轉讓。相較而言,那些價格波動較小、易于變現、不易變質的貨物對貸款的保障性更大[6] 。因此,銀行在接受存貨質押前必須掌握大量有關行業發展、交易情況以及產品保管等信息,這在無形中就增加了經營成本。而第三方物流企業由于長期從事相關行業的運輸、倉儲業務,無論是在對行業總體的把握上還是在存貨保管方面都有金融機構不可比擬的優勢。基于此,物流企業可以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行業優勢,為銀行在抵押物選擇上提供有利的參考意見,在擴大銀行借貸范圍的同時降低金融風險。在銀行必須將質物變價出售時,物流企業也可提供包括價格、渠道等各方的建議。
(3)貨品監控
為了適應中小企業的運作特點,物流金融的質押業務在實踐中多采用動態的操作模式,例如“總量控制”“不斷追加部分保證金—贖出部分質押物”等操作方式[7]。在這種動態平衡中如何加強對存貨的監管與控制,成為質押業務發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銀行的質物保管人,必須在日常的保管中加強對質押物的養護與保管,企業一旦無力還貸必須保質保量的將質物交由銀行處理。在采用動態質押的業務模式下,作為出入庫的控制者和存貨的檢驗保管者,物流企業成為銀行開展相關操作的主要支撐點。
 
4. 基于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創新
隨著中國物流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行業競爭將繼續加大,中國物流企業將如何在物流巨頭企業的夾縫中求生存?物流服務創新成為必有之路。在物流金融的運作過程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業務范圍已突破了原有的倉儲、配送等職能,開始參與到企業的融資流程中,提供包括出質貨物監管、信用評價、貨物信息供應、還款擔保等多種服務,在服務創新方面有所嘗試,但與世界頂級物流公司相比其服務層面仍處于較低水平,中國本土物流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基于供應鏈層面提供物流網絡優化設計服務。現代經濟中,競爭已從企業層面上升到供應鏈水平,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找準自己在供應鏈中的位置,在產業上、下游的協調運作下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物流金融的信用評價強調企業在整個供應鏈中與核心企業的關系,要降低金融機構的借貸風險,增強企業的市場風險抵御能力就必須實現物流網絡的優化。3PL作為連接供應鏈各節點的紐帶,掌握著包括產、供、銷等多方信息資源,對供應鏈有全局的把握,同時熟知物流專業知識,在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和引入專業人才的基礎上,必將在物流網絡的優化業務中占據有利地位,提高物流企業服務的附加值。
(2)基于物流業務的發展,為相關企業提供咨詢服務。例如在物流金融的運作中,針對金融企業的操作難點,利用自身業務優勢在不泄露業務對象商業機密的前提下提供相應參數,其中包括貨物變現能力評估、變質風險評估、價格波動風險評估、企業信用評價等等。通過參與企業融資過程,與銀行、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增加收入的同時鎖住顧客,用服務打造企業的競爭力。當然,咨詢服務供應領域不會僅限于物流金融,還可以擴展到包括投資項目策劃、企業產品開發、物流成本核算等各方面。
(3)在質押融資中,協助銀行進行抵押貨物的變現。質押融資中,一旦借貸方由于各種原因無力還款,抵押物資將被銀行強行變現還貸。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開設抵押物收購或中介銷售等服務,利用自身的資源和網絡優勢,將存貨轉手銷售,必要時還可將半成品進行簡單再加工保障企業和銀行多方利益,增加公司利潤,促進物流金融順利開展,實現多贏。
(4)開展短期融資相關業務。物流金融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解決資金問題的可行渠道,但正如前文所述,由于銀行自身的多方局限性,由銀行作為主體推廣物流金融還存在很多問題,相較之下由物流企業開展相關融資業務更符合行業要求。然而,限于法律規定,非金融機構不得從事金融業務活動,物流公司不能以自有資金為企業墊付款項融通資金[8]。雖然就目前來看,物流企業無法直接開展金融活動,但在物流金融的巨大投資回報下,相信很快就會有相關服務開發出來,在既不違反國家規定的前提下使物流金融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參與下有效開展。
 
5.結論與展望
物流金融作為一種新型的服務模式,使得“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結合”從概念變成了現實。它在拓展了金融機構業務范圍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中小企業與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是一種多贏性的金融服務產品。在世界領先物流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以后,我國本土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將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企業聯合也好,服務創新也好,總之中國的物流企業必須學會在逆境中不斷成長,安于現狀必將被市場淘汰。
 
 
參考文獻:
[1] 馮耕中.物流金融業務創新分析[J].預測,2007,(26).
[2] http://www.ynxxb.com/cindex/show,2007-11-28
[3] 彭志忠.物流金融的價值鏈提升要素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2007,(4).
[4] 彭志忠、王水蓮.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物流金融信任機制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7,(6).
[5]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70頁.
[6] 李毅學、徐渝、王非.存貨質押融資業務中外比較分析及案例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7).
[7] 馮耕中.物流金融業務創新分析[J],2007,(26).
 [8] 張李峰.商業銀行質押監管融資模式探析[J].中國儲運,2007,(11).
[9] 李娟.物流金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新思路[J].商場現代化,2007,(5).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